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迎来“好消息”,高级职称比例将提高,三类教师会受益

导读:根据国家教师工资改革的方案,我国中小学教师的整体工资水平和职称有着极大的关系。教师想要获得更高的工资以及退休金,必须要拿到更高的职称,否则就永远只能拿底薪,自身的收入没办法增长,难以养家糊口。

教育部当初将教师的职称和工资等级挂钩,主要就是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希望教师能真正将教学当作是事业。优秀教师经过长期积累,最终能获得更高的职称,收入出现较大幅度增长。但是越往高处的职称,往往都是僧多粥少,竞争相当激烈,导致很多一线教师变得更加“佛系性”。

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的职称体系来看,各地基本都是分为五级十三段。如果是教育局正规聘请的有编制的新教师,就会被定为二级教师(12段),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才会逐渐往上爬到一级教师以及高级教师等,这个职业发展道路相当漫长,付出的精力难以想象。

我国大量中小学教师最终的评级都是定在一级教师,没有办法评上副高级职称。一级职称和副高级职称,两者在工资待遇以及退休金方面有着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都是渴望在退休前能拿到副高级职称。但是因为名额非常有限,很多教师奋斗多年都没有结果,最终只能无奈选择躺平。

中小学教师迎来“好消息”,高级职称比例将提高

由于财政实力方面的限制,各地教育部门都是严格限制副高以及正高级职称的评定数量。如果教师的自身教学实力不够硬,教龄没有达标,又没有各种教育科技创新奖项,即使在一建岗位埋头苦干,也是很难拿到高级职称。针对于目前的这种现象,为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教育部也是提出2023年的建设意见。

根据《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内容来看,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要适当提高中小学中级、高级教师岗位比例,畅通教师职业发展通道。根据不同学科以及地区的特点,要完善不同种类教师的职称评定标准。

我国各省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目前基本都已经有分地域性的标准,比如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评选通道都不同。以山东省中小学教师的职称评定为例,城市中小学的教师职称评定主要看教学的实力以及科研成就等,农村地区的教师主要看教龄以及一线的工作时间,可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向教育厅申请。

根据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实行更加人性化的职称评定制度,这也是当前所要改革的重点。有很多老教师的工资已经十多年没有变化,那就是受到自身的职称限制,一直都是属于初中级别,没有办法往高级别冲刺,整体的收入就会受到限制。

通过教育部发布的整体文件来看,有三类教师可以说是获得重点照顾,会成为最大的受益者。第一类就是在一线岗位工作多年的教师,国家提高高级职称教师的比例,主要也是看一线教师的诉求。毕竟一线的教师才是教学的主体,他们的实际问题应该要得到解决。

第二类就是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教师,这类教师也将会是国家关注的重点,在现有绿色通道的情况下,会逐渐放低教龄方面的要求,吸引更多年轻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第三类就是担任过班主任的教师,以前国家只是给予津贴,现在在支撑方面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倾斜。

以目前情况来看,保持现有的教师职称评定比例,已经很难满足新时代年轻教师的需求。很多研究生成为教师已经有将近十年的时间,教学能力很突出,却依然没有办法拿到副高级职称,还是要在学校里面排队,可以说是按资排辈问题同样很突出。

因此,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不仅要提高中高级职称的比例,还要考虑到对年轻教师的激励作用,还有其评选过程的合理性问题。是否应该以年龄作为衡量标准,目前也是我们需要讨论的一个重大问题。

有人觉得逐渐降低教师职称对公司的影响,根据实际的教学课时计算绩效,或许也是一个改革的重要方向。各位网友,你们觉得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中小学教师   比例   教龄   教师   职称评定   教育部   退休金   职称   好消息   岗位   实力   工资   收入   我国   地区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