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例冷冻人:在被冰冻了50年后解冻,他真的成功复活了吗?

| 曾少游

编辑 | 曾少游

1967年,美国富豪詹姆斯·贝德福德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冷冻人,患有绝症的他在死前付清了50年的冷冻费用,希望在医学进步的未来能让他得以重获新生。

如今约定的年限已过,那冷冻50多年的他,现在怎样了,他真的复活了吗?

我们寄予厚望的冷冻技术,能否真的带领人类迈进长生不老的全新时代?

詹姆斯·贝德福德:追求长生的先驱

詹姆斯·贝德福德,1893年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富裕家庭。他从小学习优异,后考入耶鲁大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贝德福德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找到了心理学教授的工作。他在学术界小有名气,发表过多本心理学著作。

1965年,贝德福德被确诊患上了肺癌和肾癌,且已到晚期,根据当时的医学水平,贝德福德的病情是不可逆的,他无法接受自己就这样步向死亡。

于是他开始研究各种医学方法,希望能延长自己的生命。

在阅读相关资料时,贝德福德偶然发现了一种叫做“人体冷冻”的新技术,这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极低温将人体快速冷冻,可以使细胞停止新陈代谢,延缓细胞衰老和死亡。

看到希望的贝德福德立刻联系上了这项技术的发明者们,表达了自己想成为测试对象的愿望。

1967年,73岁的贝德福德因为癌症病情恶化突然在医院去世,因为事发突然他尸体很快被送到了冷冻技术团队处。

他们首先为贝德福德注入了一种防止细胞冻伤的化合物,然后用干冰将遗体冷却至零下79摄氏度,再转移到液氮容器中,降至零下196摄氏度,整个冷冻过程历时3天才完成。

贝德福德由此成为了全球第一位被冷冻保存的人,进行冷冻实验的小组成员包括著名物理学家罗伯特·埃廷格和业余爱好者罗伯特·尼尔森。

贝德福德生前与尼尔森关系密切,两人对这项新技术都抱有极大兴趣,为了冷冻实验,贝德福德还在遗嘱中预留了10万美元经费。

贝德福德死后,他的遗体经过多次转移。由于长期存储液氮的费用高昂,贝德福德的家人不得不继续投入资金。

到了1990年代,贝德福德终于被一家专门从事人体冷冻的公司接收。

贝德福德的冷冻之梦

多年来,关于贝德福德的消息时断时续。直到2017年,一家公司宣称已经掌握了可靠的冷冻技术,准备对贝德福德进行解冻。

这个消息一时轰动,人们热切期盼这个勇敢的实验者能成功复活。

然而,该计划实施后就杳无音讯,有专家表示,目前冷冻技术还面临诸多难题,要恢复冷冻者的生命体征与意识极为困难。

在人体冷冻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大量细胞死亡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即使真的可以苏醒,也可能成为脑死亡的植物人。

虽然贝德福德的冒险并未开启奇迹,但他依然成为了人类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当初的冷冻计划在当时看来是疯狂的,但贝德福德还是义无反顾地追求心中的梦想,为后人的技术探索铺平了道路。

尽管实验结果不尽如人意,但我们仍应该敬佩贝德福德的勇气与决心。

看到这里有人一定十分好奇,贝德福德使用的是50多年前的冷冻技术,人类科技经过50多年的发展,难道今天还没有研制出可以冷冻人体的技术吗?

要知道现在人类都已经实现了太空旅行了!

现代科技能否实现冷冻人复活?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冷冻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使得一些人开始期待通过冷冻技术实现人体复活。

2019年,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通过一种名为BrainEx的系统,在死亡4小时后的猪头输入营养液后,发现猪脑的一些细胞活动得以恢复。

但是,要实现人体的冷冻复活,目前来看障碍依然很大。冷冻技术需要在死亡发生的第一时间进行,因为只有在生命体征还未完全停止时冷冻,成功率才会较高。

这意味着,在冷冻者即将死亡时,医疗团队必须随时待命,一旦呼吸和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冷冻,如果是突然死亡,那将会失去最佳的冷冻机会。

并且人体冷冻过程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根据不同国家和机构,收费从最初的9000美元上涨到了20万美元。

还有就是人体冷冻技术一直存在伦理和宗教方面的障碍,有观点认为人死后灵魂不会回来,冷冻复活违背信仰。

尽管目前的研究进展令人鼓舞,但要实现人体的冷冻复活,道路仍然漫长。

我们需要在冷冻技术、神经科学、医学伦理等多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超越当前的种种限制。

其实目前世界上人体冷冻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不少人因为各自不同的原因,纷纷选择冷冻自己,在我国便存在这样的例子。

中国冷冻第一人:杜虹的大脑冷冻之旅

2015年,61岁的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编审杜虹不幸被确诊为胰腺癌末期,在得知病情的那一刻,杜虹决定参加一个极具争议的实验——大脑冷冻保存。

杜虹一生热衷科技与科幻事业,她不愿就此放弃对未来的探索与憧憬。

经多方调研,杜虹选择了位于美国凤凰城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Alcor),该基金会是全球最著名的进行大脑冷冻保存的机构。

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成立于1972年,由物理学家罗伯特·埃蒂温创立。埃蒂温博士本人也选择在去世后冷冻保存大脑。

迄今为止,已有近200人选择在阿尔科进行大脑冷冻。

为了冷冻大脑,杜虹需要支付给阿尔科基金会高达75万人民币的费用。这笔钱将用于大脑的快速取出、防腐处理、稳定冷却等步骤。

液氮的长期存储也需要资金支撑,为此杜虹毅然支付了这笔天价,以实现她对未来的憧憬。

2015年杜虹在北京的医院辞世,遵照她的遗愿,杜虹的亲友将她的大脑取出,并立即与美国阿尔科基金会联系。根据事先制定的计划,一支由医生和技术人员组成的团队迅速飞抵北京,进行大脑快速冷却处理。

经过漫长的航班运输,杜虹的大脑终于来到了阿尔科位于凤凰城的机构。在这里,杜虹的大脑经过了多道工序的防腐和快速冷却,最终被储存在凌冽的液氮中,温度低达零下196摄氏度。

如今,距离杜虹初始冷冻已经过去了7年。我们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才能“苏醒”,也无从得知她冒着巨大风险所进行的这个实验最终是否能成功。

但杜虹的勇气已经激励了许多人,2017年,一名47岁的中国女性肺癌患者展文莲选择在山东进行全身冷冻。

尽管大脑冷冻充满未知,但杜虹作为中国第一位进行大脑冷冻的志愿者,她勇于探索的精神已经写入科技发展的历史,也将激励更多人不畏艰难,继续开拓人类科技的新章。

杜虹和她冷冻中的大脑,将成为一个永恒的传奇。

生命的意义

科技发展是否意味着人可以战胜死亡?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

尽管现今冷冻技术尚未成熟,但它反映出人类不断追求长生不老的愿望。假以时日,这项技术是否真的能实现起死回生,令人揣测。

然而更值得关注的是,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生命,活在当下,享受生命中的点点滴滴。

生命的意义,终究不在于长短,而在于过程,我们唯有活在当下,珍惜今生。

【免责声明】文章事件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分享人物故事,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就事论事请勿对号入座,并未上升到人身攻击。如涉及事件版权或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文不存在捏造事实。请观众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尼尔森   耶鲁大学   罗伯特   詹姆斯   液氮   美国   冰冻   中国   基金会   大脑   细胞   年后   人体   人类   生命   医学   世界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