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毛主席通知飞夺泸定桥勇士来北京受封,勇士:请主席降衔


导语

在1934年10月,面对国民党的第五次围剿失败,中国共产党的红军为了保护革命的火种,摆脱敌人的追击,踏上了漫长而危险的长征之路。这段壮丽的历史充满了传奇,而其中一战,飞夺泸定桥,尤为惊险。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战役的背后故事,以及其中的主人公刘金山,以及毛主席的坚韧决断。

飞夺泸定桥

长征路上,红军士兵艰苦跋涉,众志成城,他们面临着一道道险关,而其中最为凶险的一战,便是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


这一决战发生在泸定桥,一座连接大渡河两岸的关键桥梁,距离红军所在地有着漫长的三百里路。

毛主席临危不乱,坚定决定继续向北方进发,将抗日战争进行到底。国民党也紧急部署,预测红军的进军路线,提前撤走了河边的船只,以削弱红军的渡河能力。红军接到这个消息后,毛主席立即召开高层会议,决定抓住泸定桥这一生机。

朱老总下令,左纵队和右纵队必须在一天之内到达泸定桥,必须抢占这座桥梁,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士兵们经历了敌军的阻击和漫长的赶路,终于在凌晨到达了指定地点。然而,泸定桥的现状却令人忧心。

原来,国民党已经拆除了泸定桥上游的木板,只剩下十三根粗壮的铁链,悬挂在空中,随风摇晃。面对这个困难,毛主席决定派遣一个特别的先锋队,以二十二位勇士为核心,负责攻占泸定桥。

在众多士兵自愿加入的情况下,刘金山自告奋勇,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愿意为红军开路。这个先锋队的任务被视为一场敢死队,只有最勇敢的士兵才能加入。


最终,刘金山和其他二十一位勇士组成了这支特殊队伍。

敌军看着红军的动作,立刻将枪口对准泸定桥,而红军的勇士们则紧紧攀附在铁链上,向前冲锋。子弹在铁链上划出火花,但他们毫不畏惧,坚定地前行。

刘金山站在最前面,感受着铁链上传来的热度,高举着砍刀,决心带领战友冲锋。子弹倒在他们的周围,但没有一个人停下。对岸的国民党士兵感到绝望,最终不得不撤退。经过两个小时的战斗,红军成功占领了泸定桥。


只求付出,不要收获

这场胜利后,党中央向这些英雄英勇无畏的勇士颁发了奖励,但刘金山却坚决拒绝了少将军衔的提升,他认为战斗不是为了个人的荣誉和奖励,而是为了革命事业。他的拒绝被毛主席尊重,最终,他的军衔被降为大校。

这段历史告诉我们,真正的英雄不是为了个人荣耀而战,而是出于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仰。刘金山和他的战友们,是为了一个更伟大的目标而牺牲,他们的勇气和坚韧精神一直激励着后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9

标签:泸定桥   大渡河   勇士   先锋队   纵队   军衔   敌军   铁链   坚韧   红军   国民党   北京   子弹   士兵   漫长   坚定   主席   通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