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女孩控诉父母“哭穷式”教育,一周只给50元,评论区让人窒息

“这个贵买不起,咱家没钱......”

“为什么和别人闹矛盾,别惹事,咱家赔不起。”

“买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一天天就知道乱花钱!”

这样的“哭穷式”教育,你是否经历过呢?

9月1日,一个广东女孩在网上控诉,在长期经受了父母的“哭穷式”教育后,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习惯性否定自我、自卑敏感。

原本她是想在网上寻求安慰,不料评论区众多网友的回复,令她更加窒息。


童年阴影需要一生治愈

“在和父母没有联系的时候,我都过得非常快乐,但是只要一联系,我一定会处于一个极度悲伤的过程中......”

发布这条视频的女生在说出这些话时情绪十分激动,她哽咽着讲述着原生家庭给予她的伤害。

她是家里的第一个孩子,她家里的条件并不好,但父母重男轻女,为了生儿子一连生了四个孩子。

养四个孩子的负担,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因此在她的童年出现了许多“哭穷式”教育。

“我挣钱很辛苦”、“我养你很辛苦”、“我多么的累”......父母的本意是好的,是想劝诫最先懂事的女儿勤俭节约,不要让家庭承受更大的负担。

可他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当这样的“哭穷式”教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向一个孩子灌输,会轻易地压垮她原本该有的自信,造成难以愈合的心灵伤害。

女孩初高中时,每星期只有50元的伙食费。可即便如此,他的父母仍不愿放弃这个教育孩子的大好机会,每次要钱的时候都会数落她不知道心疼父母。

这些话让女孩觉得,家中的一切贫穷、一切苦难,仿佛就是因为她才造就的。这50元的伙食费,在她手中如同烫手山芋般,每一次支出都要精打细算。

为了省钱,她高中时在学校餐厅会去吃重量很轻的折耳根,多打一点不要钱的米饭,将肚子填饱。

至于同学异样的眼光,她无暇去顾及,已经没有多余的钱让她当做遮羞布了。

到了大学,女孩将所有的课余时间都拿去做兼职挣钱。可校园兼职的收入还是无法满足日常需求,于是她只能硬着头皮去和父母张口,每次都会被说很久。

她明白父母很辛苦,也明白自己的家庭条件实在有限,可她自己也活的很难过。

毕业之后,女孩找到了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不让自己继续受到伤害,她选择了逃避,很少会主动和父母联系,每个月会给妹妹发去一点生活费。

在经济学中有一种消费行为叫“报复性消费”,是指某些时期或场合限制了消费者需求后,消费者会在开禁后展开疯狂消费的行为。

而这种行为,就出现在了女孩的身上。

小时候想要得到,却没有能力买的零食、泡面、水果,在工作后大量的买,以此来弥补童年遗憾。

那天是台风天,外边台风刮得很厉害,女孩顶着风雨去超市屯了一些零食和水果,回家后还乐滋滋地拍照发了朋友圈,却不想当天就接到了父母打来的视频。

没有想象中的关心和问候,接通视频后父母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哟,你终于接电话了。你吃的挺好啊,钱挺多啊,过得这么奢侈?买那么贵的水果有什么用?咋那么贪吃?还好意思发出来让人看,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就知道吃吃喝喝,一点都不成才。”

铺天盖地的指责,如同压垮女孩的最后一棵稻草,她彻底绷不住了。

她前半生的大部分不快乐都来自于父母,可父母对她又有着实打实的养育之恩。

感恩、温暖和仇恨、恐惧夹杂着一齐向她涌来,让她矛盾而又痛苦,她只能将这些内容发布到网上宣泄自己的情绪。

网友评论,众说纷纭

女子的视频一经上传,在网上获得了很大的关注,网友们呈现出了两极分化的看法。

经历过“哭穷式”教育的网友,都能很好的和女生共情,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和感受。

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件看似简单的事情,对于自卑的孩子来说却是一生之中最难以迈出的一步路。

在“哭穷式”教育的打压下,这些孩子从小就被动地产生了“以我的条件不配拥有xxx”的惯性思维,很难对自我产生正向的认同感。

在长大后,他们会变得更在意别人的眼光,也很难鼓足勇气去改变现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有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有的人拿一生治愈童年。

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说,一个人的内心越是缺少什么,他对其的需求就越高。那些在小时候因为各种各样原因没能得到的东西,在长大后会被报复性地弥补回来。

或许那种零食很不健康,或许它的味道已经和童年记忆相差甚远,或许这件玩具已经不再能成为玩伴之间炫耀的资本.....

这种行为早已经透过了物品的本质,他们更看重的是这种行为所能带来的情绪价值:那种将曾经的遗憾填补,为小时候的自己买单的快感,这何尝不是对小时候的自己的一种弥补。

一些女孩,为了逃避这样压抑的家庭环境,甚至选择了匆匆结婚,甚至为了远离原生家庭远嫁千里。

没有被过多关照过的人,很容易就会被外界的温暖所俘获,哪怕这种温暖只是一层薄薄的假象,他们也会毫不犹豫地一头扎进陷阱之中。

并不是他们不聪明,对于他们来说,这种温暖如同救命稻草一般。

有的女孩很幸运,她选择了一个很好的婆家,让她们原本破碎的心重新感受到了温暖。

可有的女孩,却因为草率结婚,从一个深渊滑落到了另一个深渊之中。

可娘家不疼,婆家不爱的窘状,或者是孩子的牵绊,让她们更难痛痛快快地从这段失败感情中脱离出来,只能委曲求全下去。

还有一些网友则给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些已经为人父母的人,更能体会到养育家庭的艰辛。

博主的家庭条件不好,父母养四个孩子的成本很高,因此在很多方面无法照顾到位。可是她的父母,最起码在教育方面是尽力了的,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

可能是过大的生活压力,让他们对于金钱更加敏感,不自觉地就会将这种压力释放在和孩子的沟通之中。

“他们让我感到痛苦的同时,又表现出了那份爱我的心意,这才是最让我窒息的”。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不同,或许他们只是用错了方式而不自知。


“哭穷”真的有用吗?

清华教授彭凯平:“如果告诉孩子家里“缺”,我们没有别人好,其实是一种贫穷感的灌输。它会让孩子产生心理上的匮乏感。”

看到喜欢的东西,第一反应不是去体验去掌握,而是瞄向上边的价格。买生活用品,第一反应不是质量、功能,而是要去翻上半天货比三家考虑性价比。

好不容易拥有了一次长假,本想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却在看到比平时高数倍的成本后望而却步。

习惯性地否定自己,羞于去展示自己的优点,导致错过一些机会或是感情。

这些自卑的心理,真的仅仅是物质条件的穷所造成的吗?是,但绝不完全是,依笔者个人拙见,更多是来源于精神层面的匮乏。

其实,很多父母对孩子哭穷,并不是因为真正的贫穷,而是对孩子不懂节约的一种担心。他们怕无条件的满足孩子需求,只会助长他们爱慕虚荣,攀比炫富。

勤俭节约是美德,这样教育孩子当然没有错,可不该用哭穷的方式来应对这一问题,这会让孩子埋下了“自卑、小心翼翼、讨好型人格”的祸根。

更让人遗憾的是,看到孩子们自觉地不去表达自己的需求,懂得牺牲自身利益去讨好别人的行为,一些家长只会觉得这是孩子“懂事”的表现。

在这样日复一日的重压之下,这些在“哭穷”教育下成长的孩子们,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情况。

一些懂得自洽的孩子会更加富有责任感;而另一些则会变得怨天尤人,自卑内向;更有甚者,会因为对金钱的稀缺心态,形成偏执的“拜金主义”。

真正的穷养,是让孩子知道自己想要获得就必须付出努力,而不是让他扼杀掉自己的需求和愿望,这与财富多少无关。

物质上的贫瘠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给了孩子什么样的生活态度、思维方式,直接影响着他的未来。

让生活艰难的,从来不是贫穷本身。如果父母能够给予孩子温暖的成长环境,不管贫穷与否,孩子都会充满力量。

对于“哭穷式”教育,你觉得对孩子是好处更多还是坏处更多呢?

(图片及故事素材均来源于互联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秋日生活打卡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7

标签:父母   女孩   都会   报复性   广东   贫穷   自卑   童年   小时候   温暖   事情   条件   需求   孩子   家庭   网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