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人员透露:今明两年,最好不要随便存定期,有3个原因很扎心

#时事热点头条说#

文丨@墨兰史书

编辑丨@墨兰史书


如今房价直冲云霄,已经越来越多人不愿意把钱存在银行,或者说不首选存钱。经历过被封锁管控的疫情时代,我们国人终于认识到了理财的重要性。

曾经受苦成长起的一代人,会更倾向于把钱存入银行,坐等涨息。就像最近顶上热搜的‘450万是很大一笔钱了’

就有博主声称,如果把450万存入银行的话,余生都不需要再奋斗了。

在疫情刚解封的那段时间,支付宝和各大消费平台,不仅与银行合作放出很多消费优惠券,银行自己也推出了许多存钱福利。

毕竟疫情时代,人人坐吃山空,银行只出不进、挣扎存活,想要改变现状,唯有自救。

除了广为人知的活期、定期等活动,银行还有国债、大额存单和各类理财产品等,这其中存定期的利率最低,人们到手的利息自然也是最少的。

把450万存定期,多少利息?

定期分为不同的年限,按国有银行举例,存一年是将近2%,450万存一年,会到手90000元的利息。

一年12个月,90000元的利息平均下来,每个月能到手7500元左右,现在很多刚毕业的大学生,每月也就三千多元的工资,所以如果家里有几百万的储蓄的话,想要提前躺平,把钱存入银行完全可行。

但近日,银行人员却透露:“今明两年,最好不要随便存定期,有3个原因不得不考虑。”

近年以来,我国的定期存款利率始终在下滑,2019年初次下滑时,大家还没警觉,突然疫情爆发,生活压力骤增,收入也不可避免的开始减少,即使现在生活状态恢复,也给大家留下了后遗症。

导致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把多余的钱用作理财,以备不时之需。存定期就成了大多数人的首选,但这对银行来说并不是件好事,所以才有定期存款利率逐年下滑的势头。

比之前几年均下降0.5个百分点,2023年6月已经又下调了两期存款利率。而且专家预测,未来两年内,银行存款利率还会继续下降。

而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目前国家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管是国内屡次暴雷的房地产行业,还是美国国债对我国整体宏观经济的影响,国家都需要号召人民继续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

所以不排除央行会采取继续降息或者降准、利率下行的措施。在这种趋势下,存定期自然不是最优的理财产品。

除了第一点的‘定期存款利率持续下降’;还有‘定期存款缺乏流动性’的缺点,定期具有一定时间约束,如果提前取出,将不会按照原本的利率计算。

提前取出还分为两种情况:全额提前支取、部分提前支取

金榜题名时、结婚买房时、婚丧嫁娶时等等,缘分天定,谁都不能预测老天下一刻会降临怎样的‘惊喜’,但我们确定的是,每一个“惊喜”,都需要用到金钱。

所以即便是存定期,也最好不要一次性存在一起,比如有10万存款的话,可以分为三笔“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三次存入

人生充满了未知和意外,所以假如意外真的不期而遇,到时即使等不到到期时间,也可以提前取出其中一笔款项,避免损失全部的定期存储利息。

然而对于银行来说,他们不建议“存定期”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利率的下调,而是想强调‘金融产品的丰富性’,当今的银行,国债和大额存单才是他们的主推产品。

中国作为苏联解体后,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的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而国债就是国家向人民借款,并支付利息的模式,这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

唯一不同的是,我国更让人信赖和稳定,像拥有巨额美债的美国,根本不需要推广‘定期’,因为本身就很少人存。

在美国,更多的人会选择用手里的钱做理财,无论是买基金,还是做投资,总之他们不会把希望寄托于银行,坐等升值,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

毕竟在美国流传这样一句话,相信美国政府,那你就自求多福吧。或许也存在一种可能,信奉自由至上的美国,或许一开始的自由根本不是心之所向,其实也是被步步紧逼的?

更好的出路

按照银行的说法是,“可以存定期,但如果想要到手利息更高,建议选择银行其他的理财产品,不仅选择多种多样,而且随存随取,解决了定期缺乏流动性的不足。”

像最初的说的450万,如果选择存国债,首先就会解决‘流动性’的问题,因为国债每一年就可以取出一次,生活中如果不是绝地灭顶的打击,一般都可以周转过来。

根据最新一期的国债数据显示:三年期利率3.2%,五年期利率3.37%

如果把450万存国债,购买三年期的话,那么每年将会获得144000元的利息,平均到每一个月,到手就是12000万元。

俗话总说‘富不过三代’,但前提也有富人的后代不过度挥霍,如果严格遵守国家办法的政策,就这样“靠息生活”,生活质量远高于工薪阶层,完全不在话下。

而如果存5年期,会到手151650元的利息,每月也会获得12637.5元,有这样不劳而获的赚钱方式,还上什么班?

当然还是有部分天生的富人,会更执着于实现自己人生价值,他们拿着这笔钱去创业,或者买房做投资,试图用这笔钱翻番,成为社会定义中的‘成功企业家’,为后代再积累多一些财富。

毕竟随着时代的进步,谁也无法保证未来一旦房地产回升,再炒到新一轮的高度也不无可能。

但抱有这种“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冒险态度的朋友,也同样要做好失败的准备万一收获不达预期,到时‘一江春水向东流’,千万不要悔恨。

毕竟彼时有国债、和大额存单两个绝佳选择放在你面前,是你自己没有珍惜。

除了可以一年一取的国债,还有利率更高的大额存单。银行虽然主推这类产品,但基于个人因素,还是不太推荐。

大额存单,主要是股份制银行和地方性商业银行推出的,其三年期的利率一般在3.5%左右,五年期则在4%左右。

大额存单的利润是最高的,五年期可以净赚利息90万元,三年期也能到手将近80万,到手每个月也是一万五左右,不用兢兢业业,也能衣食无忧。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高收益必定伴随高风险,这也是个人不推荐的原因,比如2022年暴雷的河南部分村镇银行事件,是储户们长达3个多月的持续发声,才迎来艰难的‘七轮垫付’,让这件事有了结果。

如果不是很精通理财产品的朋友,在做出决定之前,一定要告知自己的家人。放一部分钱在银行的什么位置,也都是有讲究的。

打造良性经济循环

很多人第一次听到“银行建议最好不要存定期”的概念,下意识会觉得银行又在胡言乱语,但其实银行只是想开辟新渠道,除了定期,他们在号召大家把目光转向更多的理财方式。

近些年,因为国家经济下行,所以开始越来越鼓励消费新政策,在房车、餐饮和文娱等多个方向上,都制定了相应的政策。

国家通过发放优惠券、和税收减免等措施,来刺激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欲望,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只有首先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才有可能带动整体经济增长。

可能有人会疑惑,为什么国家要致力于刺激消费?原因无他,我国人口基数大,也拥有极高的消费潜力,如果潜力全部被开发,那将会迎来国家经济增长的一大步,从而构成‘经济新引擎’,促进经济的良性循环。

以一个大局观的视角,拉动经济增长,可以形成友好的市场竞争关系,各个行业可以争相提高商品质量、控制成本等;

至于打工人担心的大肆消费之后,可能会面临没有存储的现状,国家也表示过于焦虑,因为这样的情形注定只是一时的。

消费只有在明显增长一段时间之后,才会拉动生产行业,这时,生产、市场和消费者形成闭环,也就是国家推广中的“良性经济循环”。

最理想的状态下,在最后生产行业也被拉动时,各方面的衍生行业也顺势而生,生产行业百花齐放,然后迎来更多促进就业的机会,既能满足个人的钱包需求,也能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可以为国家经济发展做贡献。

所以,建议大家不要再抵触‘刺激消费’的措施,换个角度来想的话,这是国家赐给所有人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

正所谓“不敢冒险的人既丢骡子又丢马”,人如果不顺应大趋势,不拥抱每一个新机遇,将很难有所成。那些家里经常不存现金的人,建议以后也准备一部分放家里,毕竟银行所有的措施都是及时调整的,这笔现金要应用在刀刃上,势必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8

标签:银行   存单   史书   美国   国债   疫情   流动性   利息   利率   理财产品   随便   措施   原因   人员   建议   国家   经济   行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