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史上一个未解之谜:黄河一夜之间惊现冰桥,解四千人马燃眉之急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359旅是一个能够吃硬钉子坐老虎椅的拳头部队,中央把这件事交给我们,那我们就不能后退。泅到黄河对岸,死在革命路上!

这是八路军南下支队司令员王震同志在渡黄河时对战士们说的话。

王震同志领导的八路军南下支队接中央任务进军华南腹地。但行进到黄河时,南下支队却被日军提前掌握了行踪,并封锁了一切可以渡河的办法,只为了让王震司令和他的队伍耗死在黄河边。

但第二天大部队行进时,却发现黄河一夜之间惊现冰桥,足以让四千人马全部安然渡河。

冰桥到底是如何出现的呢?这其中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

党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359旅南下,是中共中央根据当时严峻的抗战形势做出的重要决策。

1944年是抗战胜利前夕,也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日军在华南地区进行最后的“垂死挣扎”,由于国民党对日军的正面战场的溃败,导致河南、湖南等地被日军占领,形成了大片敌后真空地带。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抗日总反攻,以及抗战胜利后应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做好准备,毛泽东同志发表了“缩小敌占区,扩大解放区”的重要决策。

即首要任务就是深入中原腹地,进军华南地区,趁着国民党后方实力短缺,赶在日军之前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毫无疑问,这是一项危险而又艰巨的任务,甚至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取得最终的胜利。

那么该派谁来领导大部队走过这条注定充满险阻和艰辛的“南下之路”呢?

率部在山西抗日前线数次伏击日军,并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作出重要贡献的王震同志,便成为了这次任务当之无愧的总司令员。同时,又任命王首道同志成为本支“南下支队(又名八路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的政治委员。

临出发前,毛泽东同志郑重地对二位领导人说:“这次行队任务,关乎到中国共产党能否取得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执行任务的过程中,一定会有很多艰难险阻,甚至会有很大的牺牲,你们决定好了吗?”

王震同志和王首道同志毫不犹豫地表态:“只要是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小小的牺牲算什么。”

于是,一支以王震同志为总司令员、以王首道同志为政治委员,并以359旅为主力军的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独立第一游击支队正式开始了南下的步伐。

南下支队自1944年11月9日从延安出发,由于当时的天气恶劣和装备的落后,以及行军路上大多都是山川河流,导致南下支队缺乏补给,经历重重艰难险阻。

凭借着对于建立新中国的希冀,靠着一双双行走在冰天雪地里的双腿,大部队终于艰险地到达晋绥抗日根据地,和新四军第五师胜利会师。

成功会师之后,队伍立即整顿装备,还来不及好好休整、装备补给,便又踏上了南进之路,这次的目标是向鄂南地区挺进。

毫无疑问,这是一条充满艰难险阻和注定有牺牲的不归之路。

鄂南地区充斥着大量的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犬牙交错。在得知红军大部队要向鄂南地区挺进后,甚至暗中勾结、狼狈为奸。

先是国民党军在得知我军行军路线后,派出大量部队对我军进行围追堵截。可南下支队心中谨记自己的任务,毫不畏惧,主动向前迎战,成功击溃前来阻挠的国民党军。后日军又派出空军对我军进行飞机轰炸,甚至妄图通过快艇巡查来挡住我军的水路,天真的以为堵住海陆空三条路就可以抵挡我军前进的脚步。

可是南下支队仍持续前进,不仅击溃了国民党军的部队,更是通过全队的超乎常人的毅力和默契躲过了日军的搜查,成功进入了鄂南地区。

进入鄂南地区之后,我军又主动出击,与日军进行正面交锋。先后击溃了日军两支重要部队,取得了大军南进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大田畈胜利”

鄂南地区的大获全胜,极大地鼓舞了南下支队全体将士们的作战信心,将士们一鼓作气,为后续的南进之路做了一个成功的表率和开端。而充满艰辛险阻和坎坷的南下之旅,也被毛泽东同志称为“党史上的第二次长征”

泅到黄河对岸,死在革命路上

在南下的行军过程中,其中最具有挑战的,同时也最具有英雄魔幻主义色彩的当属南下支队到达吕梁山区时,所经过的黄河河段。

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军队装备补给均不足,武器衣着也十分落后。军人们仅身着薄薄的冬衣,靠着坚定的信念,和队伍中团结奋进的力量扛过一个又一个寒冷的日子。

但当他们行进到黄河河段时,却发现黄河边驻守了无数日本官兵。这一幕给八路军战士们的行进速度带来了沉重打击。

原来,早在队伍还未挺进吕梁山区时,日军便早早得到情报,猜到八路军的队伍要渡过黄河,直达吕梁山区。为了粉碎我军南下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伟大目标,日军派兵驻守黄河边,毁掉了一切可以渡河的办法,只为了把我军部队耗死在黄河边上,使队伍无法按时南下会师。

王震司令只好亲自到黄河边观察敌情和水流情况。黄河的波涛汹涌加上寒冷刺骨,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办法能让四千人马全部通过。

正当王震同志冥思苦想寻求解决办法之时,一位当地的老村民经过。王振立即拉住老人家,恭恭敬敬地寻求渡河之计。

“每年的这个时候,黄河水湍流不息,又寒冰刺骨。想要渡河,那可真是比登天还难咯!”老人家叹了口气,缓缓解释道。

突然间,王震一拍大腿,“老人家,我们来的路上看到了好多地方都结了厚厚的一层冰,那黄河会不会也结冰,可以让我军在黄河冰面上行走?”

“笑话,我活了几十年,还从没见过黄河水会结冰,更别说在这短短一天时间内了!”老人家拂拂袖子离开了。

但是,八路军战士们绝不会轻易言败。到达黄河边的当晚,王震司令以及王首道政委就联合全体将士们一起开会,集思广益,寻求渡河的办法。既能不损耗一兵一卒,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渡河。

“这几乎没有任何办法,日军封锁了全部我们能够想到的办法。”一个士兵垂头丧气地说。

“革命关键,怎能轻言放弃!”王振司令的话令人振聋发聩“一定有办法!实在不行,我们就硬闯黄河!”

在场的众人无不发出惊叹。眼下的黄河,奔腾汹涌,稍有不慎便会被湍急的河流直接卷到河底。而且当下正值寒冬腊月,黄河水寒冷刺骨,皮肤稍稍触碰便会有冻伤的的风险,更不要提直接淌水过河了。

更何况,黄河边有日军驻守,如果大部队硬闯,那势必会引发火力冲突。日军的攻击加上黄河水的阻拦,我军显然已经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司令,并非我们怕死,可实在是担心在渡河时伤亡过重,导致队伍南下受阻,无法完成党中央的任务啊!”一位士兵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泅到黄河对岸,死在革命路上!”王震同志毫不犹豫地说出这句话“为革命而牺牲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骄傲!我游击支队有一人渡河,便有一分革命胜利的希望!”

至此,全体将士们都站了起来,用振聋发聩的沉默告诉不远处的日军,也告诉全体中华民族同胞们,我们不怕牺牲!我们要渡河!

渡河时间定在了第二天清晨。前一晚,全军整备,南下支队全体四千将士,没有一位言惧,反而越来越有勇气,越来越有信心!

王震同志却在这个时候独自跑到黄河边,静静地望着这座奔流不息的母亲河。

黄河惊现“冰桥”奇观

王震同志即便到了出发的前一晚,也仍在苦苦思索能让四千人都安然渡河的办法。可正值寒冬,他被冻的浑身发抖。即使心系全体将士们的安危,但天气的严寒却让他再也坚持不住。

他忍不住把双手搓在一起,企图用自己嘴里的哈气给双手增添一点温度。正当他的身体已经到达忍受严寒的极限,准备起身返回军营时,他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聚在嘴边的双手竟然摸到了冰冰凉凉的冰碴子!仔细一摸,原来是自己的胡子!短短几分钟,自己嘴里吐出来的哈气已经在胡子上结了冰碴子!

有了这个重大发现的王震司令不顾已经冻僵的身体,兴奋地跑到军营帐篷里,找到王首道政委,并将他带到黄河边。激动地指着自己的胡子给他看。

此时政委还在与将士们交代明天的渡河事宜,突然被司令拉出来,看着他激动地说不出话的样子,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

“政委!快看我的胡子!快看我的胡子!上面结满了冰碴子!”

政委这才明白了司令的意思,却仍有些不敢置信。“司令,黄河水流这么湍急,一个晚上的时间,能结冰让我们四千人马都通过吗?”

“能,一定能!”此时,胡子上的冰碴子丝毫不会让王震同志感到冬日的严寒,反而让他感受到了一丝看见旭日的温暖。那个温暖,是希望,是胜利的呼唤。

“告诉兄弟们,明天踏冰渡河!”

第二天一大早,王震同志和几个士兵便早早来到黄河边观察情况。果不其然,黄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

王震和几个士兵首当其冲,小心翼翼地踩在冰上,脚下的触感犹如平地一般坚硬踏实,有路了!有路了!有路就是有生机,有路就是有希望!

“司令你看,这冰面下的黄河水还是湍急的很!”发现一丝不对的士兵着急忙慌地向王震司令报告。

王震低头一看,竟然只有黄河河面上结了一层冰,冰下的水流依然奔腾东去。他终于像是明白了什么,发出释然的笑容,仰起头对着天上喃喃道,“这是上天都在助我过桥啊,上天都在助我共产党取得最终的胜利啊!”

这时,昨晚的老人家也闻声而至,看到黄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也被惊得说不出来话,“这...这...我活了几十年,从未见过黄河结冰,看来老天都在帮你们啊,老天都在帮助八路军啊!”

王震司令爽朗一笑,随机高挥手臂,朝身后的部队大喊,“渡——河——”

只见四千人的部队立时全部匍匐在地,用自己的全部身体一点一点贴着冰面匍匐前进——这是政委交待他们的,四千人的部队浩浩荡荡,担心刚冻成的冰面承受不了。这样可以减少冰面的承重,保证每一位战士都能够平安渡过黄河。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了,为了不惊动日军,整个部队鸦雀无声,只有身体与冰面摩擦的沙沙声。在零下几度的天气,将士们穿着薄薄的冬衣,身体紧紧贴着冰面,所呼出的每一口气都能形成浓浓的白雾,大部队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顺利完成了渡河任务。

站在黄河对岸的老人家泪流满面地目送这支英雄队伍渡河,嘴里喃喃道:“有这样的队伍,有这样的士兵,八路军怎么能不赢呢,中国怎么能不解放呢。”

就这样,黄河一夜之间惊现的“冰桥”,成为了军史上的一个未解之谜。有人说这是上天在暗中帮助八路军,有人说这是曾经牺牲的八路军战士的英魂所搭建的桥梁。

这是数十年甚至近百年来,为了新中国的解放,为了中华民族崛起,千千万万个革命英雄的希望之桥。它让过去的革命烈士看到了如今中国的繁荣昌盛,也让新时代的我们了解了旧中国的耻辱与压迫。

这不仅仅是举起四千将士的生命之桥,更是让我们了解历史,铭记历史的古今之桥!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黄河   军史   燃眉之急   政委   我军   日军   支队   司令   国民党   胡子   老人家   河边   士兵   部队   队伍   同志   办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