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亡对比巨大的长津湖战役中,十万人不敢打两千人,谁是胜利者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文史纪

编辑|文史纪


前言:

1950年的平安夜,朝鲜东部长津湖地区上空弥漫着冰天雪地的严寒。然而对于10万美军士兵来说,这却是一场生死劫难。


因为在他们后方,只有2000余中国志愿军正紧咬不放。这场看似不公平的战斗,却成就了一场惊天动地的胜利传奇。


70年过去,中美双方至今仍在争论究竟谁取得了长津湖大捷。当年的宛若地狱战场,至今仍令两国历历在目。


这场惊天动地的胜利,究竟属于中国抗美志愿军,还是美国远征军?


长津湖战役中的中美伤亡对比

1950年11月,为了从东、西两线突破38线,取得战略主动权,美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进攻行动。这场战役以美军的惨败告终,被证实是麦克阿瑟在朝鲜作战中的一个“惨痛失败”。


在东线,美军第10军出动5个师10余万兵力,在空军、海军支援下由元山登陆。目标直指中朝边境的长津湖。


而在长津湖地区,志愿军仅有27军、20军约15万人应战。在西线,美军第8集团军3个军8个师约24万人,也全力向鸭绿江进攻。


志愿军在这一前线则集结了9个军约30万人进行迎击。在长津湖一线,志愿军的主力部队是刚刚入朝的第9兵团。


由于入朝过于匆忙,第9兵团许多战士未配备御寒衣物,这成为日后伤亡的重要原因之一。27军在战役初期就在新兴里歼灭美军第7师一个团,20军顶住美军南逃北援的反扑。即便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也在激战中出现了严重伤亡。

第9兵团共出动15万兵力,根据中方档案记载,其作战减员1.9万人,严重冻伤2.9万人,阵亡总数约5000人。

整个第9兵团减员高达32%。27军单独减员近2万,需要大量补充。20军也损失惨重,只能抽调后续部队进行充实。


美方在长津湖地区共投入兵力10万。根据美军档案,他们在作战中阵亡743人,负伤4000多人,非战斗减员7000余人,合计减员约1.1万人。


与第9兵团的减员率相比,美军的伤亡率要低得多。不过,从战术和指挥上来看,志愿军占据明显优势。他们灵活运用户外战术,大胆襲击美军,将美军分割包围。


美军陷入混乱只能放弃进攻,紧急撤退。即便伤亡数据悬殊,美军也不得不认可自己在长津湖遭遇失败。


事实上美军拥有全方位的物质和技术优势。他们拥有海空军火力支援,装备精良,后勤保障体系健全。


志愿军则面临训练不足、装备落后等多方面困境。正因为如此志愿军才需要付出更惨重的代价来消耗美军。但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志愿军强大的战斗意志和顽强的战斗品质。


长津湖战役以志愿军的胜利告终。尽管双方伤亡数字存在差距,但这不能掩盖志愿军在战斗精神和战术指挥上的优势。


这场战役堪称中国军队以弱胜强的典范,充分彰显了人民军队的英勇顽强。它对长期依赖武力的美国震撼很大,成为朝鲜战争的重大转折点。


长津湖血雪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奉命进入朝鲜,参与长津湖战役。长津湖位于朝鲜东北部山区,海拔1300米,天寒地冻。


志愿军虽然装备简陋,但仗着一腔热血扬名立万的豪情,誓要打败美帝国主义,捍卫新中国的尊严。然而他们不知道,接下来将为他们带来巨大的伤亡和牺牲。


当第九兵团约15万大军来到长津湖时许多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他们没有足够的车辆运输给养,平均每个只有几十辆汽车。

大部分日用品和武器弹药都要靠双肩挑担。乘车者稍好些步行者要在崎岖的山路上艰难跋涉。

更糟的是运输队伍经常遭到军空袭。第88师一个营起初有780人,被空袭后仅剩5人。联合国军拥有制空权,志愿军无处可藏。

给养不继导致部队长期断粮。战士们从入朝起就困难重重,全依靠个人携带的若干天口粮维持。


有的连队7天没有补给,队员们疲惫不堪却仍要继续前进。个个衣衫褴褛,寒风刺骨。每人每天的伙食仅有2个土豆,面包常被狂风吹跑。有人眼红美军尸体上的肉想割来充饥,又不忍心这样做。


更使情况恶化的是突降大雪,气温骤降至零下40摄氏度。睡在露天的士兵们瞬时僵硬,当晚就有上千人被活活冻死。长津湖战役,为何中美都不愿提及?中国不愿回忆,美国是不敢回忆。

许多士兵的枪支被冻住无法射击,手粘在金属枪管上就要掉皮。等在前线的战士,有的直接被冻成冰雕状。伤员情况更惨,小腿以下完全麻木,医护人员只能当场用木匠的锯子截肢。


尽管如此困难,志愿军没有退缩,仍在寒风中顽强作战。为歼灭来犯之敌,他们疾行几十里袭击美军,用鲜血和生命拼出一条生生不息的红线。

第九兵团以6万多人的代价,重创美国海军陆战一师,歼灭其“北极熊”团,完成围歼截击,达成阻敌追击的目标。


他们以巨大牺牲换来宝贵胜利,将美军钳制在北方。尽管我军伤亡惨重,还是铸就了长津湖战役的胜利。每一个为国捐躯的志愿军战士,都是这个时代最可歌可泣的传奇。


长津湖战役:志愿军战略目标圆满达成,美军溃败撤退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0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是朝鲜战争转折点之一。这场战役以中国人民志愿军获得战略目标的胜利而告终,美军溃败撤退,其部署在朝鲜的野心也落空。


战前,美军司令麦克阿瑟满怀信心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而中国志愿军的任务是配合西线部队,阻止美军快速击溃朝鲜,争取在西线反攻的时机。


结果美军不但未能按期结束战争,还在平安夜从朝鲜东北部仓皇撤退,其结束战争的设想落空。

而我志愿军付出巨大牺牲,阻滞住美军南侵步伐,为西线争取了时间,完成了保卫朝鲜的任务。

长津湖战役初期,志愿军以少胜多,以优势兵力围困美国海军陆战第一师=。志愿军希望能歼灭这支也门的美军精锐。


但这支美军部队战斗力强大,在被围后利用机械化装备开辟撤退通道,志愿军屡次设下阻击均告失败。


在美军突出重围后,志愿军伤亡惨重,仅剩一、二万人,许多师团只余下个位数的连队。这些部队在严寒中奋力追击美军,步履维艰。

与此对比美军仍保留着完整的坦克部队、大炮、丰富的后勤物资支持和海空火力掩护。美军在朝鲜东北的兴南港已聚集10万大军,拥有强大的海空优势。



但美军己经丧失了斗志,面对追击的残部志愿军,心存恐惧,只想仓皇撤走。最终,美军放弃兴南港的物资仓库,登上军舰撤离朝鲜战场。


志愿军虽伤亡惨重,但完成阻滞美军的任务。毛主席赞扬志愿军“在艰难情况下,完成了战略任务”。

美军司令坦言这是严重失败。因为志愿军完成任务,美军溃退,长津湖战役可归属于中国的胜利。


战略目标的实现与否是判断战役胜负的关键。尽管付出巨大牺牲,志愿军还是挫败了美军的战略意图,保卫了朝鲜,为最终打败美军奠定了基础。

结语:

为长津湖之战既有中方的牺牲,也有美方的失败。作为历史事件,我们不应过分强调任何一方的绝对胜利或失败,而应该客观理性地看待。


无论结果如何,参战的勇士都该受到尊重。我们应该珍视和平,避免战争带来的苦难。历史既已发生,现在我们该展望未来,携手推动世界的进步。


【免责声明】

文章中所写的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如涉人物侵权问题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不正确和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创作过程中,请遵守法律和道德规范,尊重他人权利,文章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4

标签:麦克阿瑟   伤亡   战役   平安夜   中美   朝鲜   志愿军   西线   胜利者   兵力   兵团   惨重   千人   美军   部队   牺牲   优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