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纪念堂坐像不够威严,专家决定拆除,韩福裕:摆上鲜花试试

文:笔杆先生

编辑:笔杆先生

1977年8月,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北大厅的主席雕像顺利雕刻完成。

不过,在雕像最终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却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甚至有专家认为雕像有明显不合理的地方,应当拆除重建。

那么,专家们为何会产生这样的看法,最终这个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

雕像坐姿引发争议

1976年9月9日,是一个让所有中国人同感悲戚的日子,人民最敬爱的伟大领袖毛主席在这一天与世长辞,这一噩耗令世界震动、日月无光,更留给了举国上下无尽的悲痛……

在毛主席逝世之后,中央决定建设一座纪念堂,以便让人民有一个对伟人表达哀思和纪念的场所。

无数工作者自发地投入到了这项伟大的工程当中,在大家万众一心、夜以继日地努力之下,工程进行得十分顺利,纪念堂最终在1977年8月上旬如期建设完成。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纪念堂的北大厅的正中央,有一座宏伟的毛主席坐姿雕像静静地放置在此处。

这尊雕像使用了汉白玉材质,高3.5米,重达七吨,耗费工期达到半年之久,是全国各地上百名的能工巧匠和雕刻大师心血凝聚的结晶,其中更寄托着对伟人无比的思念和尊敬。

不过,虽然这座雕像工艺上十分纯熟,但在完工之后却引来了一些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这座采用了“两腿交叠”的坐姿,看上去虽然十分具有亲和力,但却与大厅背景的“万里江山图”的风格不符。

换言之,就是这个坐姿看上去不够威严。因此,有专家建议道,最好能重新设计、雕刻一座雕像,原雕像应当拆除。

在得到这个回复之后,纪念堂雕塑创作组办公室主任韩福裕同志感到十分焦急和难过。因为此时距离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已经仅仅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如果重新雕刻一座雕像显然是十分仓促的。

另外这座雕像凝聚着包括张松鹤、叶毓山等众多艺术大师的心血和努力,更有无数劳动者的艰辛付出,如果就这样放弃也实在太可惜了。

为此,韩福裕同志日思夜想,希望能找到一个两全的解决之道。

那么,韩福裕最终能够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吗?这座雕像在设计之初,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失误”呢?

一盆鲜花,成为神来之笔

其实,这个雕像的坐姿设计并不能算作是工作小组的失误,反而是经过了大家的深思熟虑,才最终敲定的。只不过是后来大厅的背景和细节出现了一些调整,才会让这个坐姿看上去不那么契合。

在雕像设计之初,为了集思广益,工作小组特意向全国的艺术大师们征求设计方案,一时间各种设计初稿如同雪花般飞来,其中尤其以著名雕塑家、艺术家叶毓山老师的设计稿最为让人眼前一亮。

在叶毓山的设计初稿中,呈现出毛主席跷着腿自然坐定的姿势,并且神情亲和,仿佛正在与群众亲切地进行交谈、沟通一样,这与毛主席一直强调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也是不谋而合。

而且,由于这座雕像是要放置在纪念堂的北大厅内的,等到纪念堂正式向公众开放之后,这尊雕像肯定要每天面对无数的民众。设计得亲和一些,也能更好地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另外,北大厅一开始的背景设计是一轮冉冉升起的“红太阳图像”,也与这个雕像的坐姿设计颇为契合。

所以,叶毓山老师的这一版设计稿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并且很快投入到了实际的建设中去。

原版“红太阳”设计图

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到了纪念堂北大厅建设的后期,出现了一些细节上的调整,大厅的背景也发生了改变。

那幅“红太阳”图案,变成了一幅表现祖国大好风光的山水图画——《祖国大地》。

“祖国大地”设计图

这幅《祖国大地》长约24米,总面积170多平方米,画面波澜壮阔、宏伟至极,与这座雕像一样,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杰作。可是,两件艺术杰作放到一起的时候,风格却有些不搭。

专家们在考察之后认为,这样波澜壮阔、大气磅礴的图案,可能更适合一座比较威严的、能够体现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风采的雕像。原本的跷腿坐姿雕像,显得亲和有余,但不够严肃和威严,与背景风格不符。

韩福裕同志也知道专家和领导们的顾虑是正确的,所以他并没有要求继续一成不变地沿用原本的雕像,而是希望通过细节的调整,让这尊雕像融入进周遭的环境之中,这样既能减少人力、资源的耗费,也能避免赶不上毛主席逝世一周年的纪念日。

不过,想要得到一个万全之策并不容易,毕竟整座雕像是用汉白玉雕刻而成,浑然一体,想要单独调整雕像的腿部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韩福裕同志左思右想,始终想不出好主意,忧愁得茶饭不思,几天时间内已经几乎瘦了一圈。

有一天,他又一边在纪念堂中现场考察,一边冥思苦想。突然,他的视线落到了纪念堂中的一件物事上就再也移不开了,只见那是一枚小小的花篮,但是在韩福裕的眼中却仿佛带给了他巨大的灵感。

他的脑海中冒出了一个天马行空的设计方案,随后便兴冲冲地招来了几十盆鲜花,然后摆放到了毛主席雕像的腿部周围。

刹那间,整个纪念堂的氛围都产生了明显的变化,只见这些鲜花姹紫嫣红、生机勃勃,不但与大厅的背景江山画卷完美契合,而且还把雕像的腿部遮挡起了大半。

更为难的是,这些鲜花将毛主席的雕像环绕其中,更能让人不由得联想起毛主席诗词中的名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种浑然天成的意境实在堪称是神来之笔。

韩福裕的解决方案,立刻得到了领导们和专家们的赞同与支持,这座凝聚着无数人心血与劳动的雕像也因此被保留了下来。

而韩福裕的这份犹如“神来之笔”的灵感,也成了一时佳话,流传至今。其实,除了这件事之外,韩福裕一生还有着许多传奇的故事与经历。

韩福裕的经历

20世纪三十年代,韩福裕出生于山东莱州。由于家里条件非常贫寒,所以小小年纪的韩福裕就投身到了“闯关东”的浪潮之中,跟家人一起到了东北牡丹江打拼。

韩福裕虽然年纪幼小,但很能吃苦,他在东北做了许多底层的工作谋生,见惯了人情冷暖。而且,当时正是日寇侵华战争期间,在目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之后,韩福裕便产生了投身军旅的想法。

不过,他实在是年纪太小了,所以一直没能参兵入伍。直到抗战胜利之后,韩福裕才年满16岁,有了参军的资格。

好不容易得偿所愿的韩福裕把所有的精力放在了军中的工作上,再加上他头脑非常聪明和灵活,虽然年纪轻轻,处理起事情来让人感到非常安心,所以组织决定让他担当起周总理的警卫员的工作。

在来到周总理身边后,韩福裕踏踏实实地干了许多年,周总理平易近人、大公无私的处事风格也在潜移默化中给韩福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比如说,有这么一件“小事”就让韩福裕多年之后依然念念不忘。

大家都知道,周总理的右手臂有旧伤,弯曲和上举的时候都不容易,韩福裕便把这件事记在心里,想着要在生活中照顾总理的不便之处。

有一次,总理在走路时鞋带开了,他便艰难地伸手去系,韩福裕见状便走上前去想帮总理系好,但遭到了总理坚决的拒绝。

总理看出韩福裕有些尴尬,便温和地安慰道:“小韩啊,你不要介意,但是你要知道我们党内的同志都是普通人,不要搞什么特殊化。你是我的警卫员,但并不比我低一等,系鞋带这种事,我还有手,自己能行的!”

这一番话让韩福裕心中感动不已,类似的事情更是数不胜数。在周总理潜移默化地影响之下,韩福裕也更加努力和积极地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让自己的才华与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组织上也非常信任他,还把毛主席纪念堂雕塑创作组办公室主任的重要职务交给了他,而韩福裕也没有辜负大家的信任,再一次表现出了自己的机敏与智慧。

结语

在毛主席纪念堂建设的过程中,还有着许许多多像韩福裕同志这样的有能力、有担当的工作者。

正是他们的辛勤工作和努力付出,才让这样一座宏大的纪念堂完美地呈现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

其中既能看出这些工作者的认真与负责,同时也能领略到人民对于主席的充满赤诚的感恩与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纪念堂   威严   红太阳   宏伟   坐像   神来之笔   亲和   腿部   雕像   坐姿   总理   大厅   祖国   北大   鲜花   背景   同志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