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深藏78年的秘密:当年全面侵华,为何唯独不敢入陕西?在怕什么?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手动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带给您舒适的阅读体验。


对于抗战,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说法:

抗战期间,日军从未进攻过陕西。

如果此话是真,那么日军为什么不打陕西?

有人说,是因为陕西经济不行、粮食也不多,不符合以战养战的日军。

当真是这样吗?

日军必争之地

所谓“抗战期间日军从未进攻过陕西”,压根就是谣言。

事实上,抗战时期,陕西可是日军狂轰滥炸的主要目标之一。

八年时间,日军飞机轰炸陕西五百多次,死伤民众万余人,炸毁房屋四万余间。

整个延安几乎成了一片瓦砾。

不论轰炸的时长、范围在全国都能排进前列了。

日军怎么可能不想拿下陕西?

早在全面抗战开始,陕西就在他们的作战计划之内。

毕竟从地理位置看,只要拿下陕西,日军就能越过秦岭,进入四川盆地,也就是抗战总后方。

以此促使在重庆的国民政府屈服。

同时,西北的八路军也将面临日军的包夹。

我党中央也大概率会面临崩溃境地。

而且,进入西南的日军,还可以破坏中国抗战唯一一条国际通道——滇缅公路,切断我们的战略物资运输。

如此一来,中国的抗战就会彻底失败。

其“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白日梦,还真有可能成为现实。

可以说,陕西简直是日军必争之地。

不过对此,我党早就在抗战一开始,就有所预见。

这也就是八路军为什么要坚持在华北抗战的原因。

朱老总在《坚持华北抗战和近三年的总结》里面说了:

除了增加全国抗战信心,削弱日军力量外,就是战略上的意义——掩护西北,牵制日军。

所以为什么百团大战要不走寻常路,一改游击战术搞大部队运动战;

就是为了吸引日军注意,破坏华北交通线,破灭日军西犯的企图。

另一边,蒋介石也是早有打算的。

日军打到上海时,他考虑全国战局后,说:“我们与日本人打仗,不怕从南方打,也不怕从北方打,最担心的是日本人由卢沟桥入山西,再经陕西入四川……”

老蒋深知陕西存亡,与国民党政权息息相关。

于是,他早早下令设立了西安行营又设第八战区,让胡宗南等部防守关中。

日本原以为先后派出5个师团,加空军、炮兵配合,拿下陕西易如反掌。

结果从1938年到1939年底,从府谷渡口到潼关渡口,他们发动了大小20多次的渡河战斗,都以失败告终。

1939年后,其又被八路军深入敌后干扰。

最终,日军无暇西顾,暂时偃旗息了鼓。

直到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才重提进攻陕西、夺取四川的战略。

为此,日寇还制定了具体的西安作战计划。

即,歼灭西安正面之敌,攻占西安及宝鸡附近要地,并切断西北公路。

如此一来,倘若他们真的占领西安,就能陈兵关中。

然后形成对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半圆形包围,截断延安与西南的联系;

并消灭胡宗南部队和中共最大根据地,迫使重庆政权彻底投降。

计划依然很美好,但在整个抗战时期,除了陕北的府谷沦陷几个小时,又被守军高双成部夺回来外,日军基本没有能够侵占陕西。

对于这段战事,日本还在后来感叹:

无论日本或重庆方面,都不想放置延安的陕甘宁边区于不顾。

但由于政治、军事以及其他方面的制约,无法将其攻破。

结果使它发挥了'圣地’的作用。

所以,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方因素

前面已经说过,抗战事关国共双方共同的命运,也是共同的使命。

陕西沦陷,谁也没法全身而退。

也正因此,能守住陕西这处要地,离不开国共两党的通力合作与顽强抗争。

当时,日军要想攻入陕西有两条路可走。

一是从晋西突破黄河防线直接进攻陕西;

二是从晋南渡河沿陇海线西进陕西。

晋西的黄河防线,主要由国民党军配合八路军防守。

晋南的中条山屏障,则由国民党军全力守卫,杜绝敌人魔爪伸进陕西的可能。

首先谈谈防守黄河天险。

1937年秋天,狂妄的日军冲着山西直扑而来。

然而,当他们推进到黄河东岸时,就开始头疼了。

因为八路军精锐早已守在这里。

当时,中央的计划是这样的。

八路军主力开赴山西前线作战,留下肖劲光精锐,固守陕西与山西交界的黄河河防阵地。

两股力量互为特角,遥相呼应,构成了阻止日军西进入陕的坚强防线。

不得不承认,彼时,蒋介石也表现出极高的重视。

日军开始西犯之时,他就向阎锡山下达了“务要将山西守住”的命令。

山西就是陕西的屏障,陕西又是四川的屏障。

所以保山西就是保陕西,保陕西即保四川。

国民党为此特地成立了一个西安行营,负责神府、宜川、韩城、潼关地区的河防。

蒋鼎文亲任行营主任,白崇禧还下令第二战区全体官兵,不得因太原失守而退过黄河,否则军法处置。

同时,国民党军队在河南的顽强作战,也给力地配合到对陕西的掩护。

日军刚到黄河防线,就傻眼了。

想了一个冬天,他们想出这样一个计划:

先用飞机狂轰滥炸,使我军没有还手之力。

然后趁机上船强渡占领渡口。

等后续部队迅速跟上,再给中国军队以沉重的打击。

就这样,从1938年起,日军多次向河防进犯。

诚然,黄河大几百公里,要防守实在不容易。

再加上,日本人还相当狡猾,用佯攻、假消息、隐藏偷渡地点等手段迷惑中国军队。

不过,国共两军也不是吃素的。

虽然武器装备落后一大截,但依托着黄河天险和坚固的工事,还是把这河防守得死死的。

小日本屡败屡战,气急败坏。

就在这时,前线的八路军主力更是利用形势,搞抗日根据地,打游击。

以此大大牵制了日本西进的兵力。

尤其是百团大战。

虽然此战有所争议,因为我方伤亡惨重。

但这确实给予了敌人沉重一击。

从那之后,日本在西边基本就蹦跶不起来了。

再说日军的另一个进攻方向——晋南。

这边有国民党一、二战区合力固守中条山。

中条山是黄河北岸的一道天然屏障。

国民党军也用上游击与正规打法结合的战术。

他们13次与日军激战,令日军未能越雷池一步。

随着日军在战场越陷越深,日本不得不调整政策,以巩固其占领区为主。

言外之意,他们没太多力量对国民党统治区发起大规模进攻。

直到1941年初,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国共摩擦,让日军看到了可乘之机。

于是,他们重新集结重兵,从东北西三面对中条山发动猛攻。

这是抗战以来,华北地区第二大战役。

国民党第一战区以主力7个军,死守中条山。

但无奈,最后因其消极的抗战路线,不到五天就以惨败告终。

日军伤亡三千余人,国军伤亡近十万,可谓惨烈。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即使日军攻下晋南,也损耗过重。

加上后方还有八路军的干扰,他们已无力再过黄河。

不过,可别高兴得太早,陕西也只是暂时幸免于难。

随着后面形势的变化,日本在1942年开始了疯狂的操作。

他们竟直接调集30个师的大部队,全面攻打陕西。

之前,日本不能得逞的原因,除了我军倚仗天险的英勇抵抗外。

很重要一个因素是,日军并没有把陕西当做核心目标,投入的兵力不够。

如果当时日本就这样攻打陕西,抗战形势恐怕整个就要改写了。

那么,日本为何在这时候决定全面攻打陕西了呢?

敌方因素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

这件事直接影响了日本对华的作战计划。

对日本来说,进入太平洋肯定比攻入陕西更具诱惑力。

所以最开始太平洋战争也起到了一定牵制在华日军行动的作用。

再加上,起初日军一鼓作气占领了太平洋诸岛和东南亚大片地区,便开始觉得英美不过尔尔,自信心一时爆棚。

于是,他们才立马决定用武力尽快结束“中国战场”。

西安作战和四川作战当即出炉(代号“五号计划”)。

为此,日军计划从太平洋战场抽调30个联队,开始给在华日军调拨军需物资。

甚至还下令华北日军,展开弱势项目训练——渡河演习和山地作战。

同时,他们还派人搜集情报编制地图,以及修筑被损毁的公路。

参谋长安达二十三,还亲率幕僚飞往秦岭巴山上空进行侦察。

长安达二十三

总之可以看见,日本是做了充足的准备,铁了心要一举拿下陕西和四川。

然而,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日本要在中国和太平洋两线作战,迟早会陷入兵力分散、顾此失彼的困境。

在军事上,1942年5月以后,日军两线出击的劣势尽显。

他们在太平洋战场海空优势丧失,兵力不足、运输受阻。

尤其当美军在瓜达卡纳尔岛登陆后,日本在太平洋战场由攻转守。

其重心全放在扭转太平洋危局上了,哪儿还有余力在中国搞大规模进攻。

其次,在经济上,自全面侵华战争开始,日本的军费支就以每年以70%的速度递增。

据统计,他们1942年上半年的军费支出,就大约占了国民收入的一半。

这时候,日本的钢铁和石油的供应已十分紧张。

各种战略物资都有所限制。

经济的困窘已经夺去日军大部分的战争能力。

此外,从战争心理上看,1942年,美国为了报珍珠港之仇,开始对日本本土的长期轰炸。

一时间,日本国内反战情绪高涨。

而德意同盟的处境,也不太顺利。

苏军把德军缠得死死的,还有反包围之势。

反法西斯联盟越战越勇,日本的心理优势一步步开始瓦解。

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彻底打乱了日本的侵华部署。

可是“五号计划”早已经定下,调派中国的日军也都到了,不打也太没面子了。

直到1944年日本战败前夕,华北日军才又提出进占陕西的建议。

但因日军大本营忙于太平洋战争,迟迟没有审核作战计划。

等到他们定下计划于1945年初发起进攻,却在1944年底走到太平洋作战的穷途末路。

攻下陕西进攻四川的计划,最终就这样化成了泡影。

结语

中国战场的英勇抗争,国共两党的共赴国难,军民一心的众志成城是日本攻不下陕西的一大原因。

太平洋战场的节节败退与消耗是另一个因素。

只是,不管是七十年前,还是今天的日本,似乎都没明白这个道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日本野心再大,计划再多也终究是纸上谈兵,黄粱一梦。

参考资料

陈选康.试析抗战中日本未及攻占陕西的原因[J].文史杂志,1995(04):10-11.

徐旭阳.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进攻重庆西安的战略计划及其破产[J].史学月刊,1998(01):66-70.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8

标签:陕西   日本   河防   延安   华北   黄河   太平洋   作战   山西   西安   日军   国民党   中国   战场   当年   秘密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