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浩回国后默默无闻,妻子任副部长,儿子却是万人敬仰的大人物



“感谢祖国,感谢党,感谢毛主席没有忘记我!”

前言

1952年,一个风尘仆仆的人从苏联赶回中国。他已经离开十三年了。他就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陈昌浩。



这一天,李先念聚集了曾为红四方面军工作过的老高管,在他位于徐向前的家中举办了欢迎晚会,欢迎这位悉心照顾他们的“老领导”。

是的,红军刚创建的时候,陈昌浩还是这些将军的直接上司。没想到,分开已经十三年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以前的部下已经是国家的栋梁了。



在这次欢迎宴会上,陈昌浩还遇到了一个让他日夜思念的人。可惜,再次见面时,他却无法发泄心中的思绪,只能说:“对不起。”

这个人是谁?陈昌浩为何离开中国十三年?



1、“共产党的老革命”陈昌浩

1906年,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县戴家庄村迎来了一名新生婴儿。作为村里最热情、最务实的农民,老陈家一出了大事,全国各地的人们都来帮忙。



陈昌浩的母亲再次难产,村民们请了邻镇的医生来帮助她。现在她过了关键期,门外聚集了一群人,焦急地等待着里面的消息。

“谢谢你的帮助,真是感激不尽。以后有什么需要就尽管问吧!”陈爸爸打开门,微笑着向周围的人道谢。



我们已经不知道老陈家为何在当地这么有名了。陈昌浩的自我报告中只说,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靠全村集资上学。

在一个总共不到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里,没有人愿意出人头地,但这个机会却给了陈昌浩。村里人都支持他读书,他也不负众望,顺利考入武昌大学。



在武昌求学期间,陈昌浩通过同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26年成为共青团员。他很快被提升为湖北省委宣传部部长。

大革命失败后,陈昌浩一直留在武汉,转入地下与反动势力作斗争。1927年9月,他才离开家乡和妻子刘秀珍,遵照组织的命令,赴苏联留学。



当时刘秀珍刚刚怀孕。临行前,他给孩子取名“养生”,寓意他是在留学期间出生的。这是他第一次离开祖国前往苏联。回国后,陈昌浩依靠在苏联学到的共产主义思想和军事技术,提高了自己在组织中的地位。1931年6月党员会议上,正式当选为政治部主任。同年9月出任红四方面军政委。



红四方面军刚创立的时候,徐向前、李先念等人还是他的部下,而今年还有一件大事,那就是黄安之战。

黄安之战是红四方面军的首场胜利。此次战斗,我军俘敌数万人,缴获枪支7000多支,大炮数门。这是红军成立之初的一次“大收获”。



党内看到了陈昌浩的军事能力,纷纷发来贺电。那时能与他竞争的人很少。徐向前就是从他的手中学到了军事战术。

2.十三年

从此,红四方面军走上了克服困难、取得长足进步的革命道路。但由于张国焘的蓄意“作怪”,陈昌浩在西渡黄河时遭到伏击,大军溃散。



陈昌浩原本计划率军西进建立基地。这时,张国焘又来“搞破坏”,发电报红四军南下。结果,陈昌浩一路上损失惨重,身受重伤。

他最终转头向西突围,逃回延安,但“南征”期间他的人马减少了一半。他不仅全身受伤,还得了严重的胃病。



当时党组织也想帮助他治疗,但情况很困难,他也无能为力。该组织秘密安排一艘船将他送往苏联接受治疗。

临行前,毛主席紧紧握住陈昌浩的手:“好好康复,好了再回来,组织没有你就活不下去!”但谁也没想到,这一别离,竟然持续了十三年。



原来,陈昌浩刚到苏联的时候,恰巧正值战乱之中。苏联也很良心,安排他住在一个小镇里。然而,这也意味着他失去了苏共的保护,不得不自己寻找生存之道。

没有钱出国旅游是很困难的。他受了伤,首先在镇上的采石场工作了一年。同期,工人们也很照顾他,经常帮他分担重担。谁也不知道,这个脆弱的男人其实是中国共产党的政委。


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他才能回家。他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采石场里悠闲地度过日子是不够的。国家还是需要他。毛主席临行前对他说的话至今还萦绕在他的耳边。侧面响起。

受到苏联的治疗后,时隔五年他再次上战场,不过这次他参加了苏联卫国战争。战后他加入苏联出版社担任主编《俄华词典》。这本书和《英华词典》是一样的,帮助中国学者快速学习俄语。



战后,陈昌浩再也无法回国。因各种风波在苏联被拘留。直到1952年,他才接到可以回国的通知!欢迎宴会上,陈昌浩见到了自己的妻子,但不是他的夫妇刘秀珍,而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张琴秋。她是红军中唯一的女将军。两人在红军期间相识并相恋。感情基础深厚的刘秀珍显然更喜欢张琴秋。



3.任命副主任

“对不起,琴秋,让你等了十三年。”陈昌浩感到愧疚,连连道歉,但张琴秋并不是那么软弱的女人:“没关系,革命者把头绑在腰带上,不知道有一天会发生什么。”才过了十几年,我就已经开始担心了。



回国后不久,毛主席会见了陈昌浩。几年不见,陈昌浩显然更加矜持了。他一上前就道歉:“对不起主席,在党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没能回来。”

这并没有疏远毛主席。他不仅安慰了他,还安排他当上了中央翻译局副局长。虽然职位不是很高,但陈昌浩还是很感动。相反,消失了十几年,他还能得到这样的待遇。已经很满足了。



与此同时,他的第二任妻子张琴秋已是纺织工部副部长。如果不是在授勋之前调职,她可能已经成为一名女将军了。毕竟陈赓、许世友等将领还在和她的部下打交道。

而他的两个儿子也非常有名。陈百胜(陈祖泽)和陈阳生(陈祖涛)兄弟都是他的第一任妻子刘秀珍的孩子。



陈祖泽最初受父亲影响,加入了红军。新中国成立后,赴苏联深造。学成归来后,他参加了我国核潜艇的研究,成为著名的核能专家。

二儿子陈祖涛小时候被送到苏联与陈昌浩团聚,后来留在苏联生活。他毕业于当地顶尖学府鲍曼理工学院,比父亲早一年回到中国,加入长春汽车厂。



他参与了一汽、一汽的生产和换代,是我国汽车工业的奠基人。陈昌浩虽然因病不能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但他的革命思想从未改变,始终忠于党和人民。

结语

1967年7月,陈昌浩率先去世,享年61岁,次年,即1968年4月,由张秋琴去世,享年64岁。



去年,陈家两兄弟也去世了。陈家一家族在不同时期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各种贡献,他们的精神也在不断传承。

本文来自《香花史》,今日头条原创。未经许可,任何平台不得转载。否则,整个网络的权利都会受到保护。请尊重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李先念   庄里   卫国战争   月出   武昌   苏联   妻子   采石场   政委   享年   大人物   部下   默默无闻   战后   红军   中国   部长   儿子   组织   陈昌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