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代言内衣、不当言论,李诞为何备受大众诟病?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池鱼白

编辑| 池鱼白

●○ 前 言 ○●

那时的他在《吐槽大会》上横空出世。

因为一句“人间不值得”快速出圈。

但最近几年,李诞的口碑崩塌严重。

去年,他更是辞去了笑果文化的董事职位。

李诞为何会走到今天这一步呢?

●○ 亲日辱华 ○●

李诞凭着吐槽大会爆火之后,他的事业也像开了绿灯一样,一路长红。

而在2018年,李诞直播中突然宣布自己已经结婚了,妻子是女主播黑尾,黑尾平时在网上卖衣服,利用自己的美貌获得不少粉丝。

婚后两人频繁在直播平台上合作售卖黑尾的服装产品。

但是这对新婚夫妇在直播和日常生活中的一系列言行,引发了广泛的网络热议和争议。

引发争议的导火索是一次二人的直播。

当时李诞和黑尾的直播间里聚集了高达18.5万粉丝,结果整场直播下来仅售出50件衣服。

捞金失败的李诞当即脱口说道“18.5万人里有18万都是垃圾”,此番污蔑自己粉丝的言论立刻激起网友群情激奋。

大量网友纷纷表示强烈谴责和不满,称主播无权公开侮辱自己的粉丝,粉丝也没有购买义务。

尽管李诞后来解释称自己只是一时口误,但是道歉的效果并不佳,网络舆论已经陷入失控。

舆论失控后,一些细心的网友开始翻查这对夫妻的历史,试图找出他们过激言行背后的原因。

结果网友们惊讶地发现,李诞和黑尾酱平时存在一些令人愤怒的亲日迹象。

比如,黑尾酱平时就喜欢模仿日本文化,她家中墙上甚至挂着“东亚病夫”这个辱华词语的大招牌,这种行为被许多网友视为“精神日本人”的表现,认为她这是在践踏中国人的尊严。

而在另一次直播中,黑尾试图推销一件标价高达100多元人民币的白色短袖衬衫,结果引来粉丝反映买不起这么贵的衣服。

而黑尾的回应十分过分,直接说“买不起就去死吧”,不仅态度傲慢无礼,李诞也附和道“买不起没必要死,但活着也没意思”,这种看不起粉丝的优越感同样引发网友群情激愤。

综合种种迹象看来,李诞和黑尾酱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程度的亲日思想,这也成为他们引发公愤的深层原因。

作为中国的网红大V,他们对日本文化的推崇以及时常发表的亲日言论,很容易对广大粉丝和社会公众产生消极误导,也伤害了民族情感。

但李诞并没有收敛本性,反而变本加厉。

●○ 侮辱女性 ○●

事件发生在2月24日,李诞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晒出一条推广Ubras内衣的视频,表示最近一直在做直播带货,没想到会受到女性内衣品牌的邀请。

他说自己在为给这个广告找切入点绞尽了脑汁,最后提供了一个建议:女性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内衣来“轻松躺赢职场”,以舒缓压力。

这句“让女性轻松躺赢职场”的文案在网上迅速掀起轩然大波。

许多网友指出这句话存在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认为女性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职场成功,而不是所谓的“躺赢”。

还有网友质疑,李诞作为男性,无法对自己未使用过的女性内衣产品进行推荐,已构成违规。

Ubras品牌很快就此事在社交平台发布声明致歉,表示已立即下架相关内容,并介绍公司以女性团队为主要成员,致力于研发舒适内衣。

尽管李诞本人也迅速删除了这条视频,但这起事件已造成负面影响。

分析这起事件,可以看出李诞在商业营销中存在几点问题:

第一,他作为男性,不了解女性内衣产品,选择他作为代言人本身存在争议。

第二,文案中“轻松躺赢职场”这样歧视女性的说法显示出他的价值观存在偏差。

第三,他的行为也说明缺乏社会责任感,只为吸引眼球。

对李诞的行为,许多网友表示强烈谴责,他们认为公众人物应自律,不能以“不了解”为借口,即使他没这个本意,也应该审慎表达。

尽管李诞主动道歉缓解了局面,但作为公众人物,他需要学习这个教训,不能为了流量而发表负面言论。

而这件事也提示了娱乐圈中的的其他明星,在代言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不能忽视产品属性与代言人的匹配度。

除此之外,这起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娱乐圈及流量明星的更广泛思考。

一些分析认为,李诞之所以会用这种低俗的文案,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流量明星能获得的资源有限,导致他们不惜用各种手段吸引眼球。

如果社会环境及文娱行业能提供更多正面的激励措施,李诞这样的艺人也就不会傻傻地编排这些低级文字游戏。

另一方面,事件也突显出如今社会对女权议题的高度重视。

以往李诞这样的言论或许能够轻易过关,但在当下环境下,任何对女性可能存在歧视或不敏感的内容都会受到高度关注和批评。

所以,李诞的言论可以看作是一次对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与警醒。

未来,无论是艺人还是一般群众,在公共议题上都需要更加谨慎。

而正当李诞认为自己还能东山再起时,他经营的笑果文化却又出事了。

●○ 咎由自取 ○●

笑果文化,这家曾风头无两的喜剧公司,如今却已成为公众口诛笔伐的对象,其沦落的轨迹,正是道德底线被跨越的必然结果。

笑果文化由李诞创立,最初以“吃人血馒头”的调侃见长,其旗下艺人敢于挑战敏感话题,讽刺时弊,一时间成功捕捉年轻人的眼球。

然而渐渐地,这种“不正确”变了味道——从无害的玩笑变成了对道德底线的践踏。

早在2021年,就开始有声音质疑笑果文化的所作所为。

笑果文化旗下艺人池子多次发表不当言论,被指存在“恶俗营销”。

除此之外,在2022年的时候,卡姆等多名笑果艺人因还吸毒被抓,揭示出公司内部管理混乱的现状。

而当年底李昊石在舞台上公然亵渎抗美援朝,则成了压垮舆论的最后一根稻草。

北京文化部门对笑果文化进行处罚,要求其深刻反省整改,李昊石被无限期停职,李诞也因公司负面形象无限期离开公众视野。

至此,笑果文化在道德践踏上的锋芒,终于被舆论所制裁。

那么,笑果文化为何会走到这一步田地?

业内人士指出,这与李诞一直倡导的“反主流文化”不无关系,李诞鼓励员工“吃人血馒头”,旗下艺人也在相互竞争中形成恶性循环。

逐渐地,大众对“渎职”的容忍度愈来愈低,而笑果的底线却在不断下降。

此外,对流量和噱头的商业追逐也被认为是问题的根源。

原本应该讽刺时弊的脱口秀,变成了博眼球的噱头工厂,艺人为取悦观众可以不择手段,公司为盈利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道德标准早已荡然无存。

事实上,在李昊石事件之前,池子等人已经多次被指踩线,但公司内部管理仍然混乱,导致公司对旗下艺人没有约束,而错误的价值取向也让艺人可以为所欲为。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对笑果文化敬而远之。

这一次,笑果文化终于为其长期累积的渎职行径付出了代价,我们希望这成为整个娱乐圈的一个醒悟——所谓“吃人血馒头”不能成为道德沦丧的借口,“恶俗营销”终将被舆论所唾弃。

这起事件也敲响了整个脱口秀行业的警钟,脱口秀本身追求创新与突破,但绝不能以伤害公共利益和民族感情为代价。

业内从业者必须自律,不能放肆越轨,更要时刻牢记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

有关部门也有必要对脱口秀行业的内容进行适当指导和规范,确保艺人们理解言论自由的底线所在,避免此类事件再次出现。

当前,各行各业都面临改革发展的新机遇,脱口秀想要在中国长远发展,就必须正视行业乱象,坚持内容建设,以健康积极的节目吸引观众。

只有如此,脱口秀才能打破创新的藩篱,在中国文化场域绽放异彩,我们期待业内人士能够汲取这次教训,让脱口秀这项文艺事业走向成熟。

●○ 结论○●

作为娱乐业的参与者和消费者,我们都应该反思如何建立健康的文化环境,但是,光凭几句口号,恐怕难以解决根本问题,我们需要问自己:

谁应该为文化导向负最终责任?个人抑或组织机构?监管部门的职责和权力范围在哪里?何谓“正能量”,标准由谁来制定?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商业活动中,道德底线怎样划定才合理?

种种疑问并无定论,我们需要开放、理性的讨论,而非禁声与强制。

或许,同理心与包容心才是我们最需要的素质,愿这次反思能让我们成为更好的公民,也让文化之花绽放出更多样的光彩。

(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脱口秀   言论   大众   文案   底线   舆论   眼球   不当   艺人   旗下   道德   粉丝   内衣   事件   女性   网友   文化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