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40年过去了,我们还没实现共同富裕!内行人道出这4点原因

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红色的“关注”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刘永根

编辑| 小江


“允许一部分人和地区先富裕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国家民族的共同富裕”。

这是1978年底,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同志所提出的“共同富裕论”。

如今,在一场公开演讲中,我国著名立法专家朱少平明确表示:为什么现在过去40多年了,我们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呢?

那么,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没有什么改变方法,让普通人变得更有钱?

图1

我国的经济实力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发展,我国经济终于在2010年的时候,超越了日本,成为了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数据显示,我国从2020年开始,每年的经济总量都在100万亿元左右。

如此巨大的金额,都是由我国所有人民共同创造出来的。

那么为什么,如今的社会,还没有实现共同富裕呢?仍然是有钱的越有钱的,普通的越普通?

说到底,还是因为以下这几点。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贫富差距过大

我国为了实现国家的富裕,让先富带动后富,在1978年决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先后在深圳,珠海,厦门,海南等东部地区设立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

通过大量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来吸引外商来当地投资,以及外企带资金和技术来当地建厂生产。

图2

例如:在经济特区和开放城市的外商外企,所从事的经济生产活动,可以减少15%的企业所得税。

在合资企业的外方中,从企业中所赚得的利润,在汇出境外,到自己总部本国时,免征收所得税。

这也使得迈瑞医疗,飞亚达等国际名企纷纷来到国内特区设立公司,并且建厂生产。

同一时刻,东部这些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生产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中西部的内陆地区在干嘛呢?

因为缺乏地区政策的优惠,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鲜少有外商外企来到内陆进行投资,建厂等经济活动,当地人仍然只能从事一些普通的工业生产,农务劳动等。

例如钢材生产,矿石开采,农作物生产等。直到新世纪2000年的时候,我国城市逐步放开,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

图3

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正式实行,内陆地区这才开始大幅度发展起来。

所以可以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慢了差不多20多年,导致两边经济差异较大,以至于贫富差距也变大。

根据数据统计,2022年,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生产总值差距达到了9.8万亿元。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进一步导致贫富差距过大

“教育及人才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然而根据目前多项统计数据来看,我国东部与中西部之间,教育水平差距及资源分布不平衡现象,还是存在,且比较大的。

截止到2023年为止,东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都在90%左右漂浮,而中西部地区的高考录取率仅为85%左右。

图4

截止到2020年,东部地区普通高校数量为1028所,中西部地区1452所,这看起来好像中西部压了东部一头。

但是,其中为国家,为社会培养高精尖,能够在经济,政治等领域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的“211,985”院校,东部有63所,中西部加起来也仅有49所。

我国目前教育资源分布得如此不均衡,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腾飞最早的地方,拥有资金众多。

更何况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除了靠外来企业的资金技术之外,还要依靠大量的专业人才来进行辅助经济建设。

所以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时候,大力在东部建设“211,985”等高等院校,以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来为社会做出贡献。

图5

虽然到2000年的时候,我国政策开始大幅度放开,中西部地区经济得以腾飞,国家大力建设那边的高等院校,提高教育水平,以此赶上东部的教育实力水准。

但是东部地区自然明白,人才对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于是乎,每年除了国家教育经费拨款之外,还会额外,大量投入金钱来帮助教育行业的发展。

而且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相差最大的就是经济发展差异,这也导致了两边对于教育的投入差异。

根据目前数据统计,我国东部地区对于高等院校的年投入经费达到40亿元左右,普通院校均在3亿元左右。

而反观中西部地区这边,对于高等院校的投入经费仅在20亿元左右,普通院校在1亿元附近徘徊,差距非常大。

图6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从目前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机会仍然比中西部要多,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前往东部地区进行学习,工作。

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贫富差距本身就比较大,如此一来,越来越多的人才往东部地区聚集,创造财富价值,又反哺到东部地区教育行业,培养更多人才。

这样子,导致教育的资源分布和教学培养进一步不均衡,进一步加剧东部与中西部的贫富差距。

所以目前得靠国家进行教育资源分布及配置的宏观调控,才能在未来逐步缩减东部与中西部的贫富差距。

各地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贫富差距扩大

虽然我国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及贫富差距较大,但并不是东部的所有地区都发展得非常好的。

图7

东部地区各城市与农村乡镇的经济发展差距,仍然是非常大的,这也进一步加剧了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

因为城市地区经济早发展的原因,所以拥有更加丰富且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及更多的人才人力资源。

这也使得城市更加容易获得外来投资,或者其它城市的资金投资或产业转移。

例如鸿海精密,飞利浦,超威半导体等国际名企,均来到东莞,深圳,苏州等大城市投资建厂。

而反观农村乡镇这边,因为不具备上述的经济发展条件,所以导致其经济发展非常缓慢,往往只能从事农业生产相关的低价经济建设劳动。

但好就好在,城市所能容纳的企业及厂房的数量是有限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偏向于,把进行经济活动生产的厂房,加工流水线等,搬到郊区或者周围的农村乡镇。

图8

把公司企业的总部留在城区,进行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售后服务等。

这样子做的好处是,为城里的公司企业节约生产成本,赚取更多利润的同时,能够为农村乡镇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赚多些钱。

但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城市里做的是决策,服务,规划等轻体力脑力活动,农村乡镇做的是厂房生产等体力劳动,两者赚的金额差异是比较大的,所以这也进一步加剧了城乡的贫富差距。

东部地区尚且如此,更别说经济发展相差一截的中西部地区:资金技术及人才往城市里集中,做高额收入工作;厂房和流水线等搬移到农村乡镇,农民及工人做低收入工作。

根据国家统计局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2022年,全国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为4.9万元,这是全国的平均数值。

图9

但是我国的全国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比为2.6:1,农村为1,这是在算上中西部地区的差距比。

单算东部地区的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差距比高达3.2:1,足足是三倍之多。

导致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最关键原因:人性

改革开放以来,借助地方优惠政策和市场大量需求,一批人抓住了这个发财机会,成为了“先富带动后富”中的“先富者”。

例如京东创始人刘强东,腾讯创始人马化腾,淘宝创始人马云等,他们抓住了当时市场网络购物,物流体系,电子游戏等需求缺口,创业发展,最终成为“先富”中的佼佼者。

而他们作为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带动作用,去帮助和实现“后富”。

图10

例如刘强东将外包员工全部转为京东正式员工,不会用外包这种上不得台面的方式,来省下给员工买五险一金的钱;

同时还会给员工涨薪,从平均14薪涨到16薪,多劳多得。

这是好的“先富”人性代表,而普通,甚至可以说是“坏的”先富人性代表便是“温州帮”。

温州帮众人在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通过制造贩卖校徽起家,赚得第一桶金;随后涉及金融,矿产等领域,越做越大,所积累的财富也越来越多。

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温州帮众人嗅到房地产的味道,便开始在全国各地,例如上海,杭州,南京等地,大量买房,囤房,然后在高价售出给有购房需求的普通人,赚取他们的劳动血汗钱。

图11

他们作为最早富起来的一批人,手上拥有着众多的资金,却并没有想着去带动普通人赚取更多钱,致富,例如建厂,开办公司等,提供就业岗位给普通人。

反而是通过自己所积累的人脉,资金等优势,形成区域性的经济垄断发展,富了自己,苦了别人,进一步扩大贫富差距的距离。

需要实现共同富裕,是个任重而道远的问题,不仅需要国家出手相助,例如颁布更多利于农村乡镇的发展优惠政策,或者调整东西部产业结构组成和分部等。

还需各大企业家帮忙助推,例如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提高工人薪资等。

才能逐步缩减贫富差距大的距离,在未来的某一天彻底实现人们的共同富裕,过上好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内行   高等院校   优惠政策   人道   乡镇   经济发展   差距   年代   资金   原因   农村   我国   地区   更多   国家   人才   城市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