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务之急:提高社会保障,这比刺激消费更有效

#财经新势力#


  方向性的转变

  从经济政策的大方向说,中国已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这就是投资拉动转向了扩大内需,一直到2035年。用一个粗暴的比喻表达,这也可以说是从凯恩斯主义,转向了新自由主义.

  过去一直强调投资拉动经济,允许财政出现较大的赤字。

  对中国来说,这是以一种非市场化的方式进行的,结果,财富增长的效率过低,且无法传导到民企与民生,引起了需求不足的矛盾,供应端强,需求端弱,这是中国式的生产过剩。

  刺激消费,盯的是富人的口袋。

  日常消费刺激不起来,刺激起来也没太大用,本来也少不到哪去,也多不到哪去。

  所以,政策又回到了房地产,放开一线城市的限制,刺激大消费。问题是,有多少人能在北、上、广、深买得起房子?唯有高净值;高净值买房的理由又是什么?当然是房地产要有上涨空间;这显然有疑问,因为房价太高了,除非货币大幅贬值。

  正因为如此,所有的专家都对“认房不认贷”一脸懵圈:这行吗?

  就算逼出了高净值群体躺平在银行中的巨量个人存款,也只能解一时之困,解不了生产过剩的困局。正常的逻辑是:提高居民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因为中国经济所遭遇的困境其实很简单:是中国老百姓的收入太低了。

  收入高与低是一个相对概念。

  相对埃塞俄比亚,我们不低,相对于一个稳定的经济体,财富与收入的经济学平衡关系而言,我们的确低了,在一个正常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的积累与收入的平衡关系中,这也是所有经济学理论的核心问题,不管它是什么让义。

  正因为如此,我们坚决反对“被发达“。

  美国众议院一本正经地通过了中国属于发达国家的提案,415个议员一致通过!对此,我们坚决反对。

  这里面有一个矛盾。

  如果按照人均GDP计算,美国人说我们是发达国家,也没说错。

  我们去年自己宣布人均GDP突破了12000美元,进入发达国家的标准了上海财大的的刘元春年为此还初做了一个预测,预测在2025年,最迟在2027年将突破中收陷阱,那就是真正进入发达国家的水平了,因为,世界银行规定的高收入国家标准为14000美元,我们已经非常接近,2022年已经达到了12700美元。

  为什么说很矛盾?

  因为经济总量强大,不等于人口大国的人民的生活已经很富足,经济的发展,最终要让老百姓也有“发达”的获得感。

  淄博烧烤火了起来,这种低消费能享受一下好算是欢欣鼓舞,但是,整个经济还是处于弱复苏阶段。GDP增速为5.5%,还是很不错,这说明经济的表现是供应强,需求弱,对应的自然是国企强,民企弱,积累强,老百姓收入弱。关键就是这个老百姓收入弱。

  从老百姓的收入看,我们的确是“被发达”了。

  这是一种不平衡,一种背离。老百姓富不富,看人均GDP意义不大,要看人均可支配收入。这样一看,我们还是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即便是在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下。

  2022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69万人民币,约合5300美元,那么,作为发达国家的美国是多少?为18982美元,是我们的三倍多。

  美国3.33亿人口,创造出了24.55万亿美元的GDP总量,我们14亿人口,创造出了18万亿美元的总量,这样一比,无论在经济总量,还是在老百姓的可支配收入上,我们都有距离。

  人均可支配收入,也不足以完全说明中国老百姓的生活水平。

  还要看两极分化的程度,拿掉高收入群体,剩下的中低收入群体的中位数还剩多少?国的基尼系数为0.47远高于欧洲发达国家,这是不是很奇怪?欧洲发达国家基尼系数其实也很高,多在0.50左右,这是一个很危险的系数,过了0.4要加以控制,但是,欧洲的社会保障水平远远高于我们,在财政支出中,医疗、教育、养老等用于民生的占比,高达到80%左右,从而起到了平抑两极分化作用,基尼系数降了下来,反而低于我们,在0.3左右,这是值得我们努力的方向.

  我们现在财政开支用于民生的占比是多少?

  数据表明为53%,郎咸平说实际只有20%,两会提出的目标是在“今后”要实现70%的占比,这是个好政策。  

  政策有过一个表述,即老百姓收入的年均增长要达到12%,各位可以计算一下自己是不是拖了后腿?

  最优方案是什么?

  既然中国经济的问题出在需求不足,需求不足又直接表现为不具有消费型经济的条件,那么,化解中国经济目前的产能过剩的困局,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立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提高第一次分配收入。

  这样说,逻辑上没毛病,实际上不可能。

  因为是一个恶循环,民企支持了86%的就业,自己也困难重重,所有的企业都裁员降薪,很多企业年底就过不去,加上缺少订单,想拼也拼不了。

  在这样的困局下,最温和的方式就是财政要担当,努力降低体制成本,落实两会精神,将财政收入的70%以上用于民生,提升社会保障机制,通过全民共享的第二次分配,降低了医疗、教育、养老、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消费不用刺激也起来了,消费起来了,需求增加了,产能消化了,企业修复的负债表与利润表,就业也就得到了保障,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最终,财政的税基加大了,钱又回到了财政口袋里。

  清华的李稻葵提出发消费券,认为最终也会回到财政的口袋,那是一个数量的逻辑,不是底层逻辑。

  中国经济要想快步走出弱复苏周期,还是扎扎实实修正居民真实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吧。

  有人会问,财政的钱从哪来?

  财政哪一年也没差钱,年年钱不够用,并不是税收在减少,税收年年都在增加,今年又是两位数的增加;所以,应该问的不是财政的钱从哪来,应该问的是为什么没有实现两会提出的小目标:70%用于民生。

  这才是中国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困局   欧洲   中国经济   当务之急   民企   美国   系数   发达国家   中国   社会保障   民生   老百姓   财政   收入   需求   美元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