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老人来部队看儿子被拦下,对着哨兵说:叫你们师长跑步来见我

本文内容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1952年,在湖北红安县华家河镇喻家畈村村口,一位老人期待已久地等待着她已经失散了23年的儿子的归来。

这位老人,正是贺健的母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分离,她早已对儿子心怀深深的思念。清晨的阳光还未升起,老人便坚守在村口,眼巴巴地期待着儿子的到来。终于,她远远地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那是她的儿子。


老人的眼睛湿润了,她认出了那个走向她的年轻战士,是她的儿子。激动之情涌上心头,老人颤巍巍地走向儿子,不禁伸手轻轻地打了他一巴掌,然后泪如泉涌:“我的儿啊,我以为再也见不到你了啊!”母子俩痛哭流涕,情深意重,似乎要宣泄这二十多年的相思之情。

贺健随着母亲回到了家中,老人在她的房间里取出一把剪刀,小心翼翼地撬开了墙缝里的一个小洞,从中取出了一个小布包。随后,她轻手轻脚地打开了这个小布包,里面装着的是贺健当年写给母亲的信。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母亲担心这封信被敌人搜走,因此将它小心藏匿了起来。


贺健看着母亲珍藏的信,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感慨。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未能尽孝,当年还瞒着母亲去参军,让母亲担惊受怕,如今心中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贺健的一生充满了传奇与豪迈。1911年,他出生在湖北省红安县,一个被誉为“第一将军县”的小地方,多位开国上将如韩先楚、王建安、陈锡联都出生在这里。这个小县城培养了众多的将军,贺健也在这里度过了他的童年。


家庭条件不错的贺健在兄弟姐妹的宠爱下长大,性格调皮好动。然而,他一直渴望摆脱家庭的束缚,于是当他看到县里贴出的招兵启事时,便怀揣着逃离家乡的梦想,独自前往县里的招兵处。父母和哥哥们赶来将他带回家,他的第一次参军行动就这样未能成行。

然而,红安的百姓热情高涨,革命浪潮滚滚而来。贺健受到家乡的爱国氛围影响,希望自己也能为国家的命运贡献一份力量。1928年,他加入了当地的赤卫军,积极参与打击地主土豪的斗争。贺健亲眼目睹了普通百姓在这些剥削者的压迫下生活艰难,这激发了他积极投身革命的决心。


然而,家庭的阻力使他不得不选择离家出走,假称要外出学手艺,离开了家人。这一次,他真正踏上了参军之路,成为了一名红军战士。

贺健最初担任通讯兵,在他还是新兵的时候,他的师长是徐向前。在花园车站的一次战斗中,他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不仅成功击毙一名敌人,俘虏了两名,还缴获了多支武器。他的表现引起了首长的赞赏,很快他就被提升为班长。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被调到徐向前身边担任警卫员。虽然最初他并不愿意离开战场,但在徐向前的鼓励和指导下,他逐渐意识到,军人的使命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保家卫国。他在徐向前的指导下,不断成长,完成了多项危险任务。

不久后,贺健受命护送军委副主席张国焘前往两河口参加会议。这一任务不仅充满危险,还需要穿越山林,躲避敌人的追踪。贺健凭借出色的反侦察能力和指挥才能,将张国焘安全地护送到目的地。随后,张国


焘还亲自委任贺健负责他的安全工作,并将自己的警卫队交给贺健指挥。

在潢光战役中,为了保护徐向前和陈赓两位首长的安全,贺健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生命置于危险之中。战役爆发后,徐向前和陈赓前来一处高地观察战斗形势。突然,一枚炮弹呼啸而来,贺健立刻意识到危险,奋不顾身地冲向前去,将两位首长推下山坡。他自己则被炮弹的气浪掀翻,背部受伤,肋骨摔断。徐向前立刻安排人将他送往后方医院救治。幸运的是,伤势没有危及生命,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他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在康复期间,陈赓特意前来看望他,对他的英勇行为表示赞赏。


徐向前一直对贺健寄予厚望,鼓励他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水平。于是,1936年,贺健被派往红军大学深造。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贺健表现出色,多次率领战士完成攻坚任务。然而,尽管他已经为国家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他从未忘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1942年,32岁的贺健依然单身,一直忙于战斗。最终,在战友的帮助下,他结识了一位名叫杨洪昭的姑娘。


杨洪昭一开始对贺健的脾气颇有微词,但当她了解到贺健为了保家卫国的英勇事迹后,她心生崇拜,并欣然同意嫁给了他。婚礼的那一天,贺健身穿军装,高兴地去接新娘。全村的人都来参加婚礼,因为贺健多次保护村民免受敌人侵害,他们视之如亲人。

然而,婚礼进行到一半,一名哨兵突然冲进来,紧急报告有日伪军进村抢夺百姓的麦子。贺健毫不犹豫地下令出发,要求战士们前去阻止敌人。他甚至放弃了自己的婚礼,决定先解决这个紧急情况。部队立即集结,前往抵御日伪军。


敌人看到贺健率领的红军如同天神降临一般,吓得四散奔逃,甚至连他们的据点也被红军夺取。贺健不满足于这样,他下令追击敌人,并成功将他们赶进一座炮楼,随后切断了他们的电话线,使敌人无法请求援助。同时,他通知村民赶紧抢收小麦。在他的领导下,村民昼夜不停,最终成功将小麦全部收割,没有给敌人留下一粒粮食。


建国后,贺健的军事生涯还在继续,他担任过多个职务,最终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尽管他已经是高级军官,但他对儿女依然采用严格的教育方式,从不打着自己的旗号为他们谋取特殊待遇。

1970年,贺健担任军事交通部副部长,而他的儿子则正在河北的113师服役。两人的工作非常繁忙,一年半载才能见上一面。尽管如此,贺健从未考虑过将儿子调回身边或利用特权为他谋取方便。


有一次,他急于看望儿子,不顾一切买了一张火车票,前往儿子所在的部队。然而,他在部队大门口遇到了麻烦。门口的哨兵不认识他,不管他是谁,坚守岗位,不允许他进入部队。

贺健不得不大声喊叫,要求见部队的师长裴飞正。哨兵虽然对他不熟悉,但在他坚定的目光和态度面前,也不敢轻举妄动。最终,裴飞正亲自前来,才让贺健见到了儿子。


在见到儿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任何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哨兵   红安县   部队   儿子   伪军   保家卫国   县里   首长   师长   红军   村民   敌人   本文   老人   危险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