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遥遥领先中国到输得一败涂地,被美国活活整死的日本航空工业

文|古史迹

文章由古史迹头条首发


20世纪50年代,日本虽然在二战之后失去了独立发展航空工业的权利,但在美国的资助以及日本当时经济腾飞的背景下,日本也研制出了几款战斗机,与当时正在起步的我国比起来,算得上是遥遥领先。

那么到底为什么日本的航空工业会被我国弯道超车,日本背后的美国又究竟做了哪些事,导致了日本航空工业的飞速衰败呢?

我国航空工业发展

我国的航空工业在五十年代之后才刚刚起步,不仅如此,我们当时需要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基础理论知识都约等于无。

而学习相关领域知识的人才储备更是十分稀少,这跟当时的美国和苏联没法比,甚至也远远比不上二战战败的日本。

想要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发展航空工业,国际社会上出现了很多不看好的声音。

得益于苏联当时的援助,传授了相应技术以及制造体系,加上我国科研人员在艰难困苦之中百折不挠的精神,这才开始缓步发展。

基础不牢固的情况下,发展自然也会慢下来,我国虽然在苏联的援助之下,能够制造出歼-5、歼-6战斗机,但想要大规模标准化地生产,仍然十分困难。

更何况到了六七十年代,由于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变化,苏联方面撤走了相关的专家,我们只能自己摸索着继续前行。

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国的航空工业跟国际社会主流的水平之间差距拉开,而日本当时的水平,在美国的援助,以及相关材料领域的飞速发展带动下,远超我国。

野心从未消磨

二战之后,日本签署了战败条约,只有自主护卫权,但无论什么时候,日本政府的野心从未消失过。

因为背后有美国的支持,日本的军工发展大多数都要依靠美国技术以及美国公司,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发展与研发。

一方面希望通过向美国“偷师”,掌握先进技术,另一方面也在自主研发过程之中。但即便如此,美国方面不会大度到将自己的技术全部教授给日本,更不可能放任日本的航空工业迅速发展。

而日本虽然在二战之后仍然保留着在国际上都排名甚高的航空工业,发展却不可控的陷入了停滞。日本不是没有想过打破这个僵局,只是妄图发展航空工业的想法,总是破灭。

八十年代,美国提供给了日本十分关键的F-15战斗机的核心零件,在原有这些零件的基础上,加以改造。

当时的第三代战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日本自然雄心壮志,想要结合自己的技术,强化这款战机,打造一款能够用来应对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战斗机。

而后日本选中了美国的F-16C战斗机的机体,准备打造自己的F-2,并将其列入了计划之中。这款战机也确实是见证了日本最后的辉煌。

在这个阶段,日本的航空工业,显然还是超过我国的,随之而来的是艰难的研发和生产过程。

情况远比计划复杂

当时的日本以为自己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可是当时美国给日本的技术大都浮于表面,想要落到实处就不是简单的事情,战斗机的研发又不是像做饭一样简单,知道了材料和做法就能够做得出来。

哪怕是在日本有着雄厚的复合材料以及机械加工技术的支持下,F-2的研发和生产仍然举步维艰。

甚至最后只能从设备和用处的规划上缩水,以保证能够生产出一款适应于实战的战斗机。F-2的表现并不好,勉强能够量产,却也达不到当时计划的能力。

但日本仍然没有放弃研发的决心,日本仍然立项了新的航空计划,其中甚至包括代表着航空工业最高峰的运输机和隐身战机。日本的种种举动,无异于尚未学会走,便想要试着跑。

设计后的两款机型,无论是隐身战机还是运输机,表现平平,日本在研发过程之中暴露出的缺点也越来越明显,日本的设计基础太薄弱了。

一款机型,设计是重中之重,如果设计出来的图纸无法应用于现实,那就是张废纸,而当时的日本显然就是如此。

美国给日本的所谓支持,不过是将自己淘汰掉的一些零件和技术交给了日本,这些技术是在怎样的基础上运行的,美国的设计又是怎样的,统统没有告诉日本。

这也就是需要日本自己按照美国提供的这些流于表面的技术,从头开始设计一款战机,需要面临的困难显而易见,结果也是显而易见,日本失败了。

随着在航空工业的自主设计上受到打击,日本的航空工业也早已没有了之前的光鲜亮丽,陷入了停滞低谷期。

而我国与之完全不同,从最开始的苏联援助,到后来的自主研发,我们一直是查漏补缺,哪里薄弱就补哪里。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缺少,就着重培养相关人才,这些关乎国防安全的技术领域,一定要有自主发展的能力,不能依靠任何的国家。

而我国的航空工业给出的答卷,显然让所有人都十分满意,从落后国际主流水平一大截,到后来弯道超车,超过曾经技术领先于我们的日本,我们的科研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现如今我们的多款机型,很多都远远超过想象,当年新中国成立之初,飞机不够的时候,周总理曾经让能够执行任务的飞机在天安门广场飞两遍,如今我们有了各种不同的机型,再也不用飞两遍了。

今年国产首架民航客机C919试飞成功,更是让所有人为之兴奋,我们的航空事业一直走在发展的路上,且从未有过停歇。

这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也希望我国的航空工业在未来越来越好,无论是军用还是民用的航空设备,都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日本   美国   航空工业   苏联   史迹   遥遥领先   战斗机   战机   中国   零件   机型   自主   航空   我国   基础   计划   技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