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海滩突然涌现大量海虾!网友:宁愿被白灼,也不愿被核污染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经过,相信大部分国人都已经从各种渠道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其在未来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有了初步的危机意识。

然而在此次事件中,日方的所作所为却在事实以外的方面,给与了人们一个并不光彩的“解决方案”:即犯错后可以先不忙着补救,而是竭力掩盖或消灭提出异议的声音。

先是让提出不同意见的官员离职,再花重金平息各国和民间的争议的声音,最后由公众人物出面证明海鲜和环境的所谓“安全”。

对于喜欢实事求是的国人来说,在目前国内的媒体环境下,舆论战我们可能并不占据优势。但似乎海洋生物已经看不下去了,大批的广东海虾突然“自尽”彷佛在为正义站台。

日本排污在先

难道真的是“万物有灵”?这次的日本排海究竟会为海洋环境造成怎样的危害?以及在整个排海过程中,日本政府又采用了什么样的懵逼策略呢?

自2021年日本公布排海计划后,各国相关领域的科学家,对于核污水排海可能造成的危害,做出过各种详尽的调查,和基于事实基础的预测。

在可见的未来,从日本福岛地区入海的污水,将会在短时间内污染附近沿海的水资源和海产品资源。且这个范围会随着洋流等自然条件,蔓延到整个太平洋的其他国家沿海。

核污水中包含的多种放射性物质,不但会杀死目前已知的绝大部分海洋生物,还有极大的可能导致侥幸残存的生物,开始畸化和变异。

由于海洋生物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的存在,将会随着它被捕食进入到更大的生物体内,如果人类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食用,对于身体健康将会是致命的破坏。

而且这种影响同样会危害到下一代,摄入放射性物质的父母,生下畸形儿的概率也将大幅提高。当放射性物质因为水循环进入土地后,人们种植的粮食和蔬菜同样无法幸免。

这个排海计划暂定三十年的时间,大概率日本的排海计划还没有结束,全球的大部分国家就已经被放射性物质污染了食物和水源。

面对这样威胁到全人类的恶行,意外的是无论是对环保最为激进的欧美,还是距离日本最近,可能受到最大伤害的韩国都出乎意料的淡定。

传闻日本更是在世界范围内花费了700日亿的价钱,用于证明排海污水的安全性的舆论引导。要知道用于核污水处理的总成本才不过区区20亿日元。

为了让自己的动机更加有说服性,日本政府还聘请了国际原子能机构,为其排海的核污水背书,以证明其“无害性”。而我国更是被日本包装成“唯一一个”反对排海的国家。

在国内的媒体平台,“700亿”的威力同样表现的淋漓尽致,众多为日本排海辩护的个人或团体也纷纷跳了出来,一场场激烈的辩护每天都在展开。

海虾“自尽”在后

面对如此严峻的舆论环境,国人在愤怒之余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一大批关于日本排海的指责,讽刺和科普的内容,同样席卷了各大媒体。

自媒体平台上一个广东的账号,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在视频中许多海虾“跳”上岸,在沙滩上搁浅。往日生活在海水深处的虾类这样做,无异于“自我了断”。

头一次看到心仪的海鲜“送货上门”,人们自然在高兴之余,已经开始讨论起了美食的烹饪方法;

而此时却有人提问,为什么这些海虾会反常的出现在海滩上呢?很快就有人把海虾上岸的现状,同日本排核联系起来,并为这些海虾赋予了特殊含义。

“宁可死于锅里,也不死于废水里。”从这个角度看来小小的海虾,一只只仿佛都有了“作虾”的气节。本来是调侃的说法,却因为网络的发酵不久上了热搜。

当然对于这个说法还是有不少反对的声音的,一部分是出于对事实的关注,提倡以科学的眼光看待这起特殊事件;而另一部分则质疑核污水的蔓延是否真有这么快。

事情很快迎来反转——这似乎是网络上大部分夺人眼球新闻的习惯历程,一位广西养殖户出面证实,该视频是盗用自己的作品,视频里的海虾也并非“自尽”。

原来这些海虾是在一次养殖场放水过程中,随着积水冲出围栏,被带上沙滩造成的。也就是说海虾上岸并非“自愿”,它们也不是为了躲避核污染才这么做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条视频从大火到迎来反转,再到各大媒体统统出来辟谣,几乎创下了网络视频辟谣和纠正的最快记录,无论是证据的全面性还是工作的效率性都堪称极致。

随着事情的真相大白,网上的热议也渐渐平息,大部分吃瓜群众如往常一样起身离场,只留下了遍地的瓜子皮叙述着曾经区域白热化的关注热度。

从这次的网络大讨论,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国人对于日本核污水排海事件的关注和愤慨,和因为其带来的对未来环境的忧心忡忡;

另一方面在这种关注度高的方面,无论是官方还是其他媒体出面及时的辟谣,也体现了宣传部门对于网络热点的态度,以及对于不良舆论的处理方式。

表面上看来只是驳斥了不科学的臆断,和由其带来的不良后果。但其实也是对群众的一种保护,无论是对于围观者还是对于事情亲历者。

如果任由舆论发酵的话,至少对于我国沿海地区的渔业和养殖业从业者,都将造成一个“遍身是嘴也说不清”的后果,更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让子弹飞一会

在8月24号日本排海开始的那一天开始,对于我国海鲜从业者的考验就已经来临了。往年的国庆节前后名利双收的海鲜老板们,今年的心里只有苦涩。

在各大直播平台上,对于海鲜安全性提出质疑的弹幕,和守在手机前边喝卖边流泪的老板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往年动辄每斤数十上百的海鲜产品,如今即使“打骨折”仍然无人问津。反而更多的是怀疑和嘲讽,甚至有些极端的人还会给卖海鲜这件事扣上“谋财害命”的大帽子。

难怪许多老板在镜头上边哭边诉苦,声称将手里的海鲜处理完之后,今生再也不碰这一行了。好不容易熬到了“开海”,却没想到海鲜差一点全砸在自己手里。

出来辟谣的广西养殖从业者,想必也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如果“我国沿海受到核污染”这一结论被坐实,那么对于整个海鲜产业链都将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同“质疑海鲜”这件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同时间风靡各大朋友圈的“抢盐”风波。人们没想到,随着小道消息的传播,如今的盐已经成为了“遇事必抢”的物资。

这次的传言似乎更富逻辑:如果海洋真的被污染,那么今后的海盐自然是不能吃了,趁着现在的盐还安全,囤积一些以备不时之需也就顺理成章。

按照我国人均食盐的消费水平,可能花上几百块就能备足“吃到逝世”的盐量。食盐抢购的热潮如此盛大,甚至这个新闻还火到了国外媒体上。

直到我国官方媒体辟谣,我国的食盐大多来自内陆地区,即使海盐完全无法使用,内陆盐湖的产盐量也够全国人民使用数十年,至此抢盐风波才算告一段落。

由此可见,一些不实信息甚至是虚假内容的出现和传播,随着其热度的上升,很可能造成人们的焦虑与错误判断,并带来对于一些行业和个人的歧视和行业经济损失。

如果不及时辟谣的话,错误的观点和导向经过别有用心人的推波助澜,未来会发展到怎样的地步将无法预测,当其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事件后,很可能反过来影响我国的政策。

如今我国处于在世界格局巨变的同时,重新校订新时期内的国际地位的关键阶段,为了阻止中国的崛起我国政府每天都要面对其他外部势力的挑衅与遏制。

在这个关键时刻,更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充分的相信党和政府,能够作出最符合我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决定,并带领我们在不断强大的道路上前进;

而并非以讹传讹的错信虚假消息,在没有让污染环境的恶人们付出代价之前,就自乱阵脚失去未来讨还权益的力量。

结语

随着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加入对日调查的团体这一趋势上来看,目前在日本排海这件事上,最焦虑的应该不是我们,反而静观其变,精确反击才是取得最终胜利的最好选择。

参考资料

1《一份报告背不动日本核污水排海这口“锅”》

2《日本核污水排海行为的不法性及其责任追究》

3《日本核污水排放后我国远洋渔业立法思考》

4《论核污水排海的海洋生态损害赔偿责任》  


本文由“脑洞馆长”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转载、搬运,侵权必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6

标签:海虾   海洋生物   食盐   放射性   日本   业者   广东   污水   海滩   海鲜   舆论   国人   物质   自然   我国   网友   媒体   视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