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月船三号学乖了,航天掌门人承认与中国的差距,追赶无望


迎来倒计时,印度月船三号探测器即将进入火箭发射倒计时的最后阶段。距离预定发射时间不足一天,一场充满期待的探索即将开启。月船三号将在一个多月后登陆月球正面南半球高纬度预选着陆区,成为印度航天的巨大飞跃。此次任务一旦成功,印度将在我国之后,成为仅有月面软着陆能力的国家,而历史上的其他两个登月国家则仍在恢复月面软着陆能力的路上。


索姆纳特,印度空间研究组织的领导人,近日在与航天爱好者Gareeb Scientist的专访中透露了月船三号的众多细节,为我们揭开了这一探测器的神秘面纱,也让人们更深入地认知了印度航天事业的发展。索姆纳特在专访中透露,月船三号是在月船二号任务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应性改进,以期在登月任务中取得成功。


回顾月船二号的登月历程,它因为软件故障在下降阶段失去了姿态控制,最终在距离月面不远处发生了惨痛的撞击。对此,人们过去普遍认为是因为着陆器的下降动力不足,但事实上,下降动力在设计上是不可能出现推力不足的情况的。索姆纳特披露,月船三号着陆器在经验教训的指导下,进行了下降动力的优化,从五台800N发动机缩减至四台,并取消了底板中央的一台800N发动机。这些发动机还具备变推力功能,从而在下降过程中能够更加灵活地调整推力,提高了着陆器的控制性能。


关于吹除月尘的问题,索姆纳特的解释引人深思。月船二号的着陆器曾配置一台800N固定推力发动机,专用于吹除着陆点的月尘,但经验表明,这并没有显著地提升任务成功率。相反,这一发动机反而在最关键的着陆阶段引入了更多不确定性,降低了任务的可靠性。索姆纳特指出,为了确保着陆任务的成功,月船三号取消了这台发动机,从而减少了风险。


与中国的嫦娥系列着陆器相比,月船三号在下降过程中使用的测距和测速敏感器数据渠道相对单一。嫦娥系列则采用多波束加权修正策略,结合多种敏感器获取的数据进行校正,从而提高了探测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此外,嫦娥系列还创新性地引入了光学敏感器和激光三维成像敏感器相结合的“粗避障”与“精避障”方案,使得着陆器可以在不同高度实现避障和三维成像,进一步增强了任务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对比之下,月船三号虽然在避障方面做了一些改进,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月船三号的改进之处并不仅限于技术方面。索姆纳特在专访中透露,月船三号的推进舱燃料加注量得到了增强,这将为任务的自主变轨切入环月轨道提供更大的冗余,进一步保障了任务的成功。这一改进展现了印度航天人员在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敢于创新的精神。


然而,印度航天面临的挑战也不容小觑。与中国航天不同,印度航天在长期规划和科学目标方面存在一定的短板。索姆纳特透露,印度的深空探测任务尚未立项,甚至包括第二次火星探测任务也没有规划。相比之下,中国航天自嫦娥一号任务之初就确立了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并在这一目标的引领下,不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再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成功,中国航天在规划、管理和技术上的连续创新都为其行稳致远的发展路径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终,月船三号的命运还有待揭晓。无论成败,这次任务都将成为亚洲航天领域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世界科技中心由西向东转移的重要事件。印度航天有着不断进取的精神

和实力,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他们的探索之路并未终结。印度航天的历史充满了艰辛与辉煌,正如他们曾经的自行车运载火箭、牛拉卫星等创业史,这些经历都锻造了印度航天人的坚韧品质。


曾经的印度航天并不起眼,然而,如今他们已经成为了世界航天的一股重要力量。虽然印度航天目前在一些方面尚有短板,如规划和科学目标,但他们的成长轨迹依然令人钦佩。正如索姆纳特所言,只要印度航天能够破除发展的藩篱,不断进行系统性的改进与补足,他们也将迎来辉煌的明天。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的稳健发展也在继续。从“绕、落、回”三步走的发展目标,到“勘、建、用”、“探、登、驻”等大三步战略,中国航天始终秉持着目标导向,不断迈进。从嫦娥系列着陆器的成功,到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问世,中国航天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都不断取得突破,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自信。


总的来说,月船三号的探测任务即将展开,印度航天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无论成绩如何,这次任务都将对印度航天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也将影响到亚洲航天领域的格局。正如索姆纳特所表达的,月船三号的成功不仅仅是印度的成功,更是世界科技中心由西向东转移的一个重要事件,体现了亚洲在航天领域的崛起与发展。


未来,印度航天或许会迎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而中国航天也将继续坚定地前行。两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与合作,无疑都将推动着人类航天事业的不断进步。无论是月船三号的探测任务,还是嫦娥系列的持续发展,都在诉说着人类探索宇宙的无限可能,也必将为未来的航天探索描绘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8

标签:印度   航天   火星   推力   亚洲   探测器   嫦娥   中国   发动机   差距   中国航天   系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