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不过就封锁,制裁1年后,长江存储怎么样了?

#财经新势力#

1、

1989年,韩国三星掌门人李健熙突然飞到台北,点名要见一见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

此时的台积电刚刚成立两年,还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厂。

三星却是韩国知名的财阀,正在进军半导体制造领域,扩张势头非常猛,击败了东芝、日立、富士通等多家日企,成了英特尔的核心供应商。

张忠谋心里犯嘀咕:大名鼎鼎的三星掌门人为何要见自己?

饭局的尾声,李健熙向张忠谋发出了热情的邀请,希望他能参观下三星的工厂。

到了韩国,张忠谋才搞清李健熙的目的。在三星,他看到一排排生产内存芯片的光刻机在24小时不停地工作,工程师穿梭于“机海”之中,确保每一台机器的良品率。

原来,李健熙大费周章地邀请张忠谋来参观三星的工厂,就是想秀一下肌肉,劝台积电退出内存芯片市场。

一般故事发展到这里,应该出现张忠谋怒斥李健熙,回台积电后,奋发图强,超越三星的桥段。

但现实令所有人大跌眼镜——张忠谋认怂了!他果断叫停了台积电内存芯片的业务,全力转型生产逻辑芯片。

他的解释是:三星内存芯片的生产规模远超台积电,良品率又高,把成本做到了极致。硬碰硬台积电没有胜算。不如去做工艺难度更大的逻辑芯片,换道超车。

台积电的退缩,铸就了三星在内存芯片市场上的辉煌,之后的20多年,三星一直霸占着内存芯片市场最大的份额,拥有绝对的定价权。

2017年,三星一家芯片厂失火,内存价格大涨20%;2018年,三星一家芯片厂停电,内存价格上涨了5%;2020年,又一家三星芯片厂失火,内存价格上涨10%。

频繁的事故,导致有人怀疑是三星自己放火、停电,借此操控全球内存价格。

2、

2022年,三星在内存芯片市场的好日子被一家中国企业终结了。这年8月,长江存储突然宣布:已把内存芯片的裸片数量堆叠到了232层!

与手机芯片纳米数越小越先进相反,内存芯片堆叠层数是越大越先进。232层意味着长江存储第一次追平了全球最先进的内存芯片制造工艺。三星是在一个月前取得了232层的突破。

在速度上,长江存储上已与三星并驾齐驱,挤入了全球第一梯队。

众所周知,中国制造在国际上拥有“发达国家粉碎机”的美名,意思是一旦中国人掌握了某项先进技术,这项技术涉及的产品价格立刻会暴跌,打破发达国家对超额利润的垄断。

比如平衡车,德国人生产时卖20000元一辆,美国人生产时卖10000元一辆,中国人一生产猛然把价格打到了1000元一辆。

还有平板电视、智能手机、盾构机等等统统被中国制造卖成了白菜价。现在发达经济体一听中国人掌握了什么新技术就头疼。

三星听到长江存储掌握了232层技术后,第一反应是不相信。理由是长江存储上一代技术停留在128层,从128层到232层中间隔着个192层,中国人不可能在一年内连跳两级生产出232层的芯片。

很快,苹果狠狠打了三星的脸。库克透露,公司正在考虑在生产iPhone 15时,引入一家新的内存芯片供应商。

全球生产内存芯片的厂商一只手就数得过来,除了长江存储外,其他的厂商都是苹果的供应商,库克在和谁谈就不言而喻了。

三星有点慌了,他们联想起了在平板上的败局。在京东方介入前,一块40英寸电视的平板三星卖2000元,京东方投产后,价格被卷到了800元。

如今终于轮到内存芯片了!三星内部一片恐慌,固态硬盘价格一路暴跌,2T的价格从去年的2400元,跌到了今年的900元。

当全球消费者喜提廉价固态硬盘、闪存、内存时,美国人坐不住了!

3、

20世纪70年代,美国曾拥有全球最先进的内存芯片生产技术,培育出了仙童、德州仪器、英特尔、AMD等一大批优秀的半导体企业。

80年代,日本开始生产内存芯片,价格从20美元暴跌到2美分,把美国仙童半导体卷破产了!英特尔、AMD濒临破产,被迫转型生产CPU。

为了阻止日本人独霸内存市场,美国人扶持了三星,让他们派遣大量留学生来美国硅谷学习,然后用韩国廉价的人力成本击败了日本内存产业。

三星可以掌控内存产业,因为它背后最大的股东是美国人。

可长江存储不行!

去年12月,美国人把长江储存列入了实体清单,这意味着长江存储将无法购买到生产内存芯片的设备,及生产出来的芯片也无法出口到海外。

韩国人就差放鞭炮庆祝了,5天后,三星硬气地宣布:自家内存芯片涨价10%!

今年6月,长江储存的CEO透露:被列入清单后,美国的设备供应商当即砍掉了新订单,并撤离了所有老设备的保修人员。

目前,公司的新设备买不了,旧设备没人修,产能在被美国人一点点压缩。

用了长江芯片的品牌也不能出口,堆积在国内市场销售,以至于今年2T固态硬盘的价格被卷到了600元——仅为一年前的25%。

美国普通消费者眼馋中国固态硬盘的价格,纷纷搞起了网购,通过个人包裹的形式流入美国。

美国某些人妄图用“小院高墙”的技术壁垒圈死中国的发展,禁止美国消费者购买中国的高科技产品,但价格不会骗人,美国消费者也最终难逃“真香定律”!


作者:江左佑安

参考资料:

《谁来帮助长江存储?》远川研究所

《打不死的国产固态硬盘》B站 林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三星   长江   库克   英特尔   固态   韩国   美国人   美国   芯片   年后   内存   硬盘   价格   设备   全球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