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坦白和周总理的真实关系:别人都说我是他的养子,这不正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编辑|山有木兮木有摯

文|山有木兮木有摯


前言

2014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出版了一本震惊全国的回忆录。在书中,他否认了长久以来外界盛传的一个传言——他是周恩来总理的养子。


这一传言源于周恩来与妻子邓颖超终生未育,而李鹏却自小跟随两人左右,甚至称呼邓颖超为“邓妈妈”。但李鹏亲口否认了这一说法,他在回忆录中透露,他与周恩来的关系,并不是传言中的养父子关系。

这一次披露,揭开了这段历史的迷雾,让人不禁对李鹏与周邓夫妇的这段渊源更加好奇,一时间,各种猜测纷至沓来。究竟真相为何? 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一历史谜题?

遇恩伯与仁妈,彼此关怀

1939年的一个日子,头包着纱布的李鹏突然在学校得到消息,家里来人了,要他赶快回去。当时日军轰炸频繁,李鹏还因躲避炸弹从上铺跌落受伤。原来是邓仁妈(邓颖超)来到成都,李鹏这才第一次见到她。


邓仁妈十分关心受伤的李鹏,商量能否将他带到重庆,正好李鹏母亲也在那里从事地下工作。李鹏被安顿在周公馆,可以和邓仁妈一起生活,邓仁妈还特意吩咐照顾李鹏的饮食起居,生活上对这位小同志十分关照。

1940年秋,李鹏在党组织安排下从成都来到重庆,准备去延安。在重庆的周公馆,李鹏第一次见到了周伯伯(周恩来)。周伯伯看到长高的李鹏非常高兴,说他越来越像父亲李硕勋了,又和邓仁妈开玩笑说李鹏更像他母亲。


李鹏的父亲是烈士,1931年李鹏才3岁时就被国民党抓捕杀害。周伯伯看见李鹏驼背时还会亲切的用手拍拍他的背,叮嘱他要记得养成挺起胸膛的习惯,这才对身体健康有益处。


李鹏在延安期间经常去周伯伯家。有一次,李鹏随手翻看周伯伯家的一本《唐吉诃德》后放回。第二次见面时,周伯伯问他是否把书拿走了,李鹏否认后周伯伯没再追问。过了一段时间,周伯伯告诉李鹏书找回来了,不过还是批评了他没有把书放回原位。

周伯伯做事之严谨认真与一丝不苟的作风影响了李鹏,这给他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每当李鹏想偷懒或马虎时,脑海中都会出现周伯伯那严厉的目光,那些周伯伯点点滴滴的言传身教都成为李鹏今后做人做事的榜样。


另外一次,李鹏看到周伯伯在接待外调人员,虽然当时正处审干时期,但周伯伯对来访者始终热情周到,认真倾听他们的问题,用受过伤的右手记录,尽可能地给予帮助,这种作风帮助平反了不少冤案。


李鹏问周伯伯为何如此费心,周伯伯说这是他作为共产党员的责任。李鹏被他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感动,这也为李鹏后来也成为如同周伯伯一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埋下了种子。

在延安期间,李鹏还经常被邓仁妈叫去帮忙。有一次,邓仁妈让李鹏帮忙整理文件资料,李鹏负责把文件按时间顺序和内容分类归档。邓仁妈看了李鹏的工作成果很满意,对他的勤勉态度予以表扬。李鹏开心极了,更加努力帮助邓仁妈分担一些文书工作。


李鹏的大部分童年时光在周邓夫妇的关照下度过,也正是由于李鹏与周邓夫妇的亲密关系,外界广泛涌出李鹏是周恩来、邓颖超收养的孩子的传言。对此李鹏在回忆录中澄清,他与周伯伯、邓仁妈的关系,就是老同志与烈士后代的关系,周伯伯与邓仁妈对其他烈士子女亦有同样的关怀。


李鹏说,周伯伯和邓仁妈对烈士子女都有真心相待,常叮嘱他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李鹏感激周邓两位长辈的知遇之恩,并视他们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以他们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立志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那么,李鹏在延安怎样走过属于他自己的共产党员之路呢?

锻炼成长于革命熔炉——李鹏在延安的革命岁月

1941年,13岁的李鹏来到了延安,也是在这里,他在周总理的照顾下,度过了人生的关键五年时光。这五年中,延安的艰苦环境和革命氛围成了锻炼李鹏成长的熔炉。


当时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延安在日军“扫荡”下,还遭受国民党军事封锁,生活十分困苦。李鹏和其他10多个同学一起生活在一个小窑洞里,夏天闷热难当,冬天刺骨寒冷。为了战胜困难,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号召大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小小的李鹏加入到劳动中,积极作为,艰苦奋斗。不仅改善了生活,更为重要的是锻炼了自力更生的精神,树立了艰苦奋斗的人生观,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他日后成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基石。

通过延安整风运动,李鹏深刻认识到主观主义等错误思想的危害,也对党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增强。在革命熔炉的锻炼下,原本青涩的少年李鹏成长为意志坚定的青年,在延安期间,他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五年的延安生活是李鹏成长的关键时期,这里的艰苦环境和革命气氛,锻炼出了李鹏坚定的党性和革命意志。在延安,李鹏用汗水写下了他生命历程的光辉篇章。


这五年间,李鹏经历了延安生活的点点滴滴。为了节省资源,大家过着集体生活,一个窑洞住十来个人并不少见。李鹏和战友们白天上课学习,晚上围着篝火聊天谈心,彼此鼓励前行。

课余时间,他们会爬上附近的山头远眺,看着落日的余晖染红延安的天空,谈论着理想和未来。李鹏时常想起在革命中牺牲的父亲,内心充满了报效国家的决心。


在延安期间,李鹏与后来许多中共重要领导人成了好友。他们一起上课,一起劳动,一起谈理想,激励着彼此不断前进。李鹏感受到延安这一批年轻人对理想的热忱与追求,也因此建立起宝贵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多年后,当李鹏回首延安生活,写下的回忆录中,仍可见对老友们怀有深深的感情。


五年千载,延安岁月成就了李鹏的党员使命。革命熔炉锻造出坚定的理想信念,严峻的环境培养出刻苦奋斗的作风。当李鹏告别延安的时候,他已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为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做好了准备。延安给了李鹏无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也在之后的工作中展现出终身受用并将其发扬光大。

结语

周恩来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周伯伯。虽然李鹏的回忆录只写到1983年,但通过他生动鲜明的叙述,我们看到了延安精神在他身上绽放的光芒。李鹏最后的20年究竟如何,他是否真的完成了回忆录的续篇,至今仍是一个谜。


我们期待回忆录续篇的问世,以揭开李鹏人生最后阶段的历史真相。当然,即使它永远不为人知,李鹏留下的光辉足迹也已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应秉持他的初心,继续前行。你对李鹏在回忆录中坦白与周总理的关系有什么看法?期待您在评论区与大家交流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周恩来   延安   关系   窑洞   续篇   熔炉   养子   重庆   伯伯   回忆录   共产党员   烈士   传言   这不   宝贵   正确   真实   精神   工作   李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