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地质局过半职工奋战在野外一线找矿,上半年取得这些新成果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王亚芸

“基础地质调查,新圈定矿化蚀变带8条、新发现矿点6处……”8月25日,自治区地质局地质矿产处(科技外事处)工作人员雷国明细数着今年上半年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的成绩。从基础地质调查到专项工程推进,从能源矿产勘查到金属、非金属矿产勘查,每一项都收获丰硕。

今年以来,自治区地质局围绕自治区“八大产业集群”和新一轮战略性矿产找矿行动,按照“主攻昆仑-阿尔金、深化天山- 阿勒泰 ,兼顾新疆周边”的找矿思路,先后实施中央专项、自治区财政资金及市场资金项目800余个,经费总额20多亿元;自筹资金8110万元,实施72个项目。重点围绕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集区、大红柳滩锂铍矿、若羌县瓦石峡锂铍矿、皮亚孜达坂超大型萤石矿等重要矿带、矿集区,持续开展地质勘查工作,取得突出找矿成果。

2023年6月5日,自治区地质局基层单位在白杨河矿区骆驼包项目进行煤炭补充勘探现场编录。马当福 摄

“ 每天都会在海拔2500米—4000米的陡峭山体步行5千米—10千米。”阿尔金工程项目负责人杨智全告诉记者,从3月初开始地球化学普查,每天两人一组,带着地质锤、放大镜,爬山、跑线路、填图、采集样品,时常会遇到悬崖峭壁或者深不见底的流水沟等比较危险的状况,还有每天高达20多公斤的样石量,不光是对专业技术的考验,更是对身体素质的极大挑战。

记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自治区地质局5400余名职工中,近3000名地质科技工作者奋战在野外一线。

自治区地质研究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李凤明告诉记者,今年以来,重点在阿尔泰山南缘沃多克-哲兰德一带、东准噶尔二台-北塔山一带等地开展野外调查评价,新圈定1∶5万化探综合异常39处。除了在地质找矿方面获得新发现外,能源矿产和重要金属矿产勘查也取得了新进展和新成果。

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稳步推进。“东昆仑屈库勒克金锑矿”“阿尔金锂铍萤石”两大工程实施力度加大,在瓦石峡南一带新发现含铍伟晶岩脉6条,在若羌县硝家普一带新发现钨矿化线索。

今年,自治区地质局编制、完善了自治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四个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编制工作,开展了且末县屈库勒克金铜锑矿、阿尔金地区等地州市成矿规律与靶区优选研究。

2023年3月29日,自治区地质局基层单位地质工作人员在托里县铁厂沟一带利用热红外无人机开展地热资源调查与研究。马当福 摄

“目前,正在全面开展本年度自筹资金项目的中期质量检查及野外原始资料验收。”自治区地质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孙新春表示,下一步,将跟踪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持续跟进各类资金渠道的立项,积极谋划项目和督促重点项目野外工作进度,加快以和田县火烧云铅锌矿、且末县屈库勒克金锑矿、屈库勒克东金锑矿、卡特里西铜锌矿等为重点的勘查进度,为矿业开发做好前期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地质局   自治区   和田县   且末县   若羌县   萤石   地质   上半年   矿产   职工   成果   资金   项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