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还健在的开国将帅仅剩3人,最年轻的99岁,最年长的110岁

1955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盛大举行开国授衔礼仪,将近七十余载风雨兼程。那些曾在新中国历经沧桑,铸就了一代代的开国元老们,现在都已逐渐离我们远去。

到了2023年的今天,生活在世的开国少将只剩下三位:张力雄、文击和王扶之。中将以上的将领已经全数长眠,

他们三个人的人生历程虽然各不相同,但都是新中国从诞生到崛起的直接见证者。

一 张力雄,1913年出生于福建上杭现年110岁,是这三位中最年长的成员。他的童年贫穷而悲凉,家中孩子众多,常年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少年立志改变社会不公,迈向革命道路。所以16岁时,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积极参与土地革命和中国工农红军,也就意味着他的军旅生涯开启了。

他参与的战斗,因表现出色得到上级领导的赞美,被升职为政委。随着当时局势日益紧张,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不得不进行战略转移。

张力雄,和他所在所在部队红五军一起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征程。在这个艰巨的过程中,他们翻雪山,过草地经历了十死九生的考验。

在长征一路上,他展现了跨过了无数的江河雪山草地,在困顿悲观中,他的无与伦比的勇气和毅力,为部队带来了无限的士气和希望。

他们谨遵毛主席的教诲,以此鼓励着他们,带领他们前行。张力雄将军舍己为人,他甚至把自己的全部食物和有营养价值的牛皮腰带都奉献出来,让身边的战士能够吃到“肉”,提高士气保存体力。

1937年,“高台战役”是张力雄记忆最深刻的一场战斗。那时候,敌军势如破竹,丝毫没给红五军留下退路。面对困境,红五军不得不暂时退守到高台据点,同时召集民兵准备反攻。

但是事与愿违,出乎预料的民兵叛变,让红军元气大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张力雄身负重伤。经过艰难的逃亡,才返回总部,随之他便立誓为牺牲的战友复仇。


在后面的岁月里,张力雄有幸与皮定均相识并成为战友,他们的密切配合,无疑在战争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他们取得了多次战果。

1955年新中国建国后,张力雄被授予了大校和少将军衔,他对军队的忠诚和贡献得到了充分的认可

透过历史的长河,1961年,张力雄被晋升为少将。现如今,已经110岁的他依然精神抖擞。不久之前,党中央曾赠送他“全军健康老人”的称号,期待他长寿,让他的英勇事迹能传承下去。让人们永远记住他的名字。


二 王扶之,现年99岁,1923年生于陕西省子洲县。

他于1935年加入红军,十二岁的他,偶然遇到红军,从此踏上了革命征程。

尽管生活贫苦,他依然投身于革命事业。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了一名合格的红军战士。

在红军阵营中,他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赢得了英雄美名。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他勇敢地与敌人战斗,多次担任重要职务,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王扶之的一生,是坎坷与挑战的交织,但他从未丧失对祖国的热爱与信仰。他深知,他要保持着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从未后退,勇往直前。

三 文击老将军,原名刘树堂,现年104岁,出生于1918年河北省霸县。是河北出身的一位杰出子弟。他的家境富裕,本可继承家业,他的父亲是当地颇有声望的大商人。

随着日本冲进了中国的领土,占领东三省,他家的产业也随之受到了冲击,整个北方陷入了苦难。

这一系列的历史巨变,促使他选择参军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革命事业贡献力量就在这个关头,凭借他对大炮的琢磨,他加入到了八路军的炮兵连。朝鲜战场上,他直面敌军,奋勇杀敌,为国家捐躯。长时间接触大炮,让他付出了听力的代价,几近失聪。


在晋察冀军区独立炮兵营的建立,文击的优秀能力被直接提拔成为营政委。

随后的几年,他政委职位没有调整,但其如同游戏中的棋子,经过了多次的调动和变动。

在抗日战争成功击败敌人之后,土地上崭新的标志即是新立的炮兵学校大队在延安。他仍担任政委,但已与过去的身份相差很多。

这三位开国将帅都充满了人生故事他们用坚韧不拔的意志和真诚地热血捍卫着全民的尊严。

用自己的汗水和鲜血为新中国的建设付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是新中国的缔造者,是我们永远怀念的英雄。

他们那无私奉献、坚定不移一直鼓舞我们,同时他们也走过了祖国凝聚力量的成长岁月;他们的精神,宛如钻石般熠熠发光,永世传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5

标签:土地革命   中国工农红军   上杭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高台   将帅   民兵   政委   炮兵   少将   敌军   现年   大炮   红军   新中国   贡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