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成长为副总理,退休后冲秘书发火,李先念:不许再给他送文件

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前言

有一天,李先念听到秘书的汇报后,眉头微微皱起,立即吩咐道:“以后不要给他送任何文件。”

他是一位前所未有的农民。他从一个普通的农民一路晋升到国务院副总理,其艰辛不言而喻。

李先念为什么要这样对待她,让人爱不释手?他是如何从农民成长为副总理的?



大寨村改造

故事的主人公名叫陈永贵。 1914年,陈永贵出生于山西昔阳的一个贫困家庭。他是一个真正的农民。

1952年,陈永贵出任当地大寨村党委书记。看到眼前的大寨村土地贫瘠、条件恶劣,陈永贵决定改变现状。

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吗?大寨村位于太行山区。虽然经过先辈们的努力耕种,已经拥有了七百多亩左右的土地,但是却很分散。



土地分散,这对粮食生产影响很大,有时甚至生产的粮食都不能满足温饱问题。

大家都知道,过去的农民大多靠天吃饭。除了土地分散之外,这里的天气状况也不容乐观。

旱季时,大寨村雨水稀少,土地干旱。严重时,人们无法喝水,更不用说收割了。



雨季期间,大寨村连续几天遭遇大雨。山区暴雨容易引发山洪。

一股强大的洪水从高处倾泻而下,犹如恶魔冲落,瞬间将村庄变成了一片汪洋。

看着被山洪肆虐的大寨村,陈永贵忧心忡忡地敲着脚,却突然没有什么好主意,常常一觉睡到凌晨。



1953年,大寨村积极响应中央号召,抓紧开垦农田。陈永贵制定了十年计划,带领村里的农民把山下的土运上山,开始种田。

经过大家的努力,凹凸不平的斜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行田。大寨村的粮食产量也从单产不足200斤增加到亩产700多斤。

作为领导者的陈永贵,看到眼前的盛世景象,自然是非常高兴。以前担心得睡不着,现在高兴得睡不着。



陈永贵也成了大名人,连续被评为县劳动模范、省劳动模范。 1959年,陈永贵应邀去北京参加一个聚会。

站在天安门广场观景台上,陈永贵心情十分激动,受到毛主席亲自接见,这让他感到非常荣幸。



天安门广场前,热闹的人群与红色的国旗融为一体。主席致辞后,全场欢呼声此起彼伏。看着这国泰民安的景象,陈永贵心中感到无限自豪。这是他的国家!陈永贵发誓要更加努力地为人民服务。



农民成为副总理

但美好的时光并没有持续多久。 1963年8月,大寨村遭遇百年未有的特大暴雨。七日七夜,村民们看着满山的庄稼被水淹没,无不捂脸哭泣。

可以说,祸不单行,不仅仅是洪水。今年,大寨村在洪涝之前就遭遇了风灾、霜冻和干旱。可谓是祸患百出。

看着被毁的大寨村,陈永贵心如刀割。但他并没有放弃,鼓励大家振作起来,重建家园。



陈永贵带领全村人清理泥土、盖房子。累积的灾难并没有击垮大寨村的人们。

陈永贵带领村民盖起了新居,大家互相鼓励。年底,大寨村的村民离开了居住多年的土灶,搬进了新建的石灶。

1964年3月,山西省委书记陶鲁切向毛主席汇报了大寨村的情况。听了陶鲁切的汇报,毛主席感慨地说:“自力更生,就是像大寨村一样。”



毛主席对陈永贵很好奇。经过陶鲁甲的介绍,毛主席得知陈永贵42岁开始读书,50岁就能看报纸。就连赵树理也对他在太原的报告表示钦佩。

用作家赵叔尔的话说:“没有提到毛主席,但里面流露的思想都是毛主席的思想。没有提到哲学,但到处都是辩证法。”

毛主席将陈永贵的事迹向中央传播,受到中央干部的一致好评。周总理也了解了大寨村的所作所为,也是赞不绝口。



《政府工作报告》 同年12月21日,周总理特别提到大寨村,称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为“大寨精神”。

此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陈永贵作为领导者名声大噪,多次受到毛主席的邀请。

1964年底,毛主席邀请陈永贵参加一个小型生日聚会。陈永贵很兴奋。


吃饭时,陈永贵被安排与毛主席坐在一起。毛主席微笑着对陈永贵说:“你是农业专家!”

陈永贵听不懂毛主席的方言,只是点点头,继续微笑。经旁边人提醒,他才知道主席是在表扬他,连连摆手,摇头表示不敢。



1967年劳动节,陈永贵再次被安排在主席身边。毛主席热情地向他打招呼,还说了好几次“哎永贵”。第二天,“永贵号”登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1975年,陈永贵任国务院副总理。这是好事,但随着他地位的提升,他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


陈永贵的“三三制度”

随着陈永贵的地位越来越高,他要查的文件也越来越多。那时,他在识字课上学到的信息已经不再支持他的工作了。

但陈永贵并没有因此而退缩。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让秘书读给他听,然后他就下定了决心。

尽管有文化缺陷,陈永贵也并不完全信任秘书。他也亲自出席了会议。虽然他说的是白话,但这并不影响作品的发展。



陈永贵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但他并没有灰心,庆功精神刻在骨子里。他决定不把户口迁到城里。

突然换了个身份,任何人都会有些害怕,包括陈永贵。他认为自己能力不足,所以坚决拒绝接受政府发给他的工资。

上级领导也很无奈。经协调,陈永贵的工资按照省标准发放,每月60元。



陈永贵喜欢抽烟,烟瘾不小,但中南海有免费的香烟供娱乐,但他从来没有吸过。他还主动赠送了接待外宾时收到的礼物。

原来的农民成为国务院副总理,这是很多人的梦想。虽然确实令人羡慕,但陈永贵也对得起这个位置。

也许是不习惯这种工作方式,陈永贵于1975年5月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



陈永贵在信中表示,他想搬出钓鱼台,想实行三三工作时间制度,北京、大寨乃至全国在三地之间来回跑。

毛主席看完信后,立即接受了他的要求,并亲笔写下了批示:“好了,钓鱼台没有鱼可钓了。”

毛主席高度评价陈永贵的三三制度。他认为陈永贵的做法是正确的,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现实,探索探索”。



陈永贵,史无前例

陈永贵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后,就搬出了钓鱼台,搬进了胡同的院子里。

陈永贵虽然当上了副总理,但并没有给家人优待。他的妻子和孩子仍然住在大寨,通过自己的工作赚取工分。

山西一位领导曾瞒着陈永贵将家人转移到城市户口,还想把他们带到北京。



当陈永贵得知手续已经办妥后,陈永贵非常生气,用力拍桌子,“谁干的,我还没同意呢!”当然,最后这件事还是失败了。陈永贵的妻子宋玉琳在村幼儿园帮忙照顾孩子。当时,到大寨参观的领导络绎不绝,有时还有外宾。

领导们很想见见宋玉琳。宋玉林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斗,他觉得自己的衣服会让陈永贵难堪,所以就躲了起来。



宋玉琳却不知道,她的丈夫并不关心这些。陈永贵见她躲藏起来,要求放她出来见见群众。

“工作是最光荣的,没有什么可耻的说法。”

看到妻子还有些害羞,他还开玩笑说:“有人散布谣言,说我娶了一个20岁的女孩,你得出去给大家看看。”



从这件小事也可以看出,陈永贵和他的妻子感情非常深厚。搬出钓鱼台后,他也拒绝了中央规定的服务员。不知道他是不是怕老婆吃醋。

陈永贵虽然是副总理,但他的生活却很严格。份量不够,他就多吃拌面。他的妻子可怜他,经常亲自给他做白面条。

陈永贵看着面前热气腾腾的白面条,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是妻子对他全身心的关心。



但作为一家之主,他无论如何也不能吃这些面条。他把面条分到妻子和孩子的碗里,一家人开始开开心心地吃。

1980年,陈永贵主动辞职,开始了退休生涯。忙惯了的陈永贵突然放松下来,心里有些不舒服。

他坚持每天看报纸了解事实。他还定期收到一些工作文件,这对于安心在家的陈永贵来说再合适不过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外界对大寨的评价也发生了变化。这让陈永贵心里很不好受,也很着急。

“大寨成了负担?怎么会这样?”陈永贵向秘书问道。旁边的秘书问完之后也无语了,生怕自己说得不好,陈永贵会更生气。

陈永贵对这件事非常担心。旁边的秘书极为担心陈永贵的身体状况,连忙将情况汇报给了李先念。



李先念得知后,立即下令:“以后不得再给陈永贵送去其他文件。”

陈永贵现在又自由了。申请后,他成为了一名农场顾问,这让陈永贵很高兴。

1985年,陈永贵被诊断出患有肺癌。这就是为什么他非常乐观,没有表现出对死亡的恐惧。



他曾说:“人都被判了死刑,毛主席又不是我养大的,谁能想到我一个普通农民能有这样的成就,这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农民。” ”1986年3月26日,传奇人物陈永贵在北京一家医院去世。按照陈永贵的遗嘱,他的骨灰安葬在大寨虎头山。



结语

陈永贵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从农民成长为国务院副总理,其艰辛可想而知。

陈永贵倒是好。他带领大寨人民艰苦奋斗,改善生活。 “大寨精神”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他是一位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忠诚革命者。陈永贵是一个思想开放的人,党性原则铭刻在骨子里。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文章内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图片,侵权,谣言或其它问题请联系删除。最后,大家对于这个事件有什么不同的想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9

标签:李先念   天安门广场   钓鱼台   秘书   农民   大寨   山西   副总理   北京   总理   本文   妻子   土地   中央   精神   文件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