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临终前遇见三件大事,张玉凤:就是这三件大事将他彻底击垮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御史流芳

编辑|御史流芳

«——【·前言·】——»

1976年9月9日,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毛主席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举国悲痛

而在主席临终前,曾遇到过三件大事,而这三件大事也让全国人民深感痛心。

据毛主席的贴身秘书张玉凤说:这三件事成了压垮主席的最后一根稻草,同时也间接导致了主席的逝世

那么这三件事都是什么呢?

«——【·周总理去世·】——»

1976年,毛主席的身体情况已经岌岌可危,下床都成了困难,双眼也因为白内障变得视线模糊,一切事务几乎都要依靠秘书张玉凤帮忙才能处理

可上天并没有因为他是主席就他特殊照顾,而是在他病重之际接连刺激了他三次。

据毛主席的秘书张玉凤所说,毛主席从1971年起,每到春冬两季都会大病一场

更何况毛主席还爱抽烟、熬夜,还特别爱吃辣的,所以到了晚年毛主席经常一咳嗽就是一宿,后来发展成支气管炎,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差

1971年的毛主席因为上了岁数,腿脚也有了些毛病,严重的时候甚至连走路都成问题

因此毛主席只能躺在沙发或床上,可就算这样,毛主席还会熬夜看书批文件,到了1972年,毛主席又患上了心肺病,视力也愈发不好

1972年1月,毛主席又一次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医生们都全力以赴的对其抢救

周总理得知这一消息后立马前往毛主席的住所,可谁料在下车时因为太过紧张和担心,周总理的腿都无法抬起来,好在最后成功把毛主席救回来了

那时候周总理身上的担子也很重,不仅要每天处理国家的事情,还要时刻注意着毛主席的身体情况,甚至毛主席的医疗工作也是由周总理负责

直到1972年,美国总理尼克松访华意味着中美两国20年的冷战趋于缓和,两国由对抗转为对话,而毛主席拖着刚做完手术的身体接见了尼克松,中美两国的关系进入了新时代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周总理却倒下了。

1972年5月,周总理被确诊为膀胱癌,毛主席知道周总理的病情后,立刻组建了医疗小组以便第一时间照顾周总理,并写信劝周总理“节劳,不可大意。

周总理患病期间,每天的诊断报告毛主席都会亲自过问并批阅一遍,后来眼睛看不清时,也会让张玉凤一字一句的念出来,最后自己再提出意见

1975年,毛主席去长沙养病,即便这样他仍放心不下周总理的身体,每天都会看送来的诊断报告

在知道周总理出现便血的情况后,由于担心医院上报会耽误时间,毛主席直接让张玉凤代替自己签字,凡是关于周总理的问题都特事特办

可就算这样,周总理的病情也是一天比一天糟糕,后期的报告主席看完后都特别难受。

1975年10月,周总理做完最后一次手术后,病情还在持续恶化,而毛主席也因为太过担心重病在床,只能靠张玉凤来观察主席的口型才能猜出他在说什么话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逝世,毛主席得到消息后眼泪瞬间喷涌而出,止都止不住

几天后召开对周总理的追悼会,全国人民都希望能看到毛主席,可毛主席还是没能出现。

对此,张玉凤回忆道,追悼会前一天自己还特意问过毛主席,可毛主席却用手拍了拍腿,说到:“我走不动了。”

张玉凤后来还写道:“看看眼前病榻上痛苦万状的毛主席,我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我后悔真不该这样问已经无力行动的毛主席

没等主席从周总理去世的悲伤中缓过来,又一个噩耗袭来。

«——【·朱老总去世·】——»

周总理去世后,总理的工作一直无人负责,所以年近九十的朱德朱老总就担负起了这一部分工作

1976年6月21日,朱老总负责接见澳大利亚总统,那时的他已经是抱病在身

但是由于工作人员的失误,导致朱老总在开冷气的房间内待了一个多小时,不仅没见到客人,朱老总也因为吹太多冷气倒下了

朱老总回去后就高烧不退,后来被送往北京医院。

7月1日,朱老总除了高烧和肺炎外,还引发了肠胃炎与肾病,再加上朱老总原本的心衰等,医护人员竭尽全力也没能保住朱老总的生命

1976年7月6日,朱老总去世。

而自周总理去世后,毛主席一直郁郁寡欢,好不容易在一个春天后情绪和身体有所好转,但又传来朱老总去世的消息

得知朱老总去世后,主席说了句:朱之不存,毛将焉附!

朱老总与毛主席相识于1928年的井冈山,因为怀着相同的理念与抱负,两人相见恨晚,经常彻夜长谈

在朱老总遭受非议时,毛主席还当着一众干部的面说:“我们是朱毛,你看朱在前毛在后,没有朱哪有毛呀。

此言一出,大家都知道了朱老总在毛主席心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毛主席奉为知己的人也离开了人世,毛主席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精神支柱。

两位好友的离开让毛主席遭受了重创,但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毫无疑问给了毛主席致命一击

«——【·唐山大地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区发生了大地震,因为正值深夜,人们都还在睡梦中来不及逃离,因此导致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

远在北京的毛主席也感受到了地震的强烈,随后华国锋又发来一封电报,当看到有几十万的受灾群众后,毛主席忍不住痛哭起来

当时的新中国百废待兴,人们还没过上好日子就发生了这种事,毛主席便对华国锋下令道:尽全力做好救援工作,想尽一切办法拯救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中央也随即召开会议确定救援计划,救灾部队和救援物资也开始前往灾区

就在地震的第二天,毛主席就陷入了昏迷,虽然经过抢救把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但之后毛主席大部分时间仍在昏迷,很少清醒

就算是清醒过来,第一时间问的也是唐山地震的后续处理情况。

毛主席还让华国锋代他前往唐山安抚灾民,凡是清醒的时候毛主席就会让张玉凤将唐山地震的情况转述给自己听,知道后续处理的都差不多了,他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1976年9月8日,毛主席因为呼吸困难陷入了昏迷,四个多小时的抢救也没能留住他的生命

9月9日,毛主席抢救无效逝世。

主席生命的最后一年遭受了太多打击,而他在最后一刻仍心系人民,想着祖国的建设,是人民的好主席!

«——【·总结·】——»

毛主席虽去世多年,但其精神将永存与中国人心中,其对祖国和人民做出的贡献也将会被载入史册。

我们要以他为榜样,无论何时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理想,建设更美好的明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尼克松   唐山   都会   御史   临终   病情   大地震   老总   清醒   秘书   担心   主席   身体   情况   生命   工作   张玉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