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国48万兵力赴韩军演,朝鲜半岛局势再次升温,冲突或将一触即发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48万联合国军亮出爪牙,对朝鲜虎视眈眈!

上半年,朝鲜试射不少导弹,其中不乏有模拟核打击的,而下半年到明年,这一数字恐再次刷新。

朝鲜不是心血来潮,最为根本的还是美国加速布局“印太战略”,由此引发朝鲜的激烈反应。

半岛局势中,各方的行为环环相扣,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美国先挑起的争端。

千钧一发的时刻,中国再次出手。

为什么说是美国先挑起朝鲜半岛争端呢?中国又做了什么?朝鲜半岛是否会出现更激烈的对峙?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出尔反尔”的军演

近日,美国再次打出“联合国军”的旗号,在韩国开展超大规模“乙支自由护盾”军演。

此次军演共有美韩等11个国家参与,总兵力近50万,数字非常庞大,规模前所未有,也从侧面显示出半岛局势不容乐观的现实。

乙支自由护盾军演实际上是“常态化”军演,在1975年就已经出现。

从1975年开始一直到2018年,每年的9月美韩都会举行这场军演,军演的主题大同小异,主要是模拟朝鲜对韩国实施打击,韩国在美国的支援下如何进行反击的内容。

但在2018年,特朗普执政之时,这位商人总统破天荒地和朝鲜进行会谈,美朝双方签署相关协议,朝鲜方面表态愿意推动半岛无核化。

与此同时,美韩的联合军演也将停止。

但拜登上任后,这一协议被迅速撕毁,美韩的联合军演再次提上日程,并且一次比一次规模浩大,半岛局势在热武冷炮的推动下持续升级。

乙支自由护盾演习由来已久,半岛局势为什么会升级呢?

此次军演有不少特殊之处值得关注。

美国将2023年赴韩国参与演习的11个国家,共同组成的军队称为“联合国军”。

“联合国军”的名字中国人肯定相当熟悉。在抗美援朝时期,美国所组建的国家阵营就被称为联合国军,其假托联合国的名义来显示自己的正当性,实际上做的是公然违反《联合国宪章》的行为。

2013年,联合国公开否认联合国军和自身之间的相关性,表示这并非是联合国组织的“维和部队”,如此美国的险恶居心昭然若揭。

除了联合军队名字相同外,还有几个特殊之处向我们传递出重要信号。

首先,本次军演美韩“不装了”。

此前的军演中,美韩都只是假定朝鲜先对韩国进行攻击,韩国惨淡经营,最终等来美国的支援,逆转战局。

该剧本中,美韩都是“被欺负”的角色,没有“害人之心”。

但在此次军演中,美韩对朝鲜率先发起攻击。在演习中体现为美韩等联军从平时状态迅速进入战时状态,没有任何铺垫。

对这一重大转变,韩方称是为了应对朝鲜愈加强势的核导能力。

其次,美国“双手下场”。此前,美国对韩国的支援虽然快速且毫不犹豫,但还是有所保留的,许多高精尖的武器没有用到半岛局势当中。

一方面是美国留了后手;另一方面也许是美国并不觉得应付朝鲜需要这些高端武器。

但随着朝鲜核导能力愈发强悍,美国坐不住了。在此次军演中,美国出动不少战略武器,其中最突出的就是B-1B战略轰炸机。

战略轰炸机和轰炸机,两字之差、谬之千里。

所有加上战略两个字的武器,都拥有普通武器无法比拟的性能,它们不仅续航里程更长,荷载武器数也翻倍,部分还具有隐身作战、超高音速等特殊功能。

美国将这些先进的战略武器投放到战场,再次向我们传递出半岛局势加速演变,螺旋上升的信号。

美国为什么要这样做?恶化朝鲜半岛局势有何目的?

特朗普与拜登共同的印太战略

从特朗普到拜登的政策转向,实际上和个人风格、对外政策有很大关系。

特朗普就任靠的是美国优先政策的托手。他在竞选时,提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从而煽动人心,确实也取得了相当亮眼的造势效果。

但是,美国优先这一外交政策却没有太多人知道。

美国优先的核心内涵是民族主义和不干涉主义。民族主义不用多说,就是用民族共同体的概念让美国人凝聚起来,比较虚、比较空。

但不干涉主义却是切切实实的,其主要基调为不对外国的内政,实行政治或军事上的干涉。

该政策似乎和美国此前的霸权作风南辕北辙,事实上,特朗普就是在试图,不让美国充当“太平洋警察”的角色。

特朗普作为一个“商人”,必然更看重显而易见的利益,而美国大多数海外战场,实际上都没能取得太大成果,反而每年还要浪费不少国家预算。

为此,特朗普增加了对退役老兵等弱势群体的补贴,收缩了美国对海外战场的投入。

在国际上,美国与朝鲜进行谈判,推动半岛无核化。

然而,拜登与特朗普之间看似水火不容,两人施行的基本政策却趋向一致。

最大的相似之处就是,拜登仍旧试图将美国从经济全球化中“摘出来”,大行贸易保护主义,保护本国企业。

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为,拜登走上了美国的老路,加快布局印太战略,加速对中国进行围堵,继续在全世界拱火挑事,好让美国坐收渔翁之利。

本次军演就是拜登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体现,实际上拜登还是为了将半岛局势绑上印太战略的大船,并加大渲染朝鲜威胁、中国威胁,为自己推行战略铺路。

同样是为了让美国经济好起来,特朗普选择不干涉,收缩在海外的“花销”,而拜登则选择加紧加急在海外的动作,转移国内矛盾视线。

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取向,实际上指引了同一条路,即重返亚太,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威慑力。

对于美国的图谋,朝鲜没有坐以待毙……

朝鲜局势

在美韩进行军演之后,朝鲜立刻发射了两枚战略巡航导弹,而后这两枚导弹均飞行超过7600秒,在预定地点爆炸。

朝鲜此次战术核打击训练,模拟摧毁韩国重要的交通设施和指挥所,并且都达到了最终目的。

朝鲜在韩国两个目标地点的选择也相当有说法。指挥所就不用多说,是韩国战术战略的大脑核心,能快速打乱韩国战略部署的脚步。

机场等交通设施的摧毁,则是为了应对美国支援韩国。美国赶赴战场,战机最为关键,摧毁机场就能为朝鲜赢得更大的胜算。

从去年到今年,朝鲜进行导弹试射的演练,一次又一次刷新了外界对朝鲜的看法。近两年,朝鲜的弹道导弹已经发射超过80次,却鲜有失败的记录。

朝鲜的导弹技术虽然称不上世界前列,但对韩国进行打击是完全可行的,甚至美国也在朝鲜的打击范围内。

另外,朝鲜的军事侦察卫星此前两次都发射失败,将在今年10月进行第三次试验。

此前有不少网友嘲笑朝鲜卫星发射失败,但任何一个国家都是从失败的阶段过来的,朝鲜的不放弃精神,自有一种“许三多”的拙稚和踏实。

除了导弹和卫星,朝鲜还从当前战争中的“热门武器”入手,加快无人机生产,要求进行更多的战略储存。

这些都是在为有可能的战争做准备,居安思危的想法非常浓厚。

在海军建设上,朝鲜已经成功试射核鱼雷,具备了海上核武器打击的实力。

朝鲜已经感受到:美韩军演从防御走向进攻性质,自己也必然要做好战争的准备。

甚至,美韩还对战争支支吾吾,不敢言明的时候,朝鲜已经摊牌称正在进行战争的准备。

不怕愣的,就怕不要命的。经历过惨烈的朝鲜战争和长久的围困封锁,朝鲜已经形成了“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民族性格。

那么,朝鲜半岛发生战争的可能性到底有多大?

大型战争不太可能,小规模冲突不能排除。

美国仅仅只是想挑拨周边国家敏感的神经,如果真的陷入战争损失就太大了。

现在,美国国内还有一摊子事情没有找到解决之道,再加上朝鲜半岛的新麻烦,拜登的卸任恐怕都要加速了。

另外则是,美国再如何“瞧不上”朝鲜,也不得不给朝鲜核武器一点面子,毕竟朝鲜是真的有核武器。

一旦开战,朝鲜也是真的敢打、且打得到。美国还是要掂量一下自己能否承受得住损失。

最重要的是,对于俄罗斯,美国尚且还要通过乌克兰,隐在幕后充当“指挥官”。

而朝鲜半岛局势一旦恶化,中国绝对不可能坐视不理,届时和美国对上的就不是朝鲜,而是中国了。

果然,在美韩联合众多国家进行军演后,中国没有听之任之,而是果断出手了!

中国出手

在联合国上,耿爽大使直指问题核心,称外界总将朝核问题的责任推给朝方,但朝鲜的激烈反应是对美韩军演的回应。

也就是说,朝核问题的根源在于美韩勾连,并对朝鲜展现出毫不掩饰的恶意,而朝鲜所采取的行动,不过是“正当防卫”。

虽然在很多网友看来,耿爽大使在联合国的发言对局势毫无用处。

实际上,我国的发言将是非曲直、正义与否辩明,如此我国在危急关头采取行动才能师出有名。

一旦半岛局势恶化,中国必将援助朝鲜,这是基于战略决策的利益最大化选择,建国后的抗美援朝就是一个生动鲜明的例子。

当时的新中国,国内外的政治环境都存在危机,抗美援朝固然是为了帮助兄弟邻邦,更是因为朝鲜失守,下一个就是中国。

朝鲜作为中国大门口的国家,和中国同气连枝、唇亡齿寒。如果朝鲜被美国拿下,美国就可以借着地理位置优势,对我国的华北地区进行渗透。

如今,这种局面仍旧没有改变。美国对朝鲜的针对除了支持韩国以外,另外还有指桑骂槐、杀鸡儆猴之举。

这一点,中国心知肚明,因此若半岛局势持续恶化,我国绝对不会隔岸观火。

半岛矛盾,台海局势,再加上南海问题,我国周边的这些“雷区”,都少不了美国的手笔。

而这些争端都指向美国的重要战略——印太战略。

印太战略虽然几经更名,但换汤不换药,从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到特朗普的印太战略,都是想要通过炒作“中国威胁论”来加固美国对于亚洲地区的控制。

二战后,美国迅速在欧洲开启了一体化进程,欧洲国家和美国的耦合加深,直至今日,实现了在经济和军事上双重依赖美国的现状。

也许是因为亚太地区不富裕,当时的美国并没有在亚洲建立起自己的权威。

随着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以中印为首的亚洲地区聚集了世界上最多的人口,拥有了巨大的市场和生产潜力。

美国感受到霸权地位受到威胁,于是加快在亚洲地区的布局,推行了所谓的以经济和安全为两大支柱的双边同盟网络,笼络了日韩澳等众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家。

但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奉行的“经济支柱”快速倒塌,欧亚地区的许多国家不再以美国为中心。

美国的重返亚太的战略,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很显然,美国在半岛地区动作频频,就是为了加强自己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存在,即使经济支柱不再,也要通过挑动亚太国家敏感精神,来加强各国对美国军事实力的依赖。

时移世易,抗美援朝时期美国的算盘落空。时至今日,美国的打算仍旧无法实现。随着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下滑,谁也不能保证自认为是“将军”的美国,不会沦为一把低廉的刀。

美国通过军事实力操弄政治和人心,墙倒众人推的结局已经注定。

参考资料:

韩美联合军演“乙支自由护盾”启动,美或调派战略武器参演——央视网

比特朗普更激进更隐秘:拜登版“美国优先”——参考消息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朝鲜半岛   局势   联合国   朝鲜   国军   韩国   美国   兵力   导弹   中国   半岛   此前   冲突   武器   战争   战略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