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贱卖”高科?价值7亿的盾构机,为何在中国只要3000万不到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丨小菲有点烦

编辑丨小菲有点烦

前言

十几年前,中国的工程项目需要使用盾构机时只能出资从国外购买,而现在随着国内技术的进步,中国的盾构机技术已经处于世界前列,国外在无法进行技术垄断,甚至中国的盾构机开始销往世界,并且价格还远低于进口盾构机的价格。

一台进口盾构机价格7亿,而中国的只要3000万不到就能拿下,这也让人产生了疑问,为什么中国的盾构机价格竟如此友好?

地下蛟龙-盾构机

其实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难以见到盾构机的,只不过我们却享受着用盾构机为人们带来的便利。盾构机的用途主要为在大山中挖掘隧道,体积十分庞大,构造却十分精密,属于大型工程设备,功能强大。

盾构机的前方装有一个旋转刀盘,用来凿开隧道中的泥土和岩石,马力全开的情况下能够凿穿整座山体坚硬的大山,也被人们称为地下蛟龙,顾名思义是可在地下穿行的蛟龙。

同时,盾构机因功能不同也分为了多种型号,适用于各种工程使用,盾构机的研发使得我国的高铁、地铁、以及高速公路等大型开发工程的建造速度成倍提升,大大的缩短了工程周期,也让施工工人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最早研发出盾构机的德国以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盾构机的技术进行了垄断,占据了全世界足足百分之九十的市场。

而当时中国想要使用盾构机开凿隧道也需要从国外进口,那时候一台盾构机就要足足7亿元,并且如果中途出现故障还要请国外的人员来维修,这就又是高达百万欧元的支出,使得中国受制于人。

不过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外资本不断压迫,中国的研究人员们不断努力,最终掌握了盾构机的核心技术,让祖国在盾构机的使用上不仅可以自给自足,还能够远销国外,占据百分之八十的市场份额。

中国国产盾构机的研发之路

2002年,在西方国外资本的压迫下,中国开始了自家的盾构机研究,而这一切完全相当于从零开始,我们没有图纸,没有技术人员的指导,有的只是研究人员在隧道里日复一日的观摩盾构机工作过程,边看边琢磨。

而西方国家看到此等研发方式也是嘲笑道,即使再看一百年,也看不明白,中国拿不出自己的盾构机。

而这些言论也让我国研究人员们愈发坚定了要把它做出来的决心,他们不分昼夜的努力钻研,将盾构机的各种零件印在了心里。

通过6年时间里不下千次的施工验证,以及足有上万枚零件的不断改良,终于是研发出了首台完全属于中国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也彻底打破了西方国家在盾构机上的垄断。

2008年,首台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中铁1号横空出世,为了验证其是否能够完整的完成任务,天津地铁担下了验证工作,而这台完全由中国研发的盾构机也并未让人们失望,在工作中将地表沉降完全控制在了3毫米的极限要求以内,最终成功完成工作任务。

随后,中国就开始了一系列技术延伸,2010年,开路先锋19号问世,也正是它让中国从被垄断走向了打破垄断,在国外都将盾构机定价7亿时,中国将价格稳定在了2500万,即使时更精密的也只要5000万就可购买。

中国盾构机为何如此便宜

两者之间的差价导致购买一台国外盾构机的价格足足能买十几台中国生产研发的盾构机,并且两者之间在性能上并无太大的差异,许多尚未拥有这项技术的国家争相向中国发出了订单,一时间中国的盾构机供不应求。

而此时便有人提出恶意的质疑,中国的盾构机这么便宜,是不是偷工减料了?事实上并非如此。

一方面盾构机的制造成本本就不高,一开始西方垄断国家之所以将它卖的这么贵,是因为他们掌握的技术是独一份的,人们只能从他们这里购买;而另一方面,这也是中国在盾构机市场上的巧妙布局。

首先,中国的盾构机虽说研发出来,可尚且在世界上并未有较高的知名度,大多数国家并不知道中国的盾构机是否好用。

而此时想要吸引他们购买并打破之前那些国家的垄断就要靠低廉的价格来吸引他们,就好似商战中的“价格战”,当两家商品品质相差不多时,吸引消费者购买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价格了,当购买者看到中国的盾构机价格足够便宜,怎么说也要买上一台回家试试。

其次,先前那些垄断市场的国家占据市场已久,想要从他们手中拿到市场份额必定要付出一定的代价,而这代价正是降低收益,虽说单批订单的收益是降低了,可中国获得的却是从国外资本手中抢过来的大量的盾构机市场份额。

并且中国看重的并不是盾构机所带来的金钱利益,而是盾构机的生产制造标志着中国制造业的崛起,盾构机只是市场中的一部分,真正打开市场后,中国制造将会在世界打出名头,此后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关注到中国制造的生产,这才是这场“商战”的最终目的。

中外盾构机技术上不如国外?

中国的盾构机起步晚也是外界质疑的一点,在人们眼中,先研发出来的国家自然有能力在性能等方面进一步进行精进。

而中国的盾构机出生才多少年,技术上肯定还有落后的地方。但事实证明中国的盾构机还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中国的盾构机效率甚至要比国外的还要更高一些。

2018年,同一项工程分别使用了国内外两种盾构机,从广州汕头海湾隧道南岸穿越苏埃海湾,其中进口的盾构机需要耗时736天,而国产的盾构机仅需660天即可顺利完成任务。二者的效率高下立判。

既然中国的盾构机价格便宜,效率又比之前那些垄断国家的高,自然有点头脑的国家都知道买哪家的好,2020年,中国自主研发的1000台盾构机就销往国外,无论是北美国家还是欧洲国家都争相购买,甚至就连一向对中国态度不好的印度,也选择从中国手中购买盾构机使用。

总结

盾构机只是一个缩影,国外在很多技术层面都对中国有所限制,不过中国的技术研发人员也有着自己的努力,中国科研也在不断弥补国内的技术短板,让一系列产品从无到有再到先进,未来的中国终将摆脱任何国家的束缚,成为真正的制造业强国。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盾构   中国   精密   商战   蛟龙   研究人员   隧道   手中   效率   国外   价值   国家   价格   工程   市场   技术   高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