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一生只写了1首诗,还被编入小学课本,如今大家耳熟能详

慈禧太后:权谋女主还是感人诗人?

提起慈禧,大家想到的都是她只顾自己贪图享乐,不管国家大事,贪生怕死,与西方列强签订了多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八国联军侵华时,慈禧丢盔卸甲只顾着抱头鼠窜,那些见证华夏历史的珍贵文物却被八国联军洗劫一空。

据统计在大英博物馆就有2万3千多件来自中国的文物,从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到唐宋的瓷器、明清的金玉制品。这些本该在中国博物馆精心呵护的宝物,如今却陈列在遥远的西方,成为西方国家炫耀、自夸的战利品。

大多数人对慈禧的印象都是负面的,鲜少有人知道,这个不择手段、生活奢靡的晚清女主,还写过一首诗,这首诗后来还被编入小学教材中,如今大家都耳熟能详。

慈禧的生平

慈禧出生于名门望族叶赫那拉氏,十七岁时入宫参加选秀成为了咸丰帝的女人,被封为兰贵人,在后宫中,位分就是大家奋斗一生的目标,但慈禧刚到宫中,举目无亲,只能靠自己的美貌及手段讨咸丰帝的喜欢。

她凭借自己的手段独得咸丰帝宠爱,入宫第四年后,生下了皇长子载淳。慈禧也母凭子贵一跃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贵妃。自慈禧生下皇长子后,宠爱更甚。

好景不长,没过几年咸丰帝身体就不行了,当时正值英法联军入侵,咸丰帝已是疲惫不堪。慈禧当时正得宠爱又工于书法,咸丰帝便让慈禧代笔批阅奏折,自此慈禧开始干预朝政。

后来咸丰帝因药石无医离世,慈禧的儿子作为皇长子成功登基为帝,封号同治。同治帝登基的时候年幼,没有办法处理朝政大事,只能由慈禧与慈安联合处理。后来慈禧联合慈安与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打倒了顾命八大臣的势力,夺取了政权,开始垂帘听政。

慈禧尝过权利的感觉后,便不想放手,等同治长大后,慈禧以同治身体不好,需要安心修养为由,继续霸占着朝政大权。同治无力反抗,没过几年便因为郁郁不得志去世了。

后来慈禧又立了光绪、溥仪两位皇帝,但他们只是慈禧手中的棋子,他们表面是皇帝,但是做任何决定都需要看慈禧的脸色。

独掌大权的慈禧,刚执政的时候,还在为国家、为百姓考虑,她整顿官吏,清理贪官污吏,重用汉臣,获得了西方列强的支持,镇压了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等,用自己的努力让清王朝获得了短暂的稳定。

洋务运动期间,慈禧采用洋务派“自强”与“求富”的方针,大力购买洋枪、洋炮等军事装备,训练陆军、海军等,并开办了一些新的军事工业,使近代的工商业获得了初步的发展。

时间久了,慈禧被权利迷住了双眼,不再关心百姓的生活,不理朝政,每天奢靡无度,百姓吃不起饭时,她竟然还在用珍珠磨成粉末来敷脸。老百姓们颗粒无收时,她每一顿饭照样是十几个菜。不顾众人的意愿,与西方签订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使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间。

长此以往,慈禧失了民心,导致清朝一天天的落败,被西方列强攻打,抢走了无数珍贵的文物,至今还有很多文物流落在外,近期有网友发现有将近2万3千多件中国文物在大英博物馆中被展示。

这一切都是因为当时慈禧作为掌权者不作为,导致我国的历史瑰宝流落在外,但慈禧直到去世前都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依旧是我行我素。虽然当时百姓们不能对他做什么,但是她的所作所为已经深刻的印在了人们心中,印在了历史上。

慈禧的作诗的缘由

虽然慈禧横行霸道,手段残忍,但是她内心也有柔软的一面。慈禧入宫前,在家的生活十分快乐,她身份尊贵,父母恩爱,对她极为疼爱,所以她从小无忧无虑,当时她只想找一个疼爱自己的夫君,和和美美、平平安安的过一辈子。可是天不遂人愿,即便她的父母再疼爱她,当时社会中官家小姐向来都得为家族考虑。

当宫中传来要选秀女士,慈禧的父母为了让家族更上一层楼,就算再不舍得,也还是将她送到了宫中。宫中是个大漩涡,能让自己出人头地的只有皇上的宠爱。在宫里,她不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她不能有自己喜欢的东西,只能喜欢让皇帝开心的事儿,还需要遵守宫中的礼节。

在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提防其他妃嫔的明争暗斗,管理好自己手下的宫女、太监们不要惹事,当时慈禧在宫中无依无靠,只能谨慎作事,只怕一个不小心就会被人谋害的尸骨无存,经历了无数的阴谋诡计后,她明白了权利的重要,于是她一步步成为了手握大权的太后。

慈禧身居高位后,并没有忘记自己的母亲,自己的家族。慈禧的父亲病逝后,他把父亲的旗籍抬高到了镶黄旗。并把自己的母亲接到了京城附近,常常会给母亲送去一些金银珠宝、新奇东西,让自己的母亲能够富贵安康,怡享晚年。

慈禧的母亲举办六十大寿时,慈禧忙于朝中事务无法到场祝贺,于是从来没有写过诗的慈禧,亲自为母亲创作了一首诗:世间爹妈情最真,泪目融入儿女身。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诗句流传,编入课本

慈禧托人把这首交给她的母亲时,听到这首诗的每个人都十分感动,虽然这首诗从韵律到平仄都很平常,但是这首诗以普通的文字触动了大家的心房,让在场的人都想起来自己父母的不容易。

因为慈禧的真情实感,使这首诗流传千古。如今这首诗已经被编入进小学教材,让学生们通过简单易懂的诗句,理解父母的不容易,时至今日,“可怜天下父母心”这句话,可谓是家喻户晓。

据了解慈禧太后的母亲在同治九年逝世,慈禧太后知道此消息后,颓废了好长时间。她的母亲富察氏,一生没受过什么委屈,夫妻和睦,子女孝顺,但慈禧孝顺的方式用错了。

她不顾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拿着从百姓哪里搜刮的东西去孝敬母亲,这是对百姓和国家的不负责任。随着清王朝的衰败,慈禧太后对母亲的孝心不再被人提起。

结语

慈禧当年能够写出“可伶天下父母心”这句话,说明她的内心还是有些亲情与良知的,只可惜她被权利和荣华蒙蔽了双眼,泯灭了她心中的良知,最后她的心中只剩下对权利和钱财的追求,让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泥潭之中。

近日,大英博物馆展现出了清朝及系带文物展,这些见证中华民族伟大历史的宝贵文物,本该在中华大地上,供中华儿女瞻仰,可如今,它们远在异乡,无法体验中华民族的崛起。

中华民族创造了世界上最悠久最璀璨的文明,却因为以慈禧为首的统治者的无能让中华的瑰宝,被那些恶劣的掠夺者们洗劫一空。

如果这些文物能发出声音,我想大英博物馆内,应该充斥着悲鸣!

吾辈当自强,希望我们都能尽自己的努力,让所有的文物皆可”落叶归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大英   慈禧   半封建   半殖民地   朝政   同治   列强   大权   宫中   耳熟能详   中国   课本   文物   权利   父母   母亲   百姓   小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