人善被人欺,美记者:拜登下令炸毁北溪管道,防止朔尔茨临阵退缩

距离北溪爆炸案已经过去了一年时间,经过一年的调查,丹麦、德国、瑞典等参与调查的国家,仍未给出真相。

不过挪威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的证据。

一家根据《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设立的监测地震和核试验的基金会发现,当时北溪管道发生了4次单独的爆炸,证明至少有两个以上的爆炸装置。

但这只是进一步证明了北溪爆炸案是人为的,依然无法证明凶手是谁。

现在嫌疑最大的有两个国家,一个是美国,一个是乌克兰。

欧洲国家这边的调查,一直围绕着乌克兰展开,声称乌克兰突击队利用租来的船只实施犯罪。

而美国的知名调查记者赫什则表示,美国总统拜登命令美国中情局炸毁了管道。

(美国记者赫什)


赫什披露大量细节

据俄罗斯RT报道,赫什表示,美国国安顾问沙利文在2021年年底召开了一系列会议,要求情报官员想一个“阻止俄罗斯出兵乌克兰”的办法,既要震慑俄罗斯,又要展现美国强有力的一面。

然后,炸毁北溪管道的方案就出现了。

在俄乌冲突爆发前,拜登曾发出威胁称,如果俄罗斯动武,将不会再有“北溪-2”管道,美国将摧毁它。

后来,拜登和德国总理朔尔茨发表了联合声明,然后拜登下令,对管道安装了炸药,但并未直接引爆。

赫什说,执行该行动的小组成员告诉他,当时他们已经意识到,炸毁管道无法震慑俄罗斯,所以战争爆发之后,他们就没有再收到进一步的命令。

那么为何管道还是被炸了呢?

(朔尔茨和拜登)


美国要让朔尔茨无路可退

赫什指出,破坏管道与俄乌战争无关,这是新保守主义政治议程的一部分,目的是防止朔尔茨在冬季到来之后临阵退缩。

欧洲的冬季来得是比较早的,而且持续的时间长。

德国虽然一直在制裁俄罗斯,但并未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天然气。

美国担心进入冬季之后,朔尔茨会大规模恢复与俄罗斯之间的能源合作,到时候其他欧洲国家也会效仿,美国就控制不住局面了。

于是,美国选择直接炸毁北溪管道,避免朔尔茨临阵退缩,将其“逼上梁山”。

这实际上就是切断德国的后路,断绝了朔尔茨与俄罗斯重归于好的念想,如此一来,他就只能和美国合作了。

(北溪管道被炸毁后)


美国的嫌疑确实非常大

按照赫什的说法,去年夏天军演的时候,美国就安装好了爆炸装置,直到冬季到来之前才引爆了炸弹。

赫什的爆料尚无实锤证据可以证明,但是美国的动机确实比其他国家都要充分。

美国需要切断欧洲国家的退路,这样不只是坚定欧洲国家的反俄决心,同时还能让欧洲国家不得不购买美国的高价能源,让美国的能源一举打入欧洲的市场。

北溪管道被摧毁之后,俄罗斯和欧洲都受到不小的冲击,并且这种破坏造成的后果不是短期的。

当欧洲想要恢复与俄罗斯的关系时,就得考虑一下这条管道的下场,同时还得考虑修复管道的时间。

预计管道修好需要花费1年时间,当开始维修的时候,美国还有充足的时间破坏俄欧之间的合作。

此外,还能够警告欧洲,让欧洲不敢再和俄罗斯建立什么深入的合作,否则随时都有可能被破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管道   无路   乌克兰   挪威   核试验   俄罗斯   欧洲   德国   美国   嫌疑   证据   装置   冬季   能源   记者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