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电影票房的收割,是否建立在商业资本的裹挟之上?

商业资本的裹挟1978年改革开放后,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及大众文化的要求,“艺术电影”向“商业电影”转变成为了许多导演的选择

张艺谋在新世纪初逐渐完成了此次转型,打开了中国商业电影的大门。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电影界对于“电影民族化”的大讨论以及在“寻根文学”思潮的共同作用下,“红色三部曲”就显示出对文学热潮的自觉靠拢。

到了20世纪初,张艺谋在电影市场的压力下投其所好,主动迎合大众的审美趣味。

继《英雄》之后,《十面埋伏》(2004)《满城尽带黄金甲》为了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用刺激的视角表现带有魔幻色彩的故事。

这些影片在海内外都取得了高票房的收益,这种模式利用电影商业化、大众化的特点,使得电影加快走向市场和大众。

数字技术与营销模式的革新

《英雄》自筹备开始就瞄准了海外市场,影片一改以往对红色的钟爱,整个影片将黑色定为主基调。

利用几段色彩的变化分别讲述故事的不同版本,联合热烈的华夏情结和精准的本土特性,此片在海内外反响热烈。

自此,打开了中国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大门。

《英雄》的技术制作在当时不仅创下了历史之最,电影的营销也有着强大的商业后盾和行政支持,发行公司选择将影片的色彩作为影片的卖点之一,将剧照划分为黑色系列、红色系列、白色等系列推出。

并且通过数字特效、包机签字仪式等一系列商业宣传,为电影首映做了最充足的造势和预热。

从这之后,中国电影的制作技术和营销模式同时发力,电影制作技术有CG和动态捕捉的加持,宣传推广基本都是机构和组织渠道完成。

在最近上映的《狙击手》中,白色的雪地实景,暴露在雪地外的黑灰战垒,这种经过特效技术包装的场景是符合当代审美对唯美和电影质感的需求。

在道具特效的刻画上,CG技术,很好地还原了众多细节,如敌我之间双方子弹穿梭的视角。

胖墩背上铁板,被子弹打凹的凹陷,坦克上的脏雪、被爆炸破坏的痕迹等,这些细节的刻画能增强观众的间接视觉经验,营造出影片的现场感。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迭,现在大多电影制作都会使用环境3D扫描。

《悬崖之上》在创作初期就用环境3D扫描对一些街景进行复刻,后期制作在前期扫描的基础上搭建数字模拟影像。

与早期的实景搭建相比,这种3D立体仿真技术能搭建出虚拟的现实环境,能给制作方释放更多的余地和空间信息。

张艺谋电影的成功离不开营销的加持。他的电影海报一直是非常有力的宣传手段,纵观他电影的所有宣发海报,已经能归类成一个系统。

不仅他的电影用色彩讲故事,他的电影海报也一样。

在这三十余年,他的电影海报风格同样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将剧照和影片片名拼贴重组,海报中的文字的用色与图像中的底色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阶段,由于多种制图软件的更新,数字技术绘制的海报图层可以不断叠加,画面的色彩更加丰富和生动,在技术运用上更注重画面色彩与人物的搭配;

第三阶段,由于电影色彩风格的变化,海报的色彩应当与要与电影主题一致。

现在除了平面海报以外,还有一些3D海报,3D海报则更加注重海报画面的主次关系和主题的表达。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现在大多电影的会发布很多系列的海报,他的许多电影海报仍选用红色作为画面的亮点,这再一次坐实了他对于红的偏爱:

科技的发展同样改变了电影的传播媒介,就拿电影海报的宣传来说,它的宣传平台从影院、站台等线下平台发展到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

在电子屏幕上,海报画面的显示效果更为逼真,色领表现力自然更加丰富。

数媒传播的即时化,电影的宣传通过夺目的海报,在短时间内可以迅速扩大传播范围,加大电影的宣传力度和广度。

电影营销也成为影片能否获得票房成功的关键因素。

互联网也从PC端向移动终端发展,网络媒体、自媒体营销成为营销的新手段,线上组合营销比重在大幅上升,营销内容开始从影片内容向影片内容+文化价值观发展。

营销确实给不少制作平平的影片宣传推广出热点,吸引了大量观众去影院消费,但观影后的口碑却大打折扣。

张艺谋的《三枪拍案传奇》《长城》这类奇观大片,将色彩作为噱头,注重视觉形式,企图用宏大场面及流量明星抓住大众眼球。

《长城》虽然取得了高票房,但上映后的评分仅有4.9,观众对影片吐槽满满。

这证明了,现在观众对于视效、流量明星的堆砌并不买账,大家更想看到有内涵、有深度的影片。

而就在《长城》上映那年,《湄公河行动》和《战狼2》爆火,新主流电影得到关注。

新主流电影的崛起

近年来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传播的需要和政策支持,大量新主流电影顺势而起,它承担着重申党的文化领导权以及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使命。

《战狼2》《红海行动》以及《我和我的祖国》等系列新主流电影都取得了非常的票房成绩,张艺谋在2021年进入新主流电影的爆发期。

《悬崖之上》《狙击手》《坚如磐石》陆续上映,用战争植根历史,用影像的方式向革命精神致敬。

早在《英雄》《十面埋伏》等古装武侠大片拓宽国内电影市场的同时,主旋律电影也进行了商业化的尝试。

如《太行山上》(2005)《我的长征》(2006)《云水谣》(2006)等,但这些严肃刻板的主旋律电影没有满足市场和观众的需求。

因此,传统的主旋律电影必须要针对市场和观众的需求进行创作转型。

严格来说,新主流电影是主旋律电影商业化的产物。

说到弘扬正能量,张艺谋的处女作《红高粱》表现了我们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

而在电影《金陵十三钗》中,用暗色调的画面,给人一种浓郁历史气息的深沉感,黑色调的运用与影片所展现的黑暗无助的年代背景正好相符。

正是在这黑灰背景下,那一抹亮丽显得格外耀眼。

颓败的南京城与教堂的彩色玻璃、绚丽的旗袍女郎和灰色的女学生形成对比,在这样的色彩框架下,色彩被赋予了特殊的使命和含义。

不同于《金陵十三钗》的将黑色与彩色进行组合对比,张艺谋这两年创作的的新主流类型电影在影片色彩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点。

《悬崖之上》《狙击手》都是发生在白雪地里的故事,雪白的外部环境与黑暗的社会斗争,电影的色彩运用较为简练。

新主流电影不仅具备意识形态的价值,而且能被市场认可。

市场的认可就意味着影片满足了观众的个人需求,符合商业逻辑。商业电影受到观众的喜爱,是因为这类电影能给他们带来情感宣泄的快感。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积攒情绪压力需要一个宣泄口,能在娱乐中被转化释放出去,这大概就是娱乐消费的本质。

这种本质体现在电影上,就是用假定的情节引起观众情感共鸣,并在故事的递进中加以排解消化。

以《狙击手》为例,观众的情绪压力被转化为对美国狙击手的愤怒,以及最后射杀美国大兵时的获得的快感,这能让观众很大程度上觉得畅快和愉悦。

站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张艺谋的这几部电影作为以主流叙事为基础的战争电影,拓宽了对战争英雄的群像塑造。

通过对那些默默无名的英雄故事进行创作,引导观众牢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5

标签:商业   狙击手   大众   主旋律   电影海报   海报   画面   观众   色彩   资本   主流   影片   英雄   电影票房   电影   市场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