诋毁王治郅,迫使姚明退役,他凭一己之力让中国男篮倒退二十年!

中国男篮,曾经作为亚洲霸主, 挥洒着年轻的汗水,为国争光。“沙威神射”武警夺冠,“大脚”姚明横扫NBA,我们是多么引以为豪。

但是,历史终究远比美好记忆更复杂深刻。当翻开这段似乎熠熠生辉的历史之页,你会发现,其中饱含着坎坷与伤感。

作为国家队的领头羊,信兰成的所作所为,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他牺牲了多少运动员的青春,采用怎样粗暴而失败的手段,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思。今天,让我们试图客观地回顾和总结信兰成时代的点点滴滴,以此勾勒出一幅中国男篮发展的真实写照。

1997年,信兰成出任中国篮协老大,正式接手中国篮球运动的最高权力机构。作为田径系统转岗过来的外行,信兰成对篮球运动的了解有限,但他志在必须要进行改革,否则难以在体育界立足。在亚运会决赛中遭遇“黑色30秒”的惨败也更坚定了信兰成改革的决心,他誓要一雪这个前耻。

信兰成上任后,为了让国家队获得更多高质量的集训时间,首先将CBA联赛的场次大幅缩减,从之前的60场即刻减少到40场,联赛期从5个月缩短到3个月。

这当即让联赛球员面临长达8个月的停赛期,国家队队员固然可以增加训练机会,但非国家队球员却损失了宝贵的比赛经验。原本对球队有利的CBA联赛瞬时萎缩,实力大打折扣。

这种做法看似可以短期提升国家队战力,但长远来看却隐藏着巨大风险。联赛的竞争力下降后,新人难以在联赛中磨练成长,国家队老将退役后,新鲜血液注入困难,这将导致国家队整体实力的断层。

而且比赛场次减少也直接影响了俱乐部的经营,不少俱乐部无法支撑漫长的停赛期,纷纷退出联赛。其中,曾经的强队山西队也在2000年解散,背后boss王兴江直接退出赛事,可见信兰成的举措给联赛带来了何等大的负面影响。

然而,这一牺牲国内联赛的做法,并没有让国家队获得跨越式的进步。2002年在韩国举行的釜山亚运会上,中国男篮在决赛中不敌韩国队,错失了金牌。

更让人扼腕的是,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小组赛1胜2负遭到淘汰,这对矢志冲击奥运金牌的信兰成而言,无疑是一个响亮的耳光。原本坐拥联赛优势的中国男篮,在国际赛场上屡战屡败,信兰成的改革举措看来并未奏效。

除了牺牲联赛,信兰成另一个影响恶劣的举措是频繁更换国家队主教练。据统计,在他任职的8年里,80%的俱乐部队伍都经历过教练变动,有些球队一个赛季内竟换过两任主帅。

稳定的教练团队是球队战力的基石,频繁变动势必影响球员的状态。每来一位新教练,球员都要花时间适应新的战术体系和训练方法,然而他们刚刚找到节奏,教练就离开了。

这种频繁换帅的做法给球队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2004年雅典奥运会前,主教练被换掉,新上任的主帅根本来不及调教球队,最终中国男篮小组赛就被淘汰。

更有甚者,2008年北京奥运会即将来临之际,中国男篮竟然出现了近半年的教练空缺,直到奥运会开幕前夕才匆忙任命主帅。这种急就章的做法完全无法让教练发挥作用,也难怪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篮再次无缘奖牌。

信兰成的种种做法,让中国男篮在他任上每况愈下,最终在2002年靳东贤执教期间的世锦赛上只取得了第八名的成绩,这更是对曾经在美国梦之队身上赢得荣耀的中国男篮的沉重打击。靳东贤赛后立即引咎辞职,而信兰成作为男篮的最高负责人,却依然留任,这引发了中国篮球界的强烈不满。

事实上,信兰成在执掌中国男篮期间,不仅仅是错误的体育决策导致了球队战绩的下滑。他还利用手中的权力牺牲和消耗着两位中国最杰出的NBA球星——姚明和王治郅。

姚明在2002年成功闯入NBA,很快在火箭队站稳脚跟,并连续入围全明星,成为中国球迷的骄傲。每年完成官方赛事后,本应是姚明调整休整的时间,但信兰成不顾他的超负荷运转,时常将他召回国内参加商业活动或无关紧要的表演赛。

据姚明本人透露,每年官方赛事完成后,他都要参与上百场此类活动,远超一般球员的负荷。可信兰成就是要利用姚明的明星效应为男篮吸引眼球和资源。即使只是一场小公司的开业剪彩仪式,也会强制要求姚明前往助阵。这种高强度的奔波严重消耗着姚明的体力,也延长了他恢复训练的时间。

更令人扼腕的是,2007年的一次比赛中,姚明右脚跟腱断裂,而这正是他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如果没有经历信兰成强制他参与大量无关紧要活动的消耗,姚明本可以在NBA打上10年乃至更长时间,有望冲击更高的荣誉

但是,信兰成的不当管理无疑加速了姚明职业生涯的结束。34岁的他宣布退役,对于一位球员来说,还有很多战斗的汤力和渴望,但身体已不允许了。这无疑是信兰成的决策给姚明事业带来的不可弥补的损失。

王治郅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2001年,他成为中国球员里第一个入选NBA的人,承载着国人的期许和梦想。

但是,就在王治郅逐步适应NBA节奏的时候,信兰成开始频繁将他召回国内参加集训和比赛。王治郅经常只能在美国短暂训练几个月,就被迫停下回国报到。这种突然中断训练的模式严重影响了他在联盟的表现和巩固,而且每年签约的时机也因此被迫推迟。

2003年,王治郅获得了难得的留在美国完整训练一个赛季的机会,这对他签下更好的合同至关重要。但信兰成再次发出命令,要求王治郅回国准备世锦赛。王治郅这次鼓起勇气拒绝了,选择留在美国。信兰成得知此事后,立即取消了王治郅的国家队资格,并在媒体上释出消息,诋毁王治郅是背叛国家的“自私”行为。

信兰成的做法不仅严重影响了王治郅的职业生涯,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他的人格和名誉。其实,王治郅只是想在关键时刻争取在美国立足的机会,这对任何一位职业运动员来说都是正常的职业规划。

如果信兰成能体谅王治郅的职业发展需求,给予支持,王治郅完全能在NBA有一席之地,成为中国球员的典范。但是,信兰成的不当决策和报复行为,最终导致王治郅在NBA的发展毁于一旦。这同样是信兰成给中国篮球界造成的不可挽回的损失。

综上所述,信兰成在担任中国篮协老大的8年里,其种种决策严重损害了中国男篮的整体实力和联赛的发展,也不惜牺牲消耗两位NBA巨星的职业生涯来实现自己的政绩。在他治下,中国男篮从亚洲的王者沦为小丑,其负面影响至今仍未消除。信兰成的所作所为毁掉了一代中国优秀球员的青春与理想,也让无数球迷心碎。

我们必须深刻反思和吸取其中的教训,以免历史重演,也才能让中国篮球重现生机与活力,再次走向辉煌!对此,你怎么看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2

标签:战力   中国男篮   球员   美国   俱乐部   职业生涯   中国   国家队   消耗   频繁   联赛   球队   教练   做法   时间   姚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