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辱华言论、移居美国的“公知女神”柴静,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文 |聪明的小小人者

编辑 |聪明的小小人者

前言

柴静,一位始终站在新闻前沿的记者与主持人,总是追寻事实的真相。在2003年非典大爆发时,她毫不犹豫地成为了第一个报名参与零距离报道的记者。连续七次走进病房、与非典病患面对面,柴静展现了一名记者的决心和勇气,这为当时的恐慌民众注入了一线希望。

柴静因一部纪录片遭受了大众的非议和抨击。很多人认为,她的如今的境遇是咎由自取的。但无论如何,她在非典时期为大家所做的贡献是不容抹杀的。

在湖南长大的柴静,从小身处于一个文学氛围浓厚的家庭。她从小的日常就是沉浸在书房的书籍中,吸取着那些知识,这为她未来的主持工作培养了坚实的基础。

大学时期的柴静曾被校园广播站的节目深深吸引,那位主持人的声音与情感,激起了她对广播的浓厚兴趣。不久后,19岁的她决定给广播站投稿,希望有一天能够登上主播台。在大二那年,她甚至写信给湖南台的一位知名主持人,只为能够获得一个面试机会。没想到,她的诚挚之情打动了对方,她得到了面试的机会。

面试中,柴静展现出了自己独特而温润的嗓音,成功获得了主持《夜色温柔》的机会。从此,她的声音成了很多上班族深夜的陪伴,节目的收听率也不断上升,她自然也成了电台的台柱。不久后,她又被选拔为《新青年》的主持人,那种平和而深入的质询风格使她更加受到观众的喜爱。

即便已经在电视台取得了如此的成就,柴静并没有满足,她选择继续深造,进一步完善自己。这一决定引起了家人的反对,因为他们已为她规划好未来的生活蓝图。但柴静坚持自己的选择,哪怕这会与家人产生距离。

在继续教育的路上,她得到了导师陈虻的推荐,与资深主持人白岩松合作进入了央视。她在白岩松的指点下快速成长,并在2003年非典期间勇敢地进入病区进行采访,获得了“十大新闻人物”的称号。此后,她在汶川地震、进入女子监狱进行采访等多次重大事件中都表现出色。

在央视的十年时间里,她所见所闻都被整理、书写进了2012年的畅销书《看见》。这本书不仅反映了柴静深入挖掘的采访技巧,还证明了她对事物的敏锐观察力。读者被她的文字所触动,这也是为什么《看见》能在短时间内获得巨大的成功。

尽管柴静的事业经历了无数的高峰,但也并非一帆风顺。几件意外的事情导致了她口碑的巨变,但无论如何,她为新闻界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2015年,一个关于环境问题的热门话题席卷了全国,你猜是啥?对,就是那部《穹顶之下》纪录片!真是火到不行,你瞧,才一周,播放量都破亿了。那位柴静,之前我们可都亲切地称她“央视女神”,这次真是火得不得了。

多少人看了之后都直呼:“得整治整治这雾霾了,真不能让咱们嗓子都受罪!”大家后来发现,这片子里好像夹带了些私货。什么不实数据,还有一些对西方的吹捧,真是让人小小心疼了下。

大家后来又挖到了一个“惊天大料”,猜猜看,这纪录片的赞助商居然是美国的一个基金会!是不是有点意思?片子开篇,柴静就说自己的小宝贝出生就查出了肿瘤,她和雾霾那是势不两立,令人心疼。但你瞧,这片子里头哪儿提到过雾霾跟肿瘤有半毛钱关系?整天就是在说中国污染咋的咋的,眼里没瞅到当时污染更厉害的印度呢。

不过,说来也奇怪,后来有网友挖出,柴静为了孩子,还跑到美国去生呢,目的嘛,你懂的,拿个美国国籍。

这事儿一出,网上可就炸锅了,好多人指着柴静骂来骂去。官方也看不过去,把《穹顶之下》给下架了。一时间,柴静那“央视女神”的光环没了,被网友喊成了“卖国贼”。但你瞧她,面对这么大的舆论压力,也是硬气,没向公众道歉,选择了避世。

柴静在国内受了这么大打击,可人家美国还是待她如宾,不仅收留了她,还把她列入了《外交政策》的“全球百大思想者”名单。看看人家,才39岁就和德国默克尔、瑞典外长站在了一个级别。为啥美国这么看好她,这背后的故事,咱们也是摸不着头脑呢!

之后呢,有一波人看完片子后直呼:咱们得赶紧搞点什么治理雾霾,也得加强点儿环保意识!但话说回来,随着大家的深入讨论,还发现了这部纪录片里有些“不太对劲”的地方。例如,柴静在片子里好像太过倾向于西方的观点,还有那些数据真假难辨,让人觉得不太靠谱。

后来有人发现,支持这部纪录片的,居然有美国基金会的影子!在柴静一直强调她的小公主出生就查出肿瘤,和雾霾成了死敌,但片子里头并没太强调空气质量和肿瘤之间的关联,反而一直在说咱们中国污染问题多严重。

而实际上,那个时候污染最严重的并不是中国,而是印度!

2009年,联合国搞了个气候大会,我国那时候就派出了中科院副院士丁仲礼去讨论。后来的一年,央视请丁院士上了个节目,主持人就是柴静。那期节目真是争议满满。柴静似乎更喜欢西方的减排标准,而丁院士则认为这种标准对咱们中国不公平。一番争论下来,柴静还说因为中国人太多,所以碳排放应该按国家来算,而丁院士当时反问:“咱中国人难道不是人吗?”

如果真的按西方的标准,咱们中国的碳排放空间可能到2020年就不够了。按丁院士的算法,到时咱得付给西方国家超过一万亿的钱才能买他们的碳排放空间。那时候的中国,才吃饱几年,发展还远没完成,这钱我们真的拿得出吗?

好多人看了都心里不舒服,感觉被戳到痛处了。这样子,柴静的形象在一些人眼里也开始变味了。

随后,柴静好像从一个被众人捧在手心的“央视女神”,变成了有些人眼中的“争议人物”。真是太戏剧化了,昨天还是红得发紫,今天就变成了众矢之的。

一个真正的记者,应该是传播真相的使者,不是吗?不应该用错误的信息误导大家,更不应该有所偏颇。柴静可能是忘了这个初心了,所以,虽然她那部纪录片挺火的,但真面目也被大家看清了。

现在,柴静跑去美国了,而且在国内的一些平台也看不到她的影子了。真的是,一夜之间,人设崩塌,从天上掉到地上。其实,大家都是希望她好,但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也真是她自找的吧!

所以啊,做事情,做人,还是得踏踏实实,实事求是,不然早晚会露馅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6

标签:美国   女神   穹顶   咎由自取   广播站   印度   纪录片   非典   院士   中国   肿瘤   下场   片子   主持人   央视   言论   记者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