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开国大典结束后,毛主席和周总理的第一顿晚饭吃了什么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49年10月1日,随着毛主席在天安门上一番庄严的宣告,新中国从这一刻建立了起来,万千被压迫的劳苦大众也在这一刻翻身当家做主、推翻了一切的压迫和剥削、破除了两千多年来身上的封建枷锁。这一天,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令人高兴的日子。

为了庆祝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自然要举行盛大而又热烈的盛会。那么,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开国第一宴”中,面对着海内外远道而来的各位宾客,中央用了何种菜肴作为招待呢?毛主席和周总理在那一天到底吃了什么?


作为有着五千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许多文化传统上,我国都有着极为独特的发展历程。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作为一个盛产粮食的农业大国,我国在“宴席文化”方面的研究更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在我国古代,将宴席视为“礼”的象征。正所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每当有好友远道而来亦或是出现极为重要的庆典,古时候的民众,都要举办盛大的宴会,来彰显自己的礼节。


从秦汉时期开始,我国的历朝历代出现过许许多多的“名宴”,可谓是群星璀璨、丰富多彩。如汉魏六朝的:“折梁宴”、“钩台宴”;唐宋的:“烧尾宴”、“琼林宴”;明清的:“八珍宴”、“千叟宴”、“满汉宴”等等。这些被史官和史学家们用绝妙手法记录在册的宴席,几乎每一个都蕴含着著名的人物和著名的故事,在历史上留下过一段又一段美丽的传说。


到了宋代以后,宴会已经逐渐开始有了按照习俗和规格以及时间来划分的区别了。而在政府之中,宴会在外交事务中所体现的作用也是越来越重要了。通过宴会的发展,也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里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及民族烹饪技术发展的水平。所以,在清代以后,“国宴”的举办,一直都是一个令政府工作人员十分重视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在新中国成立之时,也出现在了中央的面前。


其实,早在开国大典的一个多月以前,中央就已经开始谋划这次宴会的布置了。在商讨宴会举办的方案以前,周总理给负责此次宴会任务的工作组成员开了一次会,给他们阐明了这次宴会的意义有多么重要。而听到总理的这番话语,工作人员们也都满怀信心地跟总理保证,一定会圆满完成这次的任务。

不过,虽然答应得比较麻利,可是在计划方案刚开始制定的时候,大家就遇到了一个困难——饭店定在哪里最为合适?那个时候,解放战争已经到了尾声,放眼全国地区,到处都是战争留下的满目疮痍。虽然北京因为和平解放,并没有遭受到炮火的打击,但也让这座存在了600多年的古城,得以躲过一劫。但是,北京的经济发展却也如同其他城市一样,停滞了好多年。这就导致了当时在北京市内,只有一家看起来比较像样的酒店可以承包此次的宴会。


那就是成立于1900年的北京饭店。北京饭店位于北京市中心,毗邻昔日皇宫紫禁城,漫步五分钟即可抵达天安门、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及其它历史文化景点,与繁华的王府井商业街仅咫尺之遥。这也让其成为了最适合举办“国宴”的地方。

这个时候,第二个问题又来临了——菜系该如何选择?不过,由于北京饭店的前身是两个法国人在东交民巷外国兵营东面开的一家小酒馆,所以这里的主营餐点是以西餐为主。这对于新中国成立的宴会来说,显然是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解放战争   紫禁城   人民大会堂   王府井   国宴   远道而来   宴席   北京   宴会   晚饭   本文   中央   作者   内容   文化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