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老总晚年病重住院,两位开国上将冲破阻拦看望他,分别是谁?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毛主席的这句诗深刻写出了彭德怀元帅的性格脾气,彭德怀元帅一生军功卓越,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创建立下赫赫战功。

但这位元帅的晚年被“四人帮”和林彪等野心家当成重犯处理,病危之际也不允许任何人看望,在他孤苦悲痛的时候,两位老部下冒着危险和他沟通为彭德怀元帅带去一丝宽慰。

晚年的彭德怀

1967年是彭德怀元帅遭受不公平待遇的新阶段,恶毒的江青几次发话说彭德怀待遇太好,要搞他一下把他打入深渊。

她阻隔彭德怀元帅和中央的联系,用不对等的信息差伪造出彭德怀一系列“罪行”,让这位新中国的功勋饱受欺凌。

在这些苦难的日子里,彭德怀不幸得了直肠癌,本来这种癌症在常见的10种恶性肿瘤里面治愈率挺高的,如果能早点发现进行手术,且术后得到妥善护理,合理安排饮食坚持化疗,是可以基本治愈的。

然而这种待遇和彭德怀没有关系,他被人安排到角落里不闻不问,直到后来出现连续便血,最严重的时候便血数量达到800-1000毫升,这才被送到301医院检查,检查结果直肠癌晚期。

江青意识到自己已经瞒不住事情,消息被透露到周总理处,周总理得知彭德怀患直肠癌的消息后,马上指示301医院要尽全力去医治这位开国元帅。

彭德怀断然拒绝手术治疗,脾气倔强的他要求去见毛主席,要把自己的事情搞清楚了再手术。

看到彭德怀坚持不做手术,有关人员请来他的侄女彭梅魁到医院劝说,此时彭梅魁已经7年没有看到这位伯伯。

重病的彭德怀躺在病床上,显得那么虚弱和无助,彭梅魁心碎了,不禁哭出声来。

在彭梅魁诚心诚意的劝说下,彭德怀同意手术,本来按照周总理的指示彭德怀应该在其他更舒适的地方疗养,但是江青悄悄指使人把病室改造成囚室还不允许任何人看望。

病室外面有士兵看守,窗户被报纸糊得严严实实,不允许彭德怀随意走动和外人接触。

尽管如此严格设防,住在301医院的几位老将军还是发现了他,有的将军比较谨慎趁着彭德怀元帅晒太阳时悄悄看望,在心里默默祝福。

也有两位将军不顾个人危险,想尽办法和彭老总见面说话,他们就是上将张爱萍和李聚奎。

张爱萍和彭德怀的长征路

1934年9月张爱萍从红军大学毕业,他被分派到红3军团第4师12团做政治委员,这是他第一次到彭德怀手下工作。

当时国民党军队正发起第五次“围剿”,虽然这次在彭德怀直接领导下的时间只有短短一年多,但两个人还是产生了很深厚的感情。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长征中通过敌人第二道封锁线的时候,张爱萍所在的12团是红3军团的先头部队。

一天傍晚军团通信员送来军团长彭德怀签署的一道命令,命令12团当全军先锋拂晓前出发。

信送到的时候有些晚,通信员送到信简单交接就离开了,此时张爱萍因为过度疲劳正在睡觉,睡梦中张爱萍完全不知道新的作战任务已经下达,等他醒来的时候已经天亮。

张爱萍看到桌上的命令大喊一声糟糕,贻误军机了,这可是大罪,他见到彭德怀时本以为会挨一顿痛骂,赶紧做检讨请求处分。

没想到彭德怀一句批评的话都没有,只是正常向他布置战斗任务。

当天晚上部队宿营的时候,张爱萍又接到彭德怀签发的一道命令,要求以后各级通讯员夜间送命令、文件时,必须要把接受命令或文件的首长给叫醒,确认首长已经看过命令后方可离开。

张爱萍这才知道,原来传说中脾气暴躁、动辄骂人的彭德怀,内心很通情达理,对干部非常体谅和爱护。

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彭德怀向来都是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激励着各级指战员。

红4师奉命掩护中央机关和大部队过湘江的时候,师首长刚把指挥所选定在湘江西岸岸边,彭德怀就到了。

他对张爱萍等人说,这里是指挥的第一线,师指挥在这里我的军团指挥所也设在这里。

军团指挥所迁移到师指挥所的位置,对彭德怀来说早就习以为常,他认为指挥不应该只在后方,要视情况结合起来,做到对前线战况了如指掌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但是在面对手下指战员时,彭德怀又总是说不要往前跑要注意安全,他希望每位优秀的指战员都能活着,减少牺牲。

第二次攻占遵义城的战斗中,红3军团参谋长邓萍不顾危险,匍匐到前线侦察敌情,他卧在张爱萍和团参谋长兰国清中间,向他们发布指示,不幸被流弹击中当场牺牲。

张爱萍强忍着悲痛拿起电话向彭德怀报告,电话里彭德怀破口大骂,你们这些不怕死的人,怎么不都去死。

话虽然骂得难听,张爱萍却没有感到委屈,他知道彭德怀是因为邓萍的牺牲太悲痛了,彭德怀对自己的安危并不看重,但是对手底下的每个人都格外珍惜。

301医院的传话

新中国成立后张爱萍在华东军区任职,当时作为志愿军司令员的彭德怀本打算调他去志司当参谋长。

但因为华东军区司令员陈毅认为华东军区的工作离不开张爱萍,没有放行,张爱萍失去了一个给彭德怀当助手的机会。

1954年9月彭德怀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并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当时总参谋长是粟裕,张爱萍和其他人担任副总参谋长。

张爱萍负责军事行政工作,有些工作粟裕常让他直接向彭德怀汇报。

彭德怀也常找张爱萍研究一些问题,后来更是直接让张爱萍搬到自己办公室旁边,和他同一层楼办公,在那个时期两个人可以说是朝夕相处。

随着国内政治局势慢慢进入动乱年代,张爱萍被判定是彭德怀的黑干将,饱受各种折磨和苦难。

1972年4月张爱萍因为折断了左腿,被负责他的人员匿名送到解放军301医院进行医治,在这里他遇到了好几位以前的老同事和老战友。

尽管张爱萍被严格看守,不可以随便跟外界接触,但他还是通过偶然的一次交谈得知彭德怀元帅也住在301医院,他的内心萌生一种想法,不论如何都要去看看彭老总。

刚刚做完手术的张爱萍,强忍着左腿疼痛拄着拐杖慢慢走到楼上,在彭德怀元帅病房的门口他被看守的哨兵拦住不允许进去。

张爱萍假装找错房间了,在门口大声喊起来。

“我叫张爱萍,这就是张爱萍住的病房,我没有找错,为什么不让我进去,我的腿伤经过医治现在恢复得还不错,我要进去休息一下,你们别拦着我进去休息。”

张爱萍的大声喊叫惊动了隔壁轮休看守彭老总的人,还有医院保卫部门,一群人围过来硬是把张爱萍给架了出去。

其实张爱萍在看到门口森严的守卫时,他就知道自己大概率进不去病房,但他只希望自己的喊叫声能被里面的彭德怀元帅听到,让彭老总知道自己没有被忘记,他的老部下还在想念他。

抗美援朝战友情

1950年6月美国发动侵朝战争,侵略军越过三八线向中朝边境进犯,党中央决定以东北行政区为志愿军总后方基地,在这种背景下李聚奎被调任东北军区后勤部部长,成为彭德怀的得力助手。

在李聚奎的得力安排下,大批作战物资成功赶在抗美援朝战争第一次战役前运过鸭绿江。

在志愿军司令部李聚奎见过阔别多年的彭德怀,说不出的喜悦感充斥两人内心。

刚寒暄完几句,彭德怀就要他的后勤部长汇报工作,李聚奎向彭德怀如实述说目前的物资运输情况。

尽管已经有大批作战物资送达,但跟预先规划好的数量还是存在差距,主要原因在于时间仓促和敌机频繁轰炸,很多铁轨都被炸断不得不采用汽车运输,为了躲避白天敌机轰炸汽车只能夜间行驶,损失了很多运输车和司机。

彭德怀接过话题,批评中又带着几句鼓励,他告诉李聚奎这次出国作战和国内打战不一样,国内打战物资可以就地筹措,做到取之于敌用之于敌。

可这次全部物资都要从国内运到朝鲜,美联军不会让志愿军顺利地运送物资,所以李聚奎做物资预算的时候要多准备一些,做好损失20%的心理准备。

彭德怀严肃地警告李聚奎,这次志愿军过江作战,要是没有弹药没有饭吃,他第一个找的人就是李聚奎,要他无论如何都要保障物资补给的充足。

李聚奎没有满口应承下来,不是他不敢保证,是补给线实在太困难了,400辆运输车仅仅3天时间就损失了一半,当时中国的运输卡车保有量有限,很难短时间再找来这么多卡车。

彭德怀听完后停顿了一下,为那些牺牲的汽车兵默哀,他告诉李聚奎有困难跟他说,他一定会想办法。

抗美援朝期间,前方彭德怀和几十万官兵齐心协力对敌作战,后方李聚奎带着数不清的后勤人员提供补给,相互配合下连着打了三次大的战役,把美联军的嚣张气焰彻底打没。

1951年3月李聚奎前往志愿军司令部找彭德怀,为了躲避美国飞机的轰炸,李聚奎乘坐的汽车一直夜间行驶不敢开灯。

快到志司的那个晚上,车子突然猛烈颠动,李聚奎腰部不知被什么东西顶了一下,他感到一阵剧烈的疼痛随后就晕了过去。

此时天色蒙蒙亮,不能继续行驶,李聚奎也因伤无法行动,便命令随行的几辆汽车伪装隐藏起来,一直到天黑李聚奎才被警卫员和司机背上汽车连夜行驶到志司。

志司设立在一个山沟里,山洞成是志司人员平时居住的地方,彭德怀看到脸色惨白无法行动的李聚奎,赶忙上前询问发生了什么事,问话的时候彭德怀眼里泪花直闪。

李聚奎回答说汽车颠簸了一下,腰不知被什么东西顶到受伤了。

彭德怀听完后心里这才放松下来,他取笑李聚奎说没有被颠死就算命大了,一边哈哈大笑一边用手安抚李聚奎受伤的腰部。

他叮嘱李聚奎以后夜间开车还要开灯走好,这样走得快,反正开灯走被打中是死,不开灯翻车了一样要遭殃,他的话语间总是充满豪气和对生死的淡然。

意外相见竟成永别

1973年的春天,本应该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但是李聚奎没有感受到丝毫活力,当时他因病被送到301医院治疗,住在14病室东头一间背阴的房间,窗户被木板封死看不到一片绿叶,只能从狭窄的缝隙中看到外面一段灰色的马路。

4月份李聚奎身体稍微有些恢复,他在走廊上散步的时候发现对面走来3个军人,手拿驳壳枪,军人的中间是个穿着黑色衣裤手提白色小包裹的老人。

尽管老人戴着一个大口罩,李聚奎还是一眼认出这个人是谁,他太熟悉这个形象,是彭老总!

李聚奎压抑不住相逢的喜悦,想快步走到彭老总跟前和他说几句话,但持枪的军人让李聚奎只能小心靠近,轻声地询问他身体还好吗?

彭德怀点点头嗯了一声,便被催促着带到最西边背阴的房间里。

沉默的彭老总让李聚奎心里有些不安,这不像以前那个爽朗、大气的老总,他怎么了,他为什么来医院,李聚奎心里充满疑问。

接下来的日子里李聚奎一直想办法接近彭老总的病房,进去看望他,但门口严密的看守让他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

直到有一天他看到门口守卫是几个生面孔,好似刚刚调过来,李聚奎找准机会走到彭德怀病房门口,装成走错地方的样子,强行推开门口的守卫闯进病房,看了彭老总一眼。

这一眼成两人最后的诀别,李聚奎至死都在后悔那天没有穿着整齐的军装,向彭德怀行一个庄严的军礼。

历史是公正的,党和人民没有忘记彭德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彭德怀元帅恢复他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共产主义战士的本来面目。

他忧国忧民、为国为民的一生就像一座丰碑,永远屹立在人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老总   病室   指战员   指挥所   志愿军   作战   开灯   元帅   军区   上将   晚年   病房   军团   门口   命令   物资   医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