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教育有多卷?女人出资百亿,为顶级财阀的儿子办升学宴

文|谦语谈书风

编辑|谦语谈书风

本文主要对《天空之城》中众多悲剧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从中得出关于社会、家庭教育和人性的思考来引起大众警惕。

社会制度影响下人们渴求名利、充满欲望

纵观全剧来看,《天空之城》就是一部直击社会痛点的现实剧作,它真实反映了有关韩国高考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关于韩国高考,流传最广的是“四当五落”的说法,意思是说:一天睡四个小时的考生会当选(考取理想的学校),睡五个小时的则可能落榜。

在竞争激烈的韩国,高考早已不再是单个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而是阶层与社会之间的战争。《天空之城》真实反映出韩国一代人的高考问题和“升学焦虑”。

为了子女能够考上顶尖的目标学校,为了能够一直享受富裕生活,家长们寻找各种捷径,如高考协调专员和学生档案,拥有这些材料相当于拥有了非常大的把握考进理想学校。

能够拿到这些材料的人非富即贵。这些教育资源只有处于社会上层、家财万贯的家庭才能得到而获得高考协调专员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银行给VVIP客户准备的“投资解说会”。

实则是给最高VVIP客户和高考协调专员之间进行介绍的秘密场合。在这里双方会进行双向选择,协调专员们拥有针对学生的内线专门讲师队伍,他们掌握了100%的考题命中率。

同时还会组建各种活动俱乐部以丰富考生们的学生档案,而家长们则需要承担高额的补习费用。

这种只在中上层阶级流转的资源和金钱至上的社会原则也就加深了阶层固化和贫富差距。

所周知,韩国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固化本身已经非常严重。加之教育、人才资源只在中上层流转,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深刻,阶层对立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深刻。

由此看来,《天空之城》反映的高考悲剧是一出韩国社会的悲剧,是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原则和利己主义者自私欲望所导致的一系列悲剧。

家庭教育给孩子带来心灵创伤

从剧作本身来看,《天空之城》描写的主要还是关于居住在“天空之城”的五户家庭的事情。

这五户家庭都属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家庭气氛、传统习惯、教育方式和家人互动关系等。

都会影响子女日后在成长发展中的表现。《天空之城》中原生家庭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和教育方式两方面。

作品刻意用不同的装修风格来呈现不同的家庭文化氛围,如充满人道主义的宇宙家采用的是木制家具搭配花草盆栽,属于自然温馨的家庭氛围;

作为利己主义代表的艺瑞家则采用精致华丽的家具制品,在奢华中显示出生活的优越感;自诩为高贵人士的车民赫——双胞胎父亲家中以暗色调为主。

金属和皮革制品随处可见,流露出严谨阴暗以及大男子主义色彩。这些体现在物理空间环境上的不同家庭装扮不光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氛围和夫妻、亲子关系。

而且也从中窥探出这些装扮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处在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心理和性格。

“家长怎样设计家庭中的文化氛围,怎样布置家庭中的文化环境,对孩子来说将具有特殊的美育价值和成才意义。”

长期处于阴暗压抑氛围中的孩子会变得优柔寡断、唯唯诺诺或叛逆不羁,前者性格体现在双胞胎哥哥身上,后者体现在双胞胎弟弟身上。

在教育方式上,剧中着重描写的是多数家庭信奉的所谓的“精英教育”,表面上是以培养高潜力青少年的精英意识与能力为目标,实际上充满了特权意识和权力意志。

突出的是双胞胎父亲——车民赫向来是一手管控着家庭大小事务,充满着大男子主义,对于儿子们的教育都亲力亲为。

必须按照他个人的想法进行教育学习,甚至认为“这个国家的教育目的不都是为了高考吗?”

而妻子所认为的孩子应该追求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快乐的教育思想和方式基本没有话语权。其中最震撼的一幕是,在双胞胎家庭中,父亲让兄弟俩同时在封闭式房间学习。

谁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得出正确答案就会受到严厉体罚,从兄弟俩的态度来看,两人都不只是正常的学习竞争,而是为了逃避惩罚的较量,颇有兄弟阋墙的架势。

类似这样逼迫式的教育方法使得家庭的隔阂越来越深刻,也将会导致家庭关系的破裂,从而带给孩子心灵上消磨不去的创伤。

欲望渴求促使人性扭曲异化

要说在这部韩剧中,悲剧集中体现在哪里?主要集中在两个死去的人物角色上。一是开篇儿子离家出走的英才母亲,英才为满足父母亲的高期待被迫学习。

一直压抑着自己内心深处真正的理想和追求,终于在协调专家的刻意诱导下以最狠心的方式来反击——拼尽全力考上目标大学,却在即将入学时和保姆私奔、离家出走。

直到母亲看到儿子的日记:“我上辈子犯了什么错,为什么会在这种家庭出生,那该死的一百分!一百分!一百分!我死了消失掉,才会让她觉得痛快吗?真想用壁纸刀割腕。”

“我一定要离开这个家,在那之前一定要死了似地学习,学习吧,坚持吧,做到吧,只有这样……我才能报仇。”

知道了真相的母亲忍受不了儿子的背叛、丈夫的责骂与离开富裕走向平民的巨大落差中,终于在寒冷雪夜吞枪自杀。

为什么说她会产生离开富裕走向平民的巨大落差呢?因为剧中的“天空之城”本是一个韩国顶层0.1%精英阶层居住的城堡。

实际上也是政府分配给在韩国一所非常著名的医院高精尖人才们居住的富人区,而这里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的全职太太们都以培养自己的子女考入首尔医科大学、继承父业为终身目标。

一旦自己家庭中没有人在这所医院任职就必须离开“天空之城”,离开“天空之城”也就意味着失去当前政府所给予的所有财富和权力,也就是回归到平民百姓的生活。

作为全职太太,她们为这个家庭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们的生活始终围绕着丈夫和孩子,千方百计帮助孩子找到极好的教育资源、帮助丈夫在职场上拉拢人脉,以及负责家庭所有大小琐事。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她们的活动范围是在家庭,但实际上她们面对的还有学校、职场乃至全社会。

更为残酷的一点是,假若离开了丈夫和富裕的生活,她们就失去了所有经济来源,或许她们承受的压力远比表面看上去的多得多。

而另一个人物就是艺瑞父亲在外的私生女——慧娜,在“天空之城”的欲望者眼中,慧娜是阻挡他们达成目标的绊脚石,所以被处心积虑地杀害。

而更可悲的是,尽管艺瑞父亲知道慧娜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在医院需要在救治金慧娜和院长孙子中二选一时,他果断放弃对于慧娜的治疗。

因为一旦慧娜的身份被曝光,他所承担的不仅仅是妻离子散,更有可能名誉扫地,所有的一切——名望、权势、财富,都将变成泡沫。

而救好院长孙子能够给他带来更多梦寐以求的东西。因此他只当自己不知道还有这样一个身份低微的私生女。

自古就有“虎毒不食子”的古话,在命悬一线的时刻,艺瑞父亲放弃了慧娜的救治无异于杀人夺命。这样极度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的人物的所作所为。

不由得让观众浑身发冷,感叹人性的冷漠和无情。而他不过也是欲望的裙下之臣,类似他这样的人物和故事实在太多。

比如:艺瑞母亲为了让高考协调专员来培养自己的孩子,向一直以来不认可自己的岳母低声下气,借来不菲的金额供艺瑞补习,甚至不惜下跪乞求金珠英老师辅导自己的孩子;

双胞胎父亲为了宣扬自己的教育思想、表现自己领袖地位,让孩子们阅读超过高中生接受能力范围的书籍,把讨论变成灌输教育,把权力意志和野心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甚至引导他们走向错误的人生方向。

这样的出发点不能说完全错误,但在激烈竞争和社会压力下,正确引导和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是处在社会的基本要求,强行灌输思想、缺乏温暖的教育,只会让家庭甚至人的一生产生不幸。

剧作引发的教育启示

结合该剧和社会现象来看,影响孩子成长和学习的各大因素中,家庭教育承担了重中之重的作用。

如果说,需要切实改变孩子的心理,纠正人格上发生的扭曲和异化,那么家庭教育首当其冲。

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和方式是关键。像《天空之城》中一味地逼迫孩子学习,将孩子改变成“只会考试的怪物”,终将致使一系列心理问题和现象的发生。

因此,“父母应当注重子女的独特性与自主性,重视子女的个人意愿与兴趣爱好,加以适当的引导,不能强迫子女接受教育,而要引导子女接受教育,努力成为知识的提供者,而不是‘填鸭机器’。”

此外,适当对家庭气氛做出调整,用温情打破压抑僵化的家庭氛围。“博尔诺夫认为,‘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生活环境中一定的内部气氛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一定的情感态度。’

”这就意味着,当孩子处在一个令他们感到安全、保持身心愉悦、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家庭环境中,们的人格和心理更容易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让孩子自愿学习才是理想化的教育和学习环境。

结语

在当年众多以浪漫甜蜜的爱情博人眼球的韩剧中,《天空之城》以其具有思考性、启发性的主旨和跌宕起伏的剧情成为口口相传的话题中心。

参考文献

[1]杨钢。从莎翁悲剧中的打斗窥探其多重思想倾向性[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62-64.

[2]付珊珊。家庭关系与孩子性格形成的关系调查研究[J].成才之路,2020(16):140-141.

[3]任超荣,宋彩凤。营造家庭文化环境提升孩子人文素质[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2):56-57.

[4]顾萍。儒学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D].南京:东南大学,2016.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0

标签:韩国   财阀   专员   双胞胎   家庭教育   阶层   子女   悲剧   氛围   父亲   儿子   方式   孩子   环境   家庭   社会   天空   女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