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抹黑祖国、移居美国,“公知女神”柴静,如今下场咎由自取!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楠猫

编辑丨楠猫

前言

“赶紧滚出中国吧!”

2015年,一部纪录片《穹顶之下》让“公知女神”柴静彻底跌落神坛!

作为观众心中知性温柔的代名词,中国女记者中的代表人物。

柴静的前途本是一片光明,她却打着爱国的旗号“刻意抹黑”中国,甚至在功成名就后移民。

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她从人人称赞的“公知女神”到如今沦为群嘲的对象?

如今已经8年过去了,被中国网友唾弃的柴静现状又是如何?

其实会走到如今这一步,在她早年间就有所“预兆”!

坎坷人生

柴静出生在山西省临汾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她还有一个活泼开朗的妹妹,一家四口其乐融融。

柴静小时候文静内敛,喜欢看书写作,经常给学校的校报小报写稿子,培养了表达能力。

她从小的梦想就是当一名爱国的新闻记者,为人民发声。

上大学后,柴静考入了湖南大学,选择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正是她梦想的方向。

为了实现新闻梦,柴静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积极参与校内外的新闻采访活动,从节目编导到主持都积累了经验。

大二时,学校组织采访活动,柴静积极报名并走访贫困山区,为孤儿寨的孩子们捐赠了学习用品。

这次采访深深影响了柴静,让她更坚定了报道真实的理想。

大学毕业后,柴静进入了湖南卫视,主持了情感类谈话节目《夜色温柔》。

她的声音温暖优雅,深受听众喜爱,也积累了主持经验。

没过几年,柴静就离开湖南,来到了北京中央电视台发展。

她先是做了一段时间新闻女主播,然后加入《新闻调查》栏目,开始了记录真实的新闻生涯。

2003年,非典事件爆发,柴静毅然决定深入疫区采访,成为第一批进驻一线的记者。

面对重重阻力,她不畏艰险接触病人,向公众传递疫情真相。

这份勇气与担当赢得了社会各界赞誉,她被评为“2003年中国新闻记者风云人物”。

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柴静再次不顾个人安危,冲进灾区采访报道,向受灾群众传递温暖和帮助。

这两次生死面前的冲锋,成就了柴静记者的金字招牌。

2009年后,柴静开始主持《24小时》和《面对面》等新闻评论类节目。

她继续关注民生难题,经常深入基层采访,所以深受人民爱戴,荣获了“女公知”的称号。

这一时期,可以说是柴静的事业高峰和人气鼎盛时期。

但是,好景不长。2015年,柴静的离婚传闻突然曝光

随后又被拍到与已婚男导演关系暧昧,让她的好名声从此“一落千丈”!

这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柴静混乱情史

1998年,柴静在湖南卫视工作期间,偶遇央视体育频道的篮球解说员苏群。

苏群曾因解说风格独特而颇受欢迎,两人一见钟情,迅速坠入爱河。

但当时的苏群已为人夫且妻子有孕在身,但他仍义无反顾地决定与柴静在一起,狠心地向妻子提出了离婚。

出于对苏群的爱,以及事业上的考量,妻子选择忍痛堕胎,随后双方离婚收场。

这段关系曝光后,舆论界纷纷将柴静视为第三者,批评她破坏他人家庭。

柴静这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为挽回名声,她选择与苏群分手,并全力投入工作中。

2000年,在制片人陈虻青睐之下,年仅24岁的柴静进入央视,

开始在话题性强的时政类节目《东方时空》担任主持人,并与资深主持人白岩松合作。

白岩松曾因为其审慎的态度和专业风格而备受称赞。

在他的指导下,毫无新闻经验的柴静迅速成长,很快以淡定从容的主持风格获得认可。

2001年,柴静开始主持另一档央视知名时政评论节目《东方时空·时空连线》,这标志着她在央视站稳脚步。

就在这时,一位名叫赵嘉的央视摄影师跃入了她的视线。

赵嘉曾以其精湛的摄影技艺见称,两人因工作需要而日久生情。

之后她与赵嘉步入了婚姻,甚至在事业如日中天之时移民美国!

这一决定再次招致猛烈批评,许多人谴责她崇洋媚外、丢弃国人!

经历数次感情风波后,柴静逐渐淡出视野,偶有出现也令公众失望。

然而,让她彻底跌落神坛的不止是她混乱的情史,而是涉嫌辱华的言论!

柴静的堕落史

2015年,柴静自费拍摄了关于中国空气污染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呼吁关注环境问题。

当时雾霾严重,北上广天天被笼罩,出门要戴防霾口罩。

片子一上线,点击量迅速飙升至2亿。

柴静凭这部片一举成名,名利双收。

但好景不长,网友很快发现,片中使用的数据存在造假嫌疑,多处夸大了污染程度。

比如氮氧化物排放量,她报的数据是按全国范围算的,与北上广实际数据差距巨大。

这就像用全国糖尿病患者数据说北京多发糖尿病一样,前后不搭接口!

更严重的是,柴静本人在美国生活时开着大排量越野车出入,对环境破坏严重。

这和她在片中所表现出来的环境意识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以说,柴静在片中所展现的慈母形象,都成了虚伪的表演。

事后调查发现,早在主持《面对面》时,柴静就表现出了对西方环境政策的推崇,并一再要求中国学习西方控制碳排放。

当受访专家耐心解释中国国情不同时,她不予理会,态度强硬。

这导致当时的受访专家后来受到牵连,被列入黑名单。

回想起来,柴静在采访中屡屡为西方背书,可能就是在积极营造自己“环保女神”的正面形象。

等她的知名度上来后,再通过纪录片来推广她的观点,借环境问题为西方代言。

她先靠着温和正面的公知形象获得人们的信任,再用权威口吻传播她认可的观点。

可以说,她成功利用了公众对她的信任,来推行她的政治立场。

而如今这一切都被拆穿,柴静已彻底丧失公信力。

这位曾经风光无限的“公知女神”,终因立场偏颇、计谋太多,终究是坠入了信任的谷底!

柴静新纪录片遭封杀

2023年8月13日,柴静发布了一部名为《陌生人》的新纪录片预告片。

这部纪录片自称是她个人资金和小团队5年时间完成的作品,主要围绕欧洲的“恐bu主义”活动展开。

然而,这部纪录片预告片刚在国内发布,就迅速遭到了下架处理。

柴静随后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如果预告片无法观看,可以“移步外网”去看。

这番言论随即引发热议。一方面,公众对柴静能在欧洲采访到那么多资料表示惊讶。

看来,她在国外社交圈子的人脉确实不错。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她多年来居住在国外,社交资源丰富的事实。

但另一方面,她的“移步外网”发言也让许多网友感到不适。

他们认为,任何纪录片想公开发布,都应该经过审批,不能随意在境外网站传播,这有可能危害国家利益。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柴静第一次与“移步外网”扯上关系。

她的多部作品在国内平台遭封之后,都建议观众去境外网站观看。

这无疑让柴静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变得更加复杂。网友们认为,她故意制造话题以博眼球。

还有评论说,柴静这样的操作手法已经成为了一种“套路”,目的何在令人难以猜测。

她先后创作过多部关于环境和社会议题的纪录片,多次涉及敏感是话题,都颇具争议性。

她先声明只是公民关注社会,却又时常以权威口吻批评国家政策。

这种自相矛盾的姿态也遭到许多专业人士的质疑。

无论如何,柴静的新纪录片和相关言论都让她再次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她自称只是出于个人兴趣制作纪录片,但每次发布都能产生巨大反响,似乎并非那么简单。

真相或许很难言说,但身为一个中国人用这样的方式去“抹黑”或者“阴阳”自己的祖国这种行为属实可笑。

无论怎样,都不应该在立场上出现问题!如今被国内“封杀”这样的结果,也只能说是她自己咎由自取了。

对于柴静的事情,大家有何看法,欢迎评论区点赞留言讨论!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女神   穹顶   咎由自取   爱国   美国   纪录片   预告片   中国   社交   下场   祖国   央视   公众   采访   形象   事业   环境   网友   新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