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59岁的梁思成,与儿媳周如枚坐在一起,年轻得难以置信

这张1960年的照片,拍摄地点在北京,呈现了一场家庭聚会的场景,但其中蕴含着许多令人惊奇的细节。照片中的公公(梁思成)和儿媳(周如枚)坐在一起,他们的神情和互动令人印象深刻。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场面并不寻常。梁思成是著名的建筑学家,而周如枚则是他的儿媳,梁从诫的第一任夫人。这一家庭合照,传递出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了他们之间的亲情纽带。

注意看,照片中的梁思成看起来年轻得令人难以置信。梁思成是1901年出生的,而这张照片拍摄于1960年,他当时已经是59岁高龄。然而,仔细观察这张照片,梁思成的容颜似乎完全不符合他的实际年龄。他的面容焕发着青春的活力,宛如一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这种年龄上的反差引发了许多猜测和讨论。有人认为这可能与梁思成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家庭环境有关。也有人提出了可能的修图疑虑,但照片的真实性似乎无法置疑。

梁思成,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建筑大师。他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历史与理论学科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也是中国现代建筑教育的创始人和领导者。他的一生,是与中国建筑紧密相连的一生,是为了保护和传承中国建筑文化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了实现中国建筑现代化而不断探索的一生。

梁思成出生于一个名门之家,他的父亲是清末维新派领袖梁启超,他的母亲是李蕙仙,一位才华横溢的女性。梁思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熏陶,他早年在日本东京和北京求学,后来赴美国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和哈佛大学深造。在美国期间,他结识了林徽因,一位美丽聪慧的女性,也是他一生的挚爱。两人在1928年结婚,并开始了他们共同的建筑事业。

回国后,梁思成在沈阳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第一个建筑学系,并设计了许多优秀的建筑作品,如东北大学主楼、王国维纪念碑、梁启超墓等。他还开始了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系统考察和研究,与林徽因等人踏遍了全国十五省二百多个县,测绘了两千多件古建筑遗物,并撰写了《清式营造则例》、《图像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等重要著作。他还破解了《营造法式》这部“天书”的奥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知识财富。

新中国成立后,梁思成在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参与了许多重要的设计工作,如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他还提出了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并为保留北京城市历史风貌做出了贡献。他曾经与周恩来总理商议过保护团城、北海公园、天坛等名胜古迹,并得到了总理的支持。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享年70岁。他的逝世,是中国建筑界的巨大损失,也是中国文化界的不幸。他的一生,是一部中国建筑史的缩影,也是一部中国近代史的见证。他用他的才华、智慧和情感,为中国建筑事业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为中国建筑文化增添了光彩,为中国建筑现代化指明了方向。

梁思成,一位令人难以忘怀的建筑大师。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建筑史上,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人。让我们向这位伟大的建筑家致敬,让我们铭记他的话语:“建筑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智慧的体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宾夕法尼亚大学   人民英雄纪念碑   儿媳   费城   天坛   哈佛大学   难以忘怀   难以置信   中国古代   片中   北京   中国   后人   中国建筑   年轻   照片   建筑   梁思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