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首富将自己冷冻50年,计划2017年被唤醒,现在怎么样了?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渣叔

编辑 | 渣叔

前言

假如有一天你不幸得了癌症,马上就要死亡了,你会怎么办?

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享受在这个世界的最后的时光,然后安详的跟这个世界告别

1967年,美国的一位首富得了胃癌,命不久矣

但他在强烈的“求生欲”的驱使下,斥巨资将自己“冷冻”起来,希望以后医疗发达了,再将他解冻,然后把绝症治好。

这个消息在当时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而他也成为地球上第一例“冷冻人”

时至今日,已经过去了50多年,这个计划成功了吗?他有没有“新生”呢?

詹姆斯·贝德福德的“人体冷冻”之路

詹姆斯·贝德福德,1893年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富裕家庭,他从小就没受过任何苦,家境优渥、从不愁吃穿。

长大后他又凭借自己的聪慧头脑和勤奋创业,成功打造商业帝国,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富豪之一

在事业和家庭方面,詹姆斯都达到了很多人眼中的完美,事业达到顶峰、家庭幸福美满,他的第一任妻子早逝,但第二任妻子为他生了5个孩子,他们度过了几十年的幸福生活,詹姆斯本以为自己可以顺利地活到老、死而后已,再也不会有任何意外。

但是,就在1965年,72岁的詹姆斯被诊断出患上了绝症——肺癌晚期,这个突如其来的噩耗,对习惯了顺风顺水人生的他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詹姆斯意识到,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还有太多遗憾未了,太多心愿没实现。

癌症很快侵蚀着他的生命,让詹姆斯经受着巨大的痛苦,他四处求医,想抓住任何一丝希望,但医生都表示病入膏肓,无法治愈,面对迫近的死亡,詹姆斯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他还没有准备好就此离世

就在这时,一本名为《永生的期盼》的书改变了詹姆斯的命运,这是他的朋友塞给他的一本书,宣称里面记录了一项世界上最惊世骇俗的技术——人体冷冻技术,书中详细阐述了通过快速冷冻人体,可以暂停细胞衰老甚至“死而复生”的可能

这个想法对肉体和心理都遭受煎熬的詹姆斯来说,简直就是救命稻草,他迫不及待地了解这项技术背后的原理,并开始密切关注其发展。

詹姆斯很快就认识了这本书的作者罗伯特·埃廷格旗下的助手罗伯特·纳尔逊,尼尔森只是一个高中毕业的普通电工,但深受书中的理念影响,自学成才成为埃廷格的左膀右臂。

詹姆斯激动地向纳尔逊倾述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冷冻保存自己的身体,将来医学进步时解冻复活,说不定就可以治愈癌症,重新过上健康的生活。纳尔逊也热情地表示支持,甚至提出可以实际操作詹姆斯的人体冷冻计划。

1967年,在家人的陪伴下,詹姆斯的生命走到了终点,按照他生前的安排,纳尔逊立即启动了人体冷冻实验

詹姆斯不仅预付了4200美元购买冷冻设备,还留下大笔遗产用于后续维护和研究,尽管明白成功机率渺茫,但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詹姆斯选择成为第一位“冷冻人”

50年过去,冻人计划的真相

1967年,美国富翁詹姆斯·贝德福德不幸因癌症去世,年仅73岁,贝德福德生前是一个未来主义者,他相信科学技术一定能让人类延长寿命,甚至达到永生。

所以他在病逝之际,选择让一个专门的冷冻团队对自己的遗体进行特殊处理——用液氮将其冷冻保存,希望未来医学发达的时候能够让自己“复活”过来。

根据贝德福德的遗愿,冷冻团队首先对他的遗体进行了细致的预处理,他们先在遗体表面覆盖干冰使其迅速降温。

然后对其进行心肺灌注,抽出血液并注入防腐保护剂,最后再用液氮将遗体缓慢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的低温环境中进行保存,整个过程非常精密复杂,耗时数小时才完成。

遗体保存工作由罗伯特·纳尔逊负责,他与意大利医学家布鲁诺及其他科学家一起,创建了一个专门的低温医学研究机构,长期追求冷冻保藏人体的技术突破,他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各种更好的冷冻保护剂,设法减少冷冻过程对细胞和脏器的损伤。

按照贝德福德的要求,他的遗体将在1967年后50年,也就是2017年进行解冻,为了达到这一目标,纳尔逊他们多次转移保存贝德福德遗体的地点,先后保存在凤凰城、加利福尼亚等地的低温医疗中心,他本人也投入了毕生精力在这项事业上。

但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人开始质疑冷冻人计划的可行性,一些类似的冷冻试验出现各种问题,相关机构甚至被起诉杀人

到2017年时,纳尔逊已经80多岁,但他还在坚持这项事业,相信一定能在当年实现贝德福德的“复活”。

结果这个梦想落空了,解冻实验被无限期推迟,因为时至今日,专家们也没有研究出一套安全可靠的大型动物或人体解冻方案

即使有了理论基础,但实际操作也存在太多未知风险,此外,长达50年的保存过程中,遗体本身状态也出现一定问题

可以说,纳尔逊为之奋斗一生的冷冻人计划,以失败告终,它无法像当初设想的那样实现人类永生。

对许多曾经相信这一技术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失望,也许在更遥远的未来,科学家们会有新的思路。

但对于詹姆斯·贝德福德本人来说,他注定只是一个伟大实验中的牺牲品而已鲜活的生命早已离他而去,50年的漫长等待后,一切尘埃落定

中国人体冷冻的探索之路

自从詹姆斯打开了冷冻技术的“新世界”的大门以后,很多人也开始纷纷开始了自己的“重生”梦。

2015年,中国科幻小说界知名编辑杜虹不幸因胰腺癌去世,年仅55岁,杜虹生前非常关注科技发展,尤其对人体冷冻技术抱有极大兴趣。

她曾在一部科幻小说中了解到这项技术,并深信它能实现人的重生,所以,在她去世后,女儿按照杜虹的遗愿,联系了一家美国冷冻机构,花费12万美金为杜虹进行了大脑冷冻手术,希望母亲有朝一日能够苏醒过来。

两年后,一位来自山东的已故肺癌患者展文莲也成为了中国的冷冻实验对象,47岁的展文莲原本计划去世后将遗体捐献出去,但丈夫从医院主任那里听说了人体冷冻技术。

出于对妻子的深爱,丈夫主动询问展文莲,是否可以让她“睡觉”而不是捐献遗体,展文莲爽快地同意了。

于是,她的丈夫联系了一家冷冻研究机构,为展文莲实施了长达55个小时的全身冷冻手术,展文莲最终以零下196℃的状态被保存在液氮中,成为中国首例全身冷冻案例,整个手术耗资60多万元人民币,但丈夫心甘情愿为挚爱的妻子支付了高昂费用。

中国出现首例本土冷冻案例,立即在社会各界掀起了热议,多数人对这项技术持怀疑态度,因为目前冷冻技术无法确保人体组织不受损伤,更无法保证冷冻者未来必定能复苏。

即使实现复苏,也会对家庭和社会伦理观念带来冲击,但也有一些人对此抱以期待,认为冷冻者只是生命暂停,总有一天会重新启动

业内专家指出,冷冻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未来情况难以预知,也许某一天,杜虹、展文莲以及其他冷冻实验者,都能被成功唤醒

我们对医学技术发展充满期待与崇拜之情,全球科学家正在努力破解生命奥秘,也许所有疑难病症终将迎来破解之日,让我们一起期待科技进步,期待生命的奇迹!

在阅读此文后,烦请您关注+评论,方便后续事件有新的进展能够让您迅速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美国   罗伯特   詹姆斯   计划   液氮   遗体   首富   中国   癌症   妻子   丈夫   人体   未来   生命   医学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