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母甲板已经全部清空,歼-35疑似出现新变化,关键节点倒计时

截至目前,第三艘航母甲板上的3座工棚已经完全清空,舰岛脚手架业已尽数拆除,该舰大概率能在最近两个月内完成系泊测试并首次出海试航。

与此同时,作为配套舰载机的歼-35隐身战斗机,也是喜讯频传。随着该型号的研发进度进入冲刺阶段,网络上有关该机的相关动向也越来越多的披露出来。

【疑似取消了机头空速管的歼-35战斗机原型机】

前段时间曝光的歼-35战斗机在舰载机训练基地与歼-15B同框的近况照片就是一个例子。而在最近几天,又有一张记录了歼-35战斗机在飞行过程中的照片在网上引起了广泛关注。

因为在这张照片中的歼-35并没有之前那些歼-35原型机都安装的机头空速管。结合此前外界曾披露已经有采用了折叠机翼设计的歼-35战斗机出现在了舰载机训练基地。我们有理由相信,歼-35战斗机的原始数据积累工作已经完成了,这架疑似取消了机头空速管的歼-35是一架正在进行动态测试的全状态版歼-35。也就是日后最有可能登上福建舰的那一款。

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原因自然是在歼-20战斗机的研发过程中,身为研制方的成飞也曾在编号为2013的第5架歼-20原型机上取消过机头空速管。而在日后的原型机中,除了一架用于挂满了副油箱的歼-20原型机曾短暂安装过一段时间以外,就再也没有出现了安装了机头空速管的歼-20战斗机。

【取消了机头空速管的2013号歼-20】

出现这一情况的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空速管虽然是用来测量飞机在飞行时具体速度的。但由于其本质是一根中空的金属杆,雷达反射面积较大。一旦安装在隐身战斗机的机头,不光会严重影响降低机体的隐身性能,也会对雷达探测性能造成轻微的影响。。

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国都开始在战机上应用L型空速管或嵌入式大气数据传感系统(FADS)。将空速管位置后移、缩小,降低对雷达影响的同时,提高机体的隐身性能。解放军与美军装备的歼-20与F-22战斗机的量产型号就在机头两侧采用了这种L型空速管与FADS的布局。

【红框内为歼-20的L型空速管,黄框内为FADS传感器】

这时有人可能就疑惑了。既然空速管不好,那为什么歼-20的前4架原型机与歼-35的原型机还都安装了这玩意呢?

这是因为安装在这些原型机上的空速管并不止承担着测量飞机速度的职能,而是还要兼顾测量飞机在各种速度时的机身气压、机体攻角以及其他一系列飞行数据。

【早期带有机头空速管的2012号歼-20】

换言之,这玩意其实是个有着空速管外形的综合数据传感器,主要用来记录原型机体在早期试验阶段的气动数据,为后续阶段的改进升级积累参考数据。而当这些数据统计工作结束后,机头空速管自然也就可以在后续原型机上功成身退了。

而这也是一架歼-20原型机在2013号机之后,曾短暂复装机头空速管的理由。因为在那次飞行任务中,这架歼-20原型机一次性携带了4个翼下副油箱进行试飞。这种副油箱会对机翼的气动结构造成显著影响,让歼-20的飞行特性出现明显变化。

【挂载了4个大型副油箱的歼-20原型机】

为了确保这种变化不会影响到歼-20自身的飞行安全,测试人员就必须要重新记录歼-20在这一状态下的各项气动数据并对飞控系统进行适应性调整。而作为重要数据收集设备的机头空速管也就在这一需求的影响下短暂回归到了歼-20的机头上。

正因如此,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架取消了机头空速管的歼-35战斗机时就会发现,此举很可能标志着歼-35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已经推进到了与2013号歼-20相当甚至更快的水平。而一旦整个研制项目推进到了这一阶段,那么距离歼-35战斗机开始进行小规模试生产与试装备也就不远了。

毕竟从2013号歼-20在2014年底首飞,再到首架编号为2101的量产型歼-20在2015年底下线,期间不过只相隔不到1年时间。距离2016年底歼-20正式官宣服役,更是仅仅只有2年而已。

【出现在舰载机训练基地的歼-35战斗机】

考虑到现阶段福建舰尚未正式开始海试,还需要至少3年时间才能初具战斗力。如果歼-35战斗机能够像歼-20一样在1年内量产、2年内官宣服役,那么该机的研制速度完全可以用恰到好处来形容。

当然,虽然歼-35战斗机的研制进度喜人。但我们也要意识到,那些曾经在歼-20服役过程中出现过的问题,歼-35同样也要一一面对。就比如说发动机问题。

和歼-20一样,歼-35也有自己的目标发动机,那就是单发推力超过10吨,被坊间称为涡扇-19的中等推力发动机。但直到目前为止,该型发动机仍然处于研制阶段。虽然目前的涡扇-13不是不能用,但终归还是会影响歼-35的飞行性能,进而影响作战效率。

【歼-35舰载机与003航母舰机合练想象图】

这很可能会导致歼-35战斗机的初期产量不会有太多,而是会像早期版本的歼-20一样处于低速量产的状态。直到后续更进一步的完全体出现,歼-35战斗机的产能才会开始向着三位数迈进。

当然不管未来怎么说,现阶段歼-35战斗机能够稳步推进终归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在隐身战斗机领域迈出了坚实可靠的一步,距离舰机合练这个关键节点的日子也是越来越近。

在美国海军自己仍然没有办法搞定隐身机上舰可靠性问题的当下,这种稳健反很可能将成为扭转中美两国海军在舰载隐身战斗机领域实力天平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5

标签:副油箱   机翼   空速   机头   甲板   量产   战斗机   节点   机体   原型   航母   倒计时   发动机   进度   测量   性能   速度   阶段   关键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