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组打杂,到「斯坦尼康女神」,30岁“侠女”打破行业偏见

#讲好中国文化##时事热点头条说##娱评大赏##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从剧组打杂,到「斯坦尼康女神」,30岁“侠女”打破行业偏见:我是女人,怎么了?


“放下,这不是你娘们动的东西。”


还是片场助理的邓璐,在帮机器理线时,被机员阻止,


那时候,她选择隐忍回复:


“你就当我是个二百五,教教我就会了。”



多年后,邓璐成为一名专业电影摄影师,


准确地来说,是媒体口中的“中国第一斯坦尼康女摄影师”


在这个几乎没有女性露出锋芒的行业,「邓璐」这个北京大妞的名字,被衬的格外显眼。





穿着斯坦尼康的“女钢铁侠”


先来大致了解下「什么是斯坦尼康?」,


斯坦尼康是一种摄影机稳定器,拍摄移动镜头时,斯坦尼康可以大大增加画面的稳定性,


好比人的眼睛,可以在左右晃动中,迅速且精准地捕捉拍摄主体。



整套装备加摄影机,轻则五六十斤,重则七八十斤,


就是扛着这样一套沉重设备的邓璐,以一则74秒的短视频,冲上了热搜,


视频中,她身着装备,动作灵活,一进一退,似乎在表演一首热情的探戈,


人们讶然:


“女生怎么能扛住这么重的机器?”

“斯坦尼康也有女摄影师?”
“这也太酷了!”



在走红前,邓璐已经扛着斯坦尼康,拍了四、五年,


看似轻松的步伐,背后是汗水浸湿的衣裳,


因为机器上有海绵,长时间穿着装备,闷汗不透气,邓璐身上的湿疹反反复复,吃药是家常便饭。



最夸张的时候,一扛40多个小时,


除了吃饭、上厕所等必要时刻,机器都不取下,


“到最后发现自己累得睡着了,都不知道。”


一次,她在山西参与拍片,


因为长时间佩戴沉重的装备,导致腰椎错位,去医院正骨后还差一截,


为了不耽误剧组进程,她忍着钻心的疼痛,拍完了一个快速跑动的镜头。


媒体对她的称号有很多,


“中国第一斯坦尼康女摄影师”、“中超联赛女斯坦尼康摄影师”,


但她的好友回应,这些标签都不准确,


“咱真不知道她是不是唯一背斯坦尼康的女性摄影师,」又说,「但至少现在,干到她这个层面的是唯一一位。”






被歧视的那些年


邓璐在脖子侧面,刻了一个泪滴图案的纹身,


她说:


“以前拍摄吃过很多苦,还经常受工伤,想记住在这些事上流过泪,以后就不用再流泪了。”


是的,在不为人知的那些年里,邓璐吃过的苦,是生理与心理的双重夹击。



出身于电影世家的邓璐,外公和父亲是摄影师,外婆和母亲是剧组服装师,


邓璐打小就把剧组当“家”,看着剧组穿着不同戏服的演员来来往往,很是有趣,


5岁当群演,13岁剧组打下手,还跟着妈妈去山里拍戏,以至于一个月不去剧组就想念。


▲邓璐外公


也正因为深知行业的苦楚,家人格外不希望她从事相关行业,


高中毕业后,依着父亲的安排,邓璐在一家出版社实习,


每天把图片改成统一尺寸,再逐一排版,


用她自己的话形容,“像一台机器一样”。


▲邓璐童年


邓璐受不了这种“一眼望到头”的生活,决定辞职,去剧组实习,


跟的第一部片子,是朱茵主演的《雪山飞狐》,当服装师助理,


那里的副导演最常对她说的就是:


“你明天准备不好,我就麻烦大了。”




跟拍成龙导演的《辛亥革命》时,邓璐是成龙的服装助理,

虽然成龙多次嘱咐她“不用跑”,但成龙一跑,邓璐可不敢不跑,


怀里抱着两套沉重的戏服,在山中来回折腾,


崎岖的山路,一不小心就摔个大马趴,低头一看,膝盖上腿肚上都是血。




在跟拍电影《十月围城》时,邓璐遇到了贵人——董玮(武术指导),


董玮对她说:


“你现在才20岁出头,如果对摄影有兴趣可以去尝试一下,因为你还年轻。


如果你觉得那条路女生走不好,再回来也还来得及。


但是如果你现在不尝试,等你到30多岁再想去尝试,估计已经尝试不了了。”


人生能有几个20年呢?邓璐决心转行。




从摄影助理做起,到平面摄影,再到大助理、焦点员,


把能做的都做一遍,还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


终于,邓璐走到了掌镜摄影师的位置。




2016年,经推荐,邓璐成为《相亲相爱》的摄影师,


自信的她,很快就被现实狠狠打脸,


设备的沉重,片场的高强度,让她拍完第一场戏就累得腿抽筋,


“我记得特别清楚,第一次拿(斯坦尼康)的时候,使那个劲使到我头疼了,(机器都)没动。”




意识到摄影是高强度体力活的邓璐,开始健身,


跑步、攀岩、负重训练,一天练七八个小时,累到哭,


一边咬碎了后槽牙,一边有氧、力量轮着来,


这个把游泳当休息的狠人,积攒着力量,只等机会来到面前,一把握住。




不久,邓璐参与电影《大象席地而坐》的拍摄,


整部电影几乎都是需要斯坦尼康的长镜头,最长的一个镜头12分钟,是男女主在隧道的戏份,


剧组包容的氛围,让邓璐尝试提出自己的拍摄想法,


随着光影渐渐暗去,黑暗的隧道,男女主的背影,定格结局,


画面拍完,邓璐抬头看了一眼导演胡波,他笑得很开心。


▲《大象席地而坐》


邓璐在朋友圈里有个绰号,“璐小仙儿”,


因为朋友觉得她是那种,别人越觉得她不行,她越要做好的类型,


在默默无闻的时光里,邓璐一边承受着女性天生的体力劣势,一边隐忍着外界的性别歧视。




在影视行业,老一辈儿的“规矩”很多,


比如,女的不能坐在镜头箱子上,怕阴气损害了机器,


规矩多了,行业对女性默认的不友好也渐渐浓重,


还在做焦点员时,邓璐想借用板车测量焦点,便建议正坐在板车上的摄影师别颠腿,


对方头也不抬地接话:


“嫌颠啊,嫌颠下去。”




类似的灰暗时刻,还有很多,


歧视、轻蔑、嘲笑、痛斥,组成了邓璐漫长的十余年摄影生涯,


但打不倒的,只会让人更强大,


对于这十余年的艰辛,邓璐说:


“没有什么秘诀,全靠硬撑和死磕。”




不喜欢被叫“女汉子”


火了以后,人们喜欢称邓璐为“女汉子”,可她却并不喜欢这个说法,


私下的邓璐是个很有反差感的人,采访时声音轻柔地说到:


“我平时就是一个挺温柔的人,毕竟我们是女孩子。”


她爱做美甲,爱抱着玩偶拍照,染粉色头发,戴闪亮耳环,享受生活的事情一件不落。




还给自己的斯坦尼康买了芭比粉的胶带,和粉色摄影箱。


“我早就想这么干了!”




女性细腻的情感,给了邓璐更丰富的镜头语言,


陈凯歌曾对她说:


“邓璐,你穿了个铁马甲,但你像个女诗人,拍的镜头像诗一样。”




私下,邓璐还是个“侠气”的北京大妞,


一年夏天,剧组收工,赶上北京60年一遇的暴雨,


同组一个姑娘没看清路,把车开上台阶托了底,前不前后不后,求助无门,


邓璐便拉上同行的三个同事,一起把车抬起。




还有一次,回家路上,邓璐遇到一个大姐要跳楼自杀,


她一边让路人报警,一边自己上楼拖住大姐,死活不松手:


“大姐,你看我也刚健完身,真的没力气,咱们一起等警察来好不好。”


最终警察赶到,拽下了大姐。




这样一个勇敢到“横”的姑娘,谁也想不到她曾在高中遭受校园霸凌,


同学会将她逼至角落,用圆规扎她的手臂,把她的课本、文具倒进垃圾桶,把她的书包扔下楼,


更过分的,有人直接举起角落的扫把,轮番往她脸上、身上招呼,直接把人打蒙圈,


从不敢还手,不敢求助,到沉默不语,15岁的邓璐在和母亲去了一趟戈壁跟剧组后,实现了第一次反抗,


自此,和命运的反抗展开。




曾有剧组工作人员问她:


“你做这行到底图什么啊?”


邓璐说:


“我想成为摄影师,有一天拿金马奖。”


对方冷嘲热讽:


“你这人真不实际,那玩意儿和你有什么关系啊。”




事实证明,邓璐这姑娘,说到做到,


2018年,她拍摄的《大象席地而坐》,荣获金马奖最佳剧情片,


如今,邓璐拿得出手的代表作,越来越多,


《相亲相爱》后来的我们》《大约在冬季》……


没背景,没学历,邓璐,靠什么?不过是一腔热爱。




她曾给三十而立的自己,写下一段话:


“感谢你吃过的苦,流过的泪。走过最艰难的路,熬过最辛酸的日子,没有抛弃梦想,没有放弃自己,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沿着你的路走下去。感谢你,真棒。”


未来,再提起邓璐这个名字,她希望人们这么形容:


“邓璐是一个普通的电影摄影师。”(JOY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 普象工业设计小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8

标签:斯坦   尼康   剧组   金马奖   成龙   席地而坐   行业   侠女   偏见   摄影师   大姐   女神   沉重   镜头   机器   装备   女性   电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