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蒋在三个关键的时刻,不顾反对处决了三个人,从此走上了不归路

引言;

老蒋三次下野,他每次下野,都会秘密处决一个人。而这些人被视为国民党的“顶梁柱”。

也正是因为老蒋走错的这几步,使他的军队溃不成军!老蒋秘密处决的三个人是谁?

第一次秘密处决

1927年,蒋介石第一次遭到下台。当时蒋介石受到汪冯、桂系李、白等人的追捕。被迫辞去国民党总司令职务,这是他第一次辞职。

随着蒋介石的下台,他处决了北伐名将王天培。

王天培被誉为北伐名将,足见他有伟大的军事功绩。蒋介石见到如此优秀的将领,费了好大的劲才将王天培纳入麾下。

在遇到蒋介石之前,王天培是北伐战争的总司令。作为名将,王天培率领第十军北伐,征途十分辉煌。不过他所率领的第十军,总共有几十万人,要知道,人多了,首先粮食就会是一个大问题。北伐军没有足够的粮食和钱财分配给将士,这使得北伐军内部生活更加困难。

日子一天天过去,下面的士兵渐渐不满了。面对这种情况,王天培明白,如果他不尽快解决这件事,士兵们迟早会与他发生冲突,甚至不接受他的管教。

想到这里,王天培急忙率领部下来到安徽边境,要求官员们向老百姓征收赋税。不过,这税收也是一门学问,税收少了,还是支撑不了几十万现金的。

但如果税收太多,老百姓肯定不会幸福,原本就艰苦的生活会更加糟糕。万一百姓不堪重负,开始反抗,对第十军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就在王天培一筹莫展的时候,蒋介石趁机接近了王天培。他长期跟随王天培和他的十万大军,这对他攻打南京等地有很大的帮助。

看到王天培这样的情况,老蒋为了成功将王天培收入麾下,就动员自己的小妾通过其他方式让王天培配合,于是他的小妾就想方设法与王天培的小妾交好。而通过王​天培小老婆不断的枕边话,王天培终于同意了两人的合作。

两人成功会面后,蒋介石让王天培攻打徐州,王天培甚至放出豪言壮语,称只要两周就能率大军攻克这里。

其实根本没用两周的时间,手无寸铁的第十军凭着血肉之躯,用两三天的时间就拿下了徐州,如此之快的战果,足以体现王天培的卓越领导能力。

然而正是他的出色表现让蒋介石心里不好受,而王天培后来选择保护共产党则让蒋介石心里更加难受。

因此直接切断了第十军的补给。在这种情况下,第十军很快就溃败了。而蒋介石则把失败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王天培身上。尽管如此,这次失败还是迫使蒋介石辞职,他把所有的愤怒发泄在王天培身上,王天培被秘密处决。

第二次处决邓演达

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邓演达对孙中山先生充满敬佩,但他也对蒋介石的领导和政策感到不满。

蒋介石和邓演达之间的矛盾可以追溯到黄埔军校时期。

邓演达当时担任教育部长,地位仅次于蒋介石。这个职位使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和了解蒋介石的决策和行动。邓演达虽然对蒋介石的领导表示尊重,但他也看到了一些问题。

他认为蒋介石对共产党的态度过于敌视,但他本人却坚信国共合作是民族复兴的关键。

邓演达是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始终坚定拥护孙中山制定的“联俄、联共、拥农工”三大政策。因此,他对蒋介石的施政风格始终不满意。

平日里,他抽出时间写文章,用文字批评蒋介石的政策和行为。

邓演达毫不掩饰地认为蒋介石在推动国民党统一战线时并没有真正实践孙中山的思想。他指责蒋介石太专断,缺乏对人民的关心和理解。邓演达认为,只有真正的民主制度,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人民的福祉。

邓演达虽然职位高,但毫无架子,深受学校大家的拥护。他深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格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尊重和认可。这让蒋介石非常害怕。

当时,蒋介石把黄埔军校视为培养自己权力的大本营,他意识到,如果像邓演达这样的人物继续按照他的模式发展,就会对他构成威胁。

因此,蒋介石与他的朋友合作,不断地想方设法给邓演达制造问题和障碍。不久,邓演达被学校开除了。

接下来的几天,邓演达决定去德国留学,希望学成归来,继续为国家做出贡献。然而他并没有意识到,在留学期间,蒋介石已经统治了国民党。

这件事对邓演达来说是一个打击,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1931年8月17日,邓演达被汉奸出卖,在上海租界被捕。面对蒋介石的多次劝降要求,邓演达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坚决拒绝投降。邓演达一心追随孙中山先生,对蒋介石不屑一顾。这一事实让蒋介石对他产生了杀气。

当时,国民党当局对蒋介石的疯狂软禁,引起了许多人的反感,他的权力岌岌可危。

胡宗南等20余名黄埔学生得知邓演达被捕后,纷纷向蒋介石求情。就连蒋介石的心腹陈诚也放下任务,为邓演达求情。

蒋介石得知邓演达在国民党内的威望后,担心他辞职后无法重新掌权。蒋介石辞职前夕,毅然决定除掉邓演达。于是,他于1931年11月26日秘密处决了邓演达。

这件事震惊了当时的社会,但邓演达的民主精神和追求继续激励着人们。他的牺牲成为民主和自由的象征,激励了更多人追求民主和人权。

第三次下野,被处死的正是陈仪。

1949年1月,“三大战役”结束,人民解放军横扫千军,全国解放势不可挡。

此时,桂派首领李宗仁趁机逼宫,美国人对蒋介石的表现太失望,于是转而支持李宗仁。

蒋介石自知事态不可逆转,再次退却,宣布辞职,躲在幕后,为自己寻找出路。这一次,他到了外地,又一个大人物落入了蒋介石的手中,那就是陈仪。

陈仪早年留学日本时是蒋介石的同学。回国后,他发展得很好。曾任第25集团军总司令、陆军大学校长、台湾省行政长官、浙江省政府主席。

1948年11月,浙江省公安厅厅长毛森准备处决100多名共产党人和革命党人,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的陈仪不仅拒绝,还下令释放他们。此举无疑让蒋介石非常不满。

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在李济深等人的劝说下,陈仪想向傅作义学习造反之道,于是找到老部下汤恩伯,想拉拢他一起反抗。

但汤恩伯是蒋介石的坚定支持者,所以他转头通知了蒋介石,蒋介石震怒至极,立即下令逮捕陈仪。陈仪被捕后,始终不肯向蒋介石承认错误,最后被蒋介石枪杀。

看看蒋介石的三次下台,他每次都趁机除掉那些挡道的人,以为只要除掉这些人,就没有人再和他作对了。

然而,蒋介石始终不明白如何才能真正赢得民心。

王天培被捕时曾对蒋介石说:“得道者得天下,失道者失天下,古今中外,无一例外。”可惜蒋介石不听他的,在“正义失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后只得逃往台湾,死在异国他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北伐战争   黄埔军校   北伐军   徐州   总司令   麾下   归路   名将   蒋介石   国民党   共产党   税收   民主   时刻   秘密   关键   领导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