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复和李成儒,同是北京爷们豪门出身,人品和素质却不尽相同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忆禾溪

编辑 | 忆禾溪

前言

北京爷们,一个让人闻风丧胆的称号。

他们热情似火,仗义疼老婆,亦正亦邪,令人捉摸不透。

然而,殊途同归的北京儿女,心灵的鸿沟竟爆发出不可思议的差异——就像李成儒和李光复一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一个父亲移民至此的北京新贵,他们的人品和素质竟如此迥异。

那么在他们的身上又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01

李光复生于1946年的北京,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少爷。

他的父亲是个不平凡的商人,13岁离乡背井,东奔西跑后成为了一位成功的创业者。

父亲曾在东北创办三家电厂,后被日军夺去。

后来他又在北京创业,买下北京市中心的四合院为家。

小时候的李光复就拥有着富足的物质生活,甚至连玩具都是两箱金条。

然而11岁那年,他的生活发生了巨变,父亲不幸离世,家道中落,母亲无法经营生意,一家人陷入困境。

但这个重大打击没有影响到少年李光复,他仍怀揣着对艺术的热情。

13岁时,他积极报考三家艺术院校的联合招生,冲破年龄限制,成功入选成为一名戏剧学员,从此打开了通往舞台的大门。

而同一时期,李成儒的童年是在另一个四合院里度过的。

他的家也曾富甲一方,父亲企业失败后,他们一夜回到解放前。

李成儒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父亲早逝后,大家陷入绝境,日子艰难到常挨饿。

为了活下去,李成儒和哥哥们只能与人打架来换取一点口粮。

尽管生活如此艰苦,李成儒仍对戏剧抱有无限热情,他毅然加入剧团,开始了演员生涯,用青春和汗水换来机会实现梦想。

两人走上演艺之路,可谓历尽艰辛,李光复在父亲去世后家道中落,李成儒家破人亡,生活堪比地狱,但是对艺术的热爱支撑他们度过难关,最终他们都成为出色的戏剧演员,可他们人生经历却大不相同,简直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02

李成儒,1964年出生于北京,6岁便开始学习京剧,是哥哥将他带入戏曲的世界,一唱就是好几年,李成儒学会了许多京剧作品,尽管个子还小,但表演起来已经很有看头,每次观众看到他总是给予热烈掌声和喝彩,这让还是孩子的李成儒深深爱上了表演这件事。

12岁那年,他满怀梦想报考了艺术院校,虽然没有考上,但李成儒并未放弃对戏剧的热爱。

被分配到服装厂后,李成儒对枯燥的工作很不满意,他无法忍受脚踩缝纫机,听着嗡嗡声响,手机械地来回移动的工作。

他感觉整个人生的尽头就在眼前,于是在服装厂干了几年后就离开了。

李成儒明白,要在戏曲界闯出一片天地,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必须要一个厉害的师傅领进门,于是他开始琢磨要拜谁为师,最终选定了董行佶。

董行佶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剧协理事,也曾任北京人艺艺委会委员,可李成儒并不认识他。

经过深思熟虑,李成儒决定采取最直接的方式——堵人。

他在人艺门口堵住了要外出的董行佶,并成功说服对方收自己为徒。

有了这样一位大师指点,李成儒进步神速,他对戏曲充满了真正的热爱,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学习,这也让他后来成功考入了北京电影学院的进修班。

就在进修的第二年,23岁的李成儒结了婚,妻子对他来说或许更像是一个帮助他向上爬的踏脚石。

03

李成儒的妻子是艺术团的团长,颜值高身材好气质一绝,团里多少人追求,她都没有答应,唯独看上了一穷二白的李成儒。

当时,李成儒住在18平米的小破房里,妻子不嫌弃他穷,嫁给了他,李成儒心想,一定要让妻子过上好日子。

那时,下海是一个风口,李成儒辞职下海经商,运用自己的商业天赋,加上妻子全力支持,他很快就积累了大量财富,不仅开了服装店,还买了豪车和豪宅,穿上了价值数百元的袜子。

但是,一旦获取了财富,李成儒就变了,他觉得成功人士该有美女环绕,就花天酒地,和音乐人到酒吧唱歌,消费外汇。

由于厌倦了妻子,李成儒决心离婚,妻子要求抚养权时,他果断同意,不再顾及这位曾帮助过自己的女人。

后来,李成儒失败了,又沦落为穷光蛋,他重新在演艺圈发展,慢慢积累了人气和财富,与演员史依弘结婚,二人婚后恩爱非常,但这恩爱是建立在李成儒成功后的基础上。

与此同时,李成儒的前妻和儿子李大海却一直生活在18平米的小房内。

李大海被迫辍学,多次想要钱时都被李成儒辱骂,30多年来,李成儒对他们不闻不问,只顾自己享乐。

李大海曾请求学琴,李成儒讥笑他配不上钢琴的价格。

李大海想买房,李成儒说他没钱,自己也不会借给他。

李大海想得到李成儒在演艺圈的帮助,李成儒说没有他,谁会认识李大海。

李成儒一生起伏跌宕,财富和人品都出现巨大变化。

当初靠妻子帮助起家,后来迎娶新欢,当初住18平米破房,后来拥有豪车豪宅,当初对妻儿情深,后来只一味掠夺享乐,这样的格局和人品实在不敢苟同!

04

与李成儒抛妻弃子不同,李光复是一个非常专一且敬业的演员,而这与他的成长经历脱不开关系。

李光复从小父亲就对他寄予厚望,不仅亲自教他读书识字,还常带他去京剧院欣赏戏曲。

李光复便从小酷爱戏剧艺术,13岁时,他自告奋勇要参加北京艺术学院的话剧表演班,起初被以“年龄太小”为由拒绝,但李光复临去不舍,一直坚持自己有这个演戏的天赋和决心,最后打动了导师,如愿进入人艺学习表演。

李光复深知演员必须具备扎实的演技和文化修养,他主张演员要不断充实自己,否则很难精准理解剧作中的人物角色和细腻情感,于是李光复开始潜心学习古文和典籍,将话剧中的典故掰开揉碎琢磨透彻,以此滋养自己的演技。

正是因为他的勤奋,李光复在文学涵养和演技方面均取得了卓越的造诣。

然而,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李光复也遭遇了人生的起起伏伏。

后来因为一些事情,他失去了积蓄和家产,不得不离开城市下乡插队,李光复曾在猪圈打杂,也当过士兵,在田地里挖过沟渠。

尽管环境艰苦,但他从未放弃过学习,李光复坚信,演员的阅历不等于真知,所以他仍然坚持在工余时间背诵古文和研读典籍。

在他看来,只有“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能不断充实自我。

在下乡期间,李光复又自学了医术,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后来他被调配到北京协和医院工作,这也让他有更多机会系统学习医学知识。

协和医院一直是国内顶尖的三甲医院,能在这里工作充分证明了李光复过人的医疗本领,正是在医院,李光复邂逅了自己的妻子。

两人经过短暂认识就闪电结婚,刚开始,李光复不太适应妻子的处事方式,但他后来逐渐接受了妻子的生活习惯,婚后两人感情非常好。

儿子出生后,李光复注重培养他的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质,在父母的悉心教导下,儿子考入了北京的一所重点大学,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专业学生,前途大好。

李光复不仅在演艺道路上辛勤耕耘,也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他一生坚持不懈地学习和超越,以敬业的精神对待演艺事业,也以乐观积极的态度看待人生,李光复的经历成就了他在舞台上的卓越,也让大家看到一个演员可以拥有的多重可能。

结语

人生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选择,有些选择看似微不足道,却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李成儒和李光复,两位出身相近的老艺术家,在感情和家庭道路上,却选择了不同的方向,一位选择了抛弃,一位选择了呵护,李光复是好样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北京   人品   儒家   家道中落   典籍   戏曲   爷们   豪门   演技   演艺   出身   戏剧   演员   妻子   父亲   素质   财富   人生   工作   李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