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女知青返城前,对丈夫哭诉:让我们做最后一次夫妻吧

张晓梅,曾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一名普通的下乡知识青年,她怀揣梦想从沈阳来到盘锦。只是她没有想到,在这里,她经历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1955年张晓梅出生在辽宁沈阳,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工人。

父亲在一家钢铁成上班,是一名普通的司炉工人,沉默寡言,常年的劳动使得他的面色漆黑。母亲在钢铁厂的食堂工作,是一名帮厨工人,父母都是老实善良的人。

60年代末70年代初期,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整天播放“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所以,一批又一批的知识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纷纷来到农村参加锻炼。

1972年,刚满17岁的张晓梅还是一名高中没毕业的学生,她品学兼优,还是学生干部,但按照规定,她要和全国数以万计的广大知识青年一样,从城市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那一天,已是临近新年,当人们还沉浸在辞旧迎新的喜悦中时,晓梅已经带着亲人们的殷殷嘱托,和着新年的鼓点踏上了去往盘锦大洼的路上。

晓梅和其他8名女知青坐着村里的拖拉机,一路颠簸的来到了盘锦大洼育新村。眼前出现的一大片芦苇,远远的一望无际,仿佛连到了天边一样广袤深邃,在初冬的霞光照耀下,显得巍巍壮观。

晓梅被分到了三连(即第三生产队),后来她才知道,那时候的知识分子的管理都是军事化的,出操,晨练,吃饭,劳动等等都有严格都管理。

为了欢迎这批新的知识青年的到来,食堂破例做了白菜炖粉条和肉,主食是大米干饭,因为盘锦这地区主要生产水稻,大米饭就是不变的主食。

晓梅怀着极大的热情来到育新村,她真的希望在这里干一番事业,睡在青年点冰凉的土炕上她不怕,吃着没油拉水的饭菜她也不怕,但是劳动的艰苦和生活条件的恶劣是她从未想到过的。

在育新村,由于土地高度盐碱化,每逢下雨地下就是光光溜溜的,一不小心就会摔个仰面朝天。

那里都淡水更是稀缺,这里的用水和水稻,都是从百里外的辽河引进来的。为了储水,青年们挖了一个“大水泡”来储水。

水泡子周围没有围栏,夏天有洗衣服的,洗菜的,偷摸洗澡的,偶尔还有鸭子游来游去,造成水质很不卫生,经常有人拉稀,闹肚子,甚至会有传播性痢疾的发生,女青年们甚至会有妇科病的发生,卫生状况堪忧。

劳动也非常艰苦,一年到头从不间断。整理田埂,编苇粑,修房子,烧砖头,垦荒地,育秧,插秧,收秋,一年到头没有清闲的时候。

稻田的秧苗在师傅们的精心培育下,到了五月份就要插秧了,这个时候,青年点就会开展插秧大会战,因为农耕时节不等人,插秧就那么几天,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男人们负责担秧,晓梅和其他女知青们负责插秧。刚开始的时候,晓梅啥否不会,开始跟着早来的知青们学习劳动,后来样样农活晓梅也干的得心应手了。

但是插秧最累人了,每天每人插秧任务要一亩水田,一天下来腰累的像折了一样,晚上都要爬不到炕上了。水田里还有蚂蝗,一不小心就会钻到大腿肚子里,吓得女知青们跳脚的喊叫。

后来,刚好有个机会,村里招收小学代课老师,晓梅是高中的优等生,破格录用,当了代课教师,再也不用到水田里干活了,晓梅高兴的不得了。

晓梅刚到学校的时候,没有教学经验,不知道如何备课,讲课。学生们有的调皮捣蛋的,她也没有好办法管理,所以很是苦恼。

这时候,老教师刘心刚给她帮了大忙。刘心刚是村里学校唯一的高学历老师,高中毕业后,自愿回到家乡教书育人。

此时,刘心刚是一名24岁的帅小伙,高高的个子,浓眉大眼,很是吸引村里大姑娘小媳妇的目光。

学校里的老师大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子和中年妇女,晓梅的到来给这家乡村小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见到晓梅的那一刻,刘心刚的心头微微的像是被一头小鹿撞了一下。

到学校报到的那一天,晓梅穿着一身绿色的军装,上衣里面是一件白衬衫,她扎着两个麻花辫,一双大眼睛水灵灵的,一笑还有两个小酒窝,很是招人喜欢。

两个年轻人都是高中文化,又是年龄相当的青年,所以说起话来很有共同语言。晓梅经常向刘心刚请教教学上的困难,如何备课,如何把握课堂氛围,如何管理调皮捣蛋的学生,如何抓课业质量。

刘心刚总是耐心的帮助晓梅,细心的给她讲解,在生活中也经常帮助晓梅,处处对她体贴入微。

那时候的知青都是统一住到青年点的宿舍里,一排大炕能睡十多个人。值班的青年干了一天的活,也不好好烧炕,所以土炕经常是冷一天热一天的。夏天还好些,到了冬天别提多遭罪了。

尤其是遇上女青年的生理期,很多人都被冻得犯了痛经,晓梅也不例外。有一天,晓梅上班的时候捂着肚子,疼的满脸苍白,直冒虚汗。

刘心刚见此情景,也猜了个大概,趁着课间休息的时候跑回家,拿了个热水袋递给晓梅,晓梅只觉得那真是雪中送碳一般,一股暖流直触心底。

那时候学校没有食堂,刘心刚的母亲每天早起给儿子做饭带到学校,一些好吃的东西,比如鸡蛋饼,菜包子,煮鸡蛋啦,也都偷偷摸摸的进到了晓梅的肚子里。

那个时候生活艰苦,物质贫乏,没有鲜花,也没有浪漫,更没有拉手接吻和卿卿我我,但是晓梅从刘心刚那里体会了从未有过的感情,两个年轻人的心意在慢慢的拉近。

终于有一天,刘心刚向晓梅坦露了心意,希望自己和晓梅结婚,让他来名正言顺的照顾晓梅的生活。

晓梅又惊又喜,可是又有点迟疑,毕竟自己是从城里来到农村的,只怕是父母那关不好过。

晓梅给父母写信,告知了一切,果然父母强烈反对这桩婚事。他们苦口婆心的劝说,不要让她在农村结婚,过几年国家有政策了,她很快就会回到城里的,一旦结婚,就没有机会回到城里了。

但是晓梅是个倔强的女孩,两年的农村生活,让她深深的爱上了这块充满激情的热土,她也深深的爱着刘心刚,不忍放弃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就这样晓梅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和刘心刚结婚了。他们的婚礼得到了青年点领导的大力支持,都在赞赏晓梅“扎根农村干革命”的壮举。

刘心刚家里没有多余的房子,为了表彰晓梅,青年点上级领导特批了一间“扎根房”给他们小两口居住,他们高高兴兴的搬进了自己的小家。

婚后的日子是甜美的,夫妻俩同进同出,一起迎着朝霞到学校上班,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一起回家做饭,吃完饭后,到芦苇塘里看芦花,看日落和晚霞。她们的笑声回荡在水田里,地头间,操场边,小河旁。

婚后的第二年,晓梅生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儿子,一家三口的日子过得更加有滋有味。看着忠厚的丈夫,可爱的儿子,晓梅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可是好景不长,晓梅父母的一封来信打破了一家人宁静的生活。父母在信件里诉说着思女之情以及父母身体的种种不适,希望晓梅早日回家照顾父母,回到城市里工作。

信中还附带着捎来了一张招工表,招工表上的备注清清楚楚的写着招工条件:25岁以下,未婚青年。

看着那张招工表和信里父母的思念之情,晓梅的心内如翻江倒海般难过,父母年纪越来越大了,身边没有别的亲人照顾,日子过得肯定异常艰难。

而且此时,青年点里的知青也都走的差不多了,大家都想尽一切办法纷纷回到了城市里,此时的晓梅,内心也在激烈的挣扎着,最终,回到城里的念头占据了她的内心。

晓梅向刘心刚提出了离婚的请求,因为只有离婚,她才能回到城里父母的身边,才能回到城里去上班。

刘心刚吃惊不小:“你不要我和儿子啦?你怎么忍心丢下我们到城里去?”

儿子也扑到晓梅的怀里大声的哭着,“妈妈,妈妈,你不要离开我和爸爸。”

晓梅泪流满面,在心里不住的呐喊:老天爷,你让我怎么办!

但晓梅下定了狠心,一直没有松口,因为只有如此,她才能回到城里去。刘心刚看到晓梅如此的铁石心肠,也伤透了心,于是他们很快办理了离婚手续。

晓梅离开的前一天晚上,她看着睡梦中的儿子心如刀绞,她对丈夫说:“生活很无奈,唯有妥协,就让我们再做最后一次夫妻吧。”

第二天,晓梅踏上了回城的列车。回到成里后,晓梅一边工作,一边自学,准备参加第二年的高考。1978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晓梅如愿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毕业后留在省城当了一名大学老师。

晓梅回城后,一直没有忘记刘心刚和孩子,她经常给父子俩写信。刚开始的时候,刘心刚很伤心,她痛恨晓梅的无情无义,把她寄来的信都撕的粉粹,一个字都不看。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心刚慢慢的也理解了晓梅的处境,心里倒是有些释然,那个年代造成的历史,毕竟是有很多遗憾的。

晓梅没有再婚,她心里始终放不下丈夫和儿子。刘心刚也没有再婚,他把全部的爱都放到了培养儿子的身上。

晓梅的来信他也经常拿给儿子看,给他读妈妈来信的内容。告诉儿子,妈妈其实一直没有忘记我们,妈妈一直在远方祝福我们呢。

1985年,晓梅再次回到了让她终生难忘的盘锦大洼育新村,在那里,她找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和儿子。

丈夫老了,儿子大了,一家三口见面,激动的抱在一起痛哭,诉说着别后的情景。

晓梅和刘心刚很快办理了复婚手续,为了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刘心刚辞掉了自己的工作,带着儿子来到晓梅工作的城市。

晓梅给儿子找了当地最好的小学读书,刘心刚在家附近开了一家补习班,一家三口终于又在一起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在那场知识分子上山下乡的运动中,千千万万像张晓梅一样的青年来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他们的故事只是千千万万个知青故事中普通的一个案例,真实生活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广大知青们在人生最宝贵的芳华里,接受着扎扎实实的农村再教育,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汗水,他们像那片苇塘一样,默默书写着那段充满激情岁月的辉煌。

惟愿后辈们牢记历史,让那段记忆在历史的天空中永存。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国式浪漫#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盘锦   丈夫   大洼   知识青年   再教育   水田   知青   村里   城里   儿子   父母   夫妻   妈妈   农村   青年   学校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