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海之后日本旅游业崩溃了吗?

日本旅游业因排海而崩溃了吗?



由 | 制作虎秀青年文化集团

作者 |木子通

采编制图丨扎扎区

“姐,你有兴趣去日本跟团旅游吗?最近有一些不错的。”

老毛第一次接到日本旅行社的主动联系。作为这些年去日本旅行的爱好者,除了老毛求对方办理签证的时候,我从来没有见过别人“着急”。

代理人“手下留情”允许核废水排入大海后,日本旅游业的惨淡首次暴露出来。

大量团体已被游客取消订阅。根据最简单的供需理论,关系来推测近期飞往日本的航班也会出现葡萄酒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对于“十一五”计划出国、预算不够的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机会。

然而,当我打开订票软件时,却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为什么去日本旅游喝酒这么贵?




自从福岛水龙头打开以来,中日两国网友一直在舆论攻击和反击中。

随着九月的到来,这场梅拉越来越热闹,甚至像凡尔登绞肉机一样,开始滑出科学理性讨论的领域,陷入人脑智胜狗脑的随机状态。

不用说,我们都经历过中国的情况。我简单介绍一下日本的情况。

尽管大多数日本人遵循克制和礼貌的传统,将此事的评论憋在心里,但一些情绪仍然悄悄流露出来。

在东京的一家餐厅,店主对着店外的一块牌子喊道:“致中国人:我们店里使用的所有原材料都来自福岛。”

作为一家邻里平价餐厅,中国顾客当然很少,但这绝对代表了一种态度。



店铺品牌

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变得更加复杂。

日本知名大嘴、前大阪府知事桥本彻在ABEMA网络平台的综艺节目中毫不尴尬地发言。

谈及8月10日解除中国赴日团体旅游禁令时,桥本表示:“入境检查中应该增加一个条件——吃贝类。”

“每人获得十个扇贝,可以免费吃。旁边架着一个摄像头,拍下中国游客吃得多么美味。吃完后,他告诉他们这是来自福岛的。”

我们之所以关注贻贝,是因为中国从日本进口的海鲜数量最多,那就是贻贝。

如果这篇演讲稿传回中国那就更尴尬了。

几经反复之后,事情发生了:日本官员要求来自中国的游客在入境前吃福岛海鲜、喝核污染水。



前宫崎县知事东野原秀夫(左)和前大阪府知事桥本彻(右)发言 |阿贝玛电视台

此外,局限于各自国家的愤怒很快演变成基于技术的正面对抗:看过我们关于安倍遇刺的文章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日本人有一个非常讨厌的伎俩——骚扰电话。当时,统一教就用这种手段骚扰、轰炸新闻媒体,让他们对有关统一教的负面报道保持沉默。

近日,这种模拟信号时代的“DOS攻击”在日本列岛再次出现,不过这次发起攻击的不是统一教,而是中国网民。

“又+86了!”

在福岛的一家餐厅里,国际来电显示代码就像午夜不祥的钟声。官员们蹲下身来,看着老板。老板无奈地接受了这个答案。果然,那头传来了一句英文:

“断油……轮……柴妮子?”

老板用同样蹩脚的英语回答道:

“不!”



日本媒体报道称:“汉语骚扰电话蜂拥而至。”

电话那头立即传来大量不明意思的中文单词。这语气听起来有些奇怪,似乎还伴随着一些青年男女阴沉的笑声。

这就是最近中国短视频平台上流行的挑战类型——找到一个日本电话号码,打电话给他们,指责他们向海洋倾倒核废水。

福岛的许多餐馆平均每30分钟就会接到这样的电话。结果,餐厅开业后,老板第一件事就是拔掉电话线,导致很多食客错过了订单。



中国平台相关视频短视频

主要攻击单位是政府部门。排水开始后一周内,仅东京都厅就接到了 32,800 个此类电话。

还有不少电话采取了无方向性的无差别重击政策,就好像随机搜索一个日本电话号码然后直接拨打一样。

在TikTok上流传的一段视频中,还有一家在日本的印度人经营的印度餐厅遭受了这场灾难。

总之,攻势如此猛烈,以至于日本运营商甚至不得不匆忙推出一项屏蔽前缀为“+86”的电话的特殊服务。



东京都政府使用自动语音应答拨打“+86”。

与此同时,日本网友也不忍示弱。仿佛在与中国的“挑战来电”竞争,TikTok开始普及“骚扰电话退却”。

所谓退,就是保卫自己。我看到连日本网友也开始使出各种奇葩招数。

电话里有人对着喜剧演员的脸播放“死亡尖叫”。有人把雄辩的电话放进铁锅里,盖上锅盖,用力地“砰”地一声。

还有人用自己的语言互相交谈,然后经过几轮“巴嘎”交流,大家都意识到了荒谬,哈哈大笑。



- “笨蛋!”

——“你是巴嘎!”

——“巴嘎巴嘎!”

——“你是巴嘎!你是巴嘎!”

到了这个阶段,事情就渐渐变得离谱了。就像中国网民打电话给日本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一样,日本网民在从中国“撤退”时也并不真正明白对方在说什么。

在很多TikTok“弹跳”视频中,骚然的电话弹跳方式看似非常有效,但如果仔细听,懂中文的朋友就会发现,来自中国的“弹跳”电话其实与问题无关。完全排水。其内容是:

“我是XX行动客服,您需要XX服务……”

《当烦人的电话打来时》丨TikTok

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在社交媒体的争议和发酵中,人们总是追逐最具病毒性的终点,而在追求病毒性的终点,本应无损传播的信息却被扭曲和传播。

都说风浪越大鱼越贵,但这个道理在旅游业显然不成立。

最直观的结果之一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中国赴日游客数量实际上有所减少。自助游还没有明显,但跟团游已经确定了。

东京一家跨境旅游公司社长伊藤透露,核废水入海后,来自中国的跟团游业务受到很大影响。

尽管每天仍然有报价,但每组中有 20% 到 30% 的游客选择取消。

中国是游客访日的最大客源国,这一点在疫情前是无可争议的。

那么,游客落选后,日本旅游业是否已经崩溃了呢?

不幸的是,有些令人惊讶的是,日本街头的中国游客少了,但并不少。

据日本政府观光厅统计,今年7月访日外国游客数量较2019年同期增长至78%,几乎追平旅游高峰时期。

当时中国到日本的跟团游还没有开放,那就是:

尽管中国游客集团缺席,日本旅游业依然强劲。

2019年,日本平均每天接待来自中国大陆的游客客人超过2万名。今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下降了80%。

汉字被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的欧洲游客所取代。他们异域风情的外表,充分提升了游客夫妇在街头的辨识度。

还有一个不太引人注目但正在惊人增长的新游客:东南亚人。

今年上半年,来自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的游客价格涨幅达到120%。

作为世界下一个预期工厂,游客似乎已经接过了在东南亚购买炸药的接力棒。

另一个热爱日本旅游的国家韩国也重新燃起了赴日旅游的热情。今年中秋节期间,韩国飞往日本的航班预订率达到90%。

伊藤表示,即使是那些主要从事中国旅游业的人也开始考虑增加新的内容:

“我们也在发展其他业务,包括游客在东南亚的业务,那里有华人,也有说其他语言的人。”

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游客访日访问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幅 - 日本旅游局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本不期待来自中国的游客。作为日本游客的最大旅客,中国的回归意味着日本今年不仅可能摆脱疫情阴霾,游客入境人数也将创历史新高。

不过,日本不再像疫情前那样完全依赖中国的游客。

然后返回主页:

核废料被排放到海里后,去那里的人就少了。去日本旅游价格有下降吗?

再次遗憾的是,任何有志于捕捉泄密事件的人都会在现实的严酷打击面前心碎。

6590元,中秋期间北京至东京最便宜的单程机票。

即使你像住在鬼屋里的穷房客一样不关心自己的健康,日本仍然是这个假期里物价太贵的地方。

上述价格仅适用于单程票。以10月5日从北京出发、东京往返的中秋航班为例,机票总价飙升至万元以上。

至于酒店,游客常去的东京新宿格拉斯丽酒店,18平米的小房间售价1277元。

一方面大家都避开日本,另一方面物价居高不下。这种矛盾的现象简直令人费解:

大家都不吃饭了,日本酒为什么还不降价?

“它实际上下降了。

当我问出这个问题时,携程店的店员摇了摇头。

她摆弄着手边的传单,想要找到当前的跟团游优惠,却发现最近没有印出来。然后她抬起头对我说:

“跌不跌要看什么时候比较,如果和三年前比较的话,其实是贵了一些,但和今年相比,最近是便宜了。”

她掏出手机,打开国庆北京飞往大阪的航班页面:

“你知道8月中旬的价格是多少吗?国航直飞13100,现在多少钱?”

当天屏幕上的数字是12590元。尽管临近国庆节,价格却下跌了近600元。

只要稍微用点搜索技巧,你就会发现,自从福岛再次上新闻,飞往日本的航班上的酒虽不能说是“千里迢迢”,但也已经是相当明显了。

机票价格每天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从低几百到几千。

然而,这种下降对于更多的老客户来说还不够。

越来越多的人把目标瞄准了三年前疫情前的价格。

与当时相比,现在飞往日本的航班贵得离谱,就像一下子花光了你过去三年攒下的钱一样。

相比国庆假期,2019年只需四五千元就可以出行毫无问题。

如果春节期间提前一个月买票,北京直飞东京的返程机票价格只要6000元。

2023年国庆单程票价将高于2019年春节往返票价,不能怪普通游客感觉还没“跌”。

疫情前不同时间段机票价格除了机票和酒之外,一些旅游项目确实变贵了。

例如,跟团旅行。

伊藤透露,8月10日刚开通的中国赴日团体游大幅增加。以前玩好7日游只要6000元,现在要1万多元才能赢。

物价上涨不仅是因为苦苦挣扎了三年的贸易商想要赚钱,还因为日本的一切都变得越来越贵。

剔除食品等基本商品价格,仅旅游巴士价格普遍上涨30%。

疫情期间,那些薄利多销的旅游企业因顶不住压力而结束。从巴士到酒店,每项服务都经过了重新调整。酒店大规模改造后,品质更好,但品质越高对应的价格也越高。

因此,日本物价昂贵并不是幻想。

这个自泡沫经济破灭以来已经蛰伏了数十年的国家,物价再次上涨。

而且我不会便宜地回来。

与此同时,日本企业界也暗中流传着一个预言:

“即使中国的游客回归,突然的买盘也不会回归。”

东京新宿一家电器店的免税收银员玲子发现,疫情过后,来购物的中国人减少了:

“以前,很多顾客要买好几篮子的东西。收据太长,铺在地板上,还得对折三遍。现在已经很少见了。”

特别是,有数十名顾客遗漏了口红、护手霜、发膜等小化妆品。

日媒报道:日本旅游业受到较大影响,但不值得等待中国游客的复苏

日本观光局数据显示,中国游客购买的“化妆品、香水”数量和单价相比2019年1月至3月都有明显下降,购买单价直接下降了近千元。

至于2019年游客在华购物品类中排名第八的“电子产品”,今年却没有进入前十。

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因为近年来在中国,这些日本商品可以通过海外代购平台以相对优惠的价格购买到。

换句话说,跨境电商的兴起,让曾经盛极一时的代购这个职业几近破产,中国的游客也不再需要爆发式采购了。

天猫国际上的日本化妆品

2023年,中国游客的“烧包”也将开始一点点消失。

据旅游局调查显示,游客今年最喜欢购买日货的品类,从2019年的“香水化妆品”直接变成了“零食”。

紧随其后的是“其他食品、饮料和香烟”。

正如餐厅楼层永远是店里最受欢迎的一样,疫情过后,中国的游客终于向自己妥协了:出去玩并不意味着背着大包小包,最实用的是吃喝玩乐。

2019年与2023年一季度游客在华采购对比丨《东洋经济》

不再爆买,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游客变“穷”了。相反,中国人仍然是日本最慷慨的游客。只是钱都花在别的地方了。

伊藤发现,虽然游客在中国购物的花费减少了,但他的旅行支出并没有减少。

相反,由于旅游需求不断增加,中国的旅游消费持续增长。

“团体餐可能需要1000日元,但如果你想一个人吃饭,肯定会更贵。

“选择酒店也是一样,选择自己喜欢的地区、类型的酒店,和跟团花钱肯定不一样吧?”

“出行也是如此,如果10个人租两辆阿尔法,每天的租金相当于一辆旅游巴士。”

虽然价格更高,但伊藤看到越来越多的王牌选择这种打法。

我刚从日本京都回来的朋友阿豆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曾3次跟团去过日本的游客老手,这是她第一次单独出行。

这次她在京都寺庙的庭院里品尝到了极其昂贵的京都豆腐——煮豆腐。一壶售价高达12,000日元。

味道刚刚好,不过想想安静的庭院和与之相伴的老和尚的讲经,阿豆觉得值这个价钱。

京豆腐餐厅往往都有非常漂亮的庭院

就像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曾经出现在巴黎街头、让法国人闻风丧胆的日本购物团伙一样。

中国的游客在漂洋过海之后也进入了智者时代。

当金钱不再成为这个时代个体的阻碍时,我们终于有机会放慢脚步,思考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体验。

证据由多个数据维度提供。

今年,中国游客在日本购买衣服的比例下降了不少,从2019年的40.2%下降到19.2%。然而,单价从28,919日元飙升至个位数。 197,900日元。

东京原宿的一家二手服装店

中国的富裕阶层正在从“花钱享乐”转向“花钱享受”。

日本政府和旅游业参与者也在学习重新定位游客在中国的存在。

今年国庆后,随着航空公司的扩张以及国内旅游政策的全面放开,日本机票最终将恢复到疫情前1000元左右的水平。

秋风将至,枫叶渐渐变色。

伊藤和他的同事们也开始忙碌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日本   旅游业   京都   机票   东京   疫情   中国   物价   航班   中国游客   餐厅   游客   电话   价格   旅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