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又想明白一件事,高层一声令下,停产20年的T-80,要起死回生

俄乌冲突的旷日持久,让俄军越来越通透,很多此前30年做出的战术设想,装备建设决策,都在调整甚至是推翻。俄罗斯曾经最自信的坦克领域,也迎来了重大调整。近日,俄罗斯重要军工企业——乌拉尔瓦贡扎沃德厂的总经理宣布,根据俄乌战争的经验,将重新恢复T-80主战坦克的量产。

(俄军在战地维护T-80BVM坦克,更换履带)

事实上,T-80系列坦克在俄罗斯已经停产30年,而且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并不太好。那么,俄罗斯为何还要恢复T-80坦克的生产线呢?

在苏联时代,T-80主战坦克主要有两个生产工厂,一个是俄罗斯的鄂木斯克运输机械厂,另一个是乌克兰哈尔科夫的马里舍夫工厂。其中,鄂木斯克工厂在1979年最先开始生产T-80坦克,上世纪90年代T-80U停止采购后停产。乌克兰的哈尔科夫工厂在1988年才开始生产T-80UD,但是解体后的乌克兰没有放弃对T-80的改进,因此后续衍生型号一直持续生产,最终型号“堡垒M”直到俄乌冲突期间才因为俄军空袭而停产。

(T-80U坦克)

不仅如此,由于鄂木斯克工厂长期缺乏有竞争力的产品,在2002年已经宣告破产,被乌拉尔瓦贡扎沃德厂兼并,后者主要生产T-72B和T-90A坦克。在乌拉尔厂的管理下,鄂木斯克厂前些年一直进行现役T-80BV的升级工作,但没能恢复坦克的生产。

在20世纪后期,采用燃气轮机的T-80系列一直被认为是苏联最先进的主战坦克。据统计,T-80坦克的总产量大约有5000多辆,比产量高达2万5千辆的T-72要少得多。但是,苏联最精锐的部队如近卫第四坦克师“坎捷米罗夫卡”和近卫第二摩托化师“塔曼”的主力装备都是T-80坦克。即使后来俄罗斯将T-72和T-90定为主力坦克,将大约3000辆T-80坦克封存,近卫第四坦克师作为王牌部队,仍然继续保留了三百多辆T-80坦克。

(近卫第四坦克师的T-80BVM)

在两次车臣战争和俄乌战争中,T-80系列坦克的表现相当不好。过高的油耗和极差的可靠性,导致T-80B坦克在战场上损失严重。俄乌战争中,T-80坦克由于投入作战较早,因此虽然数量不多,但因为机械故障、油料不足等非战斗原因损失超过500辆,损失率远高于T-72系列坦克。

其中,近卫第四坦克师在俄乌战争初期实施了一场数百公里的远程奔袭,结果大量T-80坦克由于故障、油料耗尽或者轻度损伤被丢在公路上。当俄军被迫撤退时,这些抛锚的T-80白白丢给了乌军,最终该师拥有的三百多辆坦克损失大半。

(乌军缴获的T-80BVM)

令人意外的是,乌拉尔瓦贡扎沃德厂的总经理亚历山大·波塔波夫却声称,T-80在俄乌战争中表现出了“很高的效率”,得到了俄罗斯军方的积极反馈。这种针对T-80坦克的“高度评价”,完全违背已发生的事实,令外界非常困惑。

对于俄罗斯军火商违反常识的表态,只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俄罗斯军队对坦克的需求十分迫切,可能有些“饥不择食”了;二是T-80系列坦克在俄乌冲突的某个阶段表现不错。

前一段时间,俄罗斯国防部曾提出“将坦克年产量提高到1500辆”的要求。但是,俄罗斯目前唯一能生产坦克的工厂只有乌拉尔瓦贡扎沃德厂,最大产能大概是制造T-90A和T-90M坦克大约500辆。为了集中生产T-90M坦克,该厂还不得不推迟了T-14“阿玛塔”坦克的批量生产。

(俄军对T-80系列坦克的改进仍在继续)

从目前情况看来,即使乌拉尔厂扩大生产,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将年产量提升到1500辆。要知道,即使是苏联时期,该厂生产T-72坦克的速度也没有达到每年1500辆。

为此,满足俄罗斯国防部命令的最好方法,就是重新恢复另一个坦克工厂,即被乌拉尔厂兼并的鄂木斯克厂。让鄂木斯克厂转产T-90M坦克,在短时间也是不现实的,只能重新启动原本停产的T-80的生产线。这样一来,俄军至少能保证两种坦克的量产,再加上库存T-72B系列的升级,库存T-62和T-55的重启,五种车一起上产能,尽可能的为前线提供坦克。

(T-80BVM最新升级方案,炮塔上方增加防护支架和爆反装甲,炮塔前部两侧安装无人机干扰天线)

苏联解体后俄军大量封存了T-80系列坦克,除了产地问题以外,最重要的就是T-80系列主要使用燃气轮机作为动力,对后勤压力比较大。苏联后期认识到了T-80B和T-80U燃机动力的不足之处,因此有了柴油机动力版本的T-80UD。但是,1200马力的6TD系列大功率柴油机技术,被乌克兰继承,俄罗斯没能拿到。即使是T-90坦克的柴油机功率,也一直徘徊在800-1000马力以下,直到近年来才实现了突破。

(俄罗斯此前保留最多的T-80BV)

90年代俄罗斯军费紧缺,因此在坦克的发展上必须做出取舍,1993年俄罗斯国防部决定只生产一种主战坦克。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的T-80BV首次投入战斗,结果损失惨重,没有参战的T-90反而因此免受媒体批评。1996年1月,俄罗斯国防部主装甲总局局长亚历山大·加尔金上校表示,俄罗斯武装部队将逐步淘汰T-80生产,全面支持T-90A生产。鄂木斯克的T-80依靠韩国的订单,勉强支撑到2001年,随后彻底停产。

(俄罗斯向韩国出口了40多辆T-80U/K坦克,用于抵债)

所以,鄂木斯克厂如果想恢复T-80坦克的生产,要么重新搞一套适合T-80系列的柴油动力包,要么就得恢复GTD-1250燃气轮机的供应,而这些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俄罗斯想达到“年产1500辆坦克”的希望也很有难度,至少在一年内不太可能实现。这段时间,俄军仍然只能依靠旧坦克的库存。

(俄乌冲突初期,近卫坦克第四师的T-80BV坦克集群曾打出苏联国旗)

俄乌冲突不可控的发展对俄军来说是不幸的,同时又是万幸的。俄军在战争中损失惨重,同时也冲破了曾经军事大国的面子。不过苏联留下的工业底子和巨大的武器库存,又保住了俄军的底子,让俄军在面对惨烈的消耗战,面对北约围剿时,有能力自己造血撑下去。T-80复产也好,T-62/55这种老坦克拉上战场也罢,都是俄罗斯翻箱倒柜吃苏联遗产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俄军   乌拉尔   车臣   国防部   亚历山大   坦克师   乌克兰   燃气轮机   苏联   俄罗斯   起死回生   坦克   高层   冲突   损失   工厂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