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璀璨夺目的江西历史文化

江西“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尤其在宋明时期,全盛的江西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和代表。

教育兴盛 人才辈出

“江西书院甲天下。”江西是古代书院的起源地,唐代德安义门东佳书院和高安桂岩书院是中国设立最早的书院之一。宋代白鹿洞书院名列中国四大书院之首,华林书院延四方讲席,鹅湖书院首创学术自由争辩之风,白鹭洲书院以人才辈出、延续办学800年而著称。


图片来源:中新社记者 刘占昆 摄

江西的书院无论是数量、质量,还是规模、影响,均列全国前茅,约1000余所,迄今保存较完整的仍有85所。学校的兴盛推动科举的发达。自唐至清,江西考中进士1.05万人,占全国10.67%,其中状元48人。宋代多有一门数进士的情形,如王安石、曾巩、刘恕、孔文仲等一门三进士;洪迈一门四进士;婺源潘钰及子孙“一门十进士”;乐安流坑董氏家族一门同科五进士,时号“五桂”。铅山更有“隔河两宰相,百里三状元,一门九进士”之说。明代常常是一科包揽一甲(状元、榜眼、探花),或是占据前十名的大多数。建文二年(1400)庚辰科一甲进士和永乐二年(1404)甲申科前七名进士均为吉安人,连续二科的三鼎甲均被吉安一府夺得,在中国科举史上空前绝后。自唐至清,江西人任宰相28位、副宰相62位,二十四史立传者500余人。明代有“朝士半江西”的说法,从解缙、胡广、杨士奇到费宏、夏言、赵汝愚、严嵩,出任宰辅者达18人。

文章节义 相映生辉

江西素称“文章节义之邦”。“文章”指多著名文人,拥有开创文体及流派的文学大家和齐整的文学家阵容;“节义”指多刚正义烈之士。以诗而言,陶渊明开创田园诗派;黄庭坚创立江西诗派;杨万里创造诚斋诗体;王安石创半山体;“元诗四大家”,江西虞集、范梈、揭傒斯占其三。

图片来源:中新社记者 刘力鑫 摄

以词而言,《全宋词》收入江西词家174人,占全书作者12%;“宋词四大开祖”,晏殊、晏几道父子居其二,晏殊更有“北宋倚声家初祖”之誉;姜夔创立格律词派,或称骚雅词派,与辛弃疾豪放派齐名。辛弃疾南渡,客居上饶二十余载,80%的词创作于此。以文而言,唐宋八大家江西有三家,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刘攽、刘恕协助司马光撰修《资治通鉴》,任副主编;魏禧为清初“散文三大家”之一。以节义论,南宋洪皓出使金国,被拘十五年,不忘故土,被称“宋之苏武”。宋末元初,江万里全家投“止水”拒降;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以身殉国;谢枋得一门忠烈,毁家纾难,谥号“文节”。明清之际,八大山人朱耷、易堂九子、髻山七隐、程山七子等隐居避世。文章与节义并重是江西士人遵循的人生信条和追求目标。

艺术殿堂 独领风骚

明初形成的弋阳腔是南戏高腔源头,在外省演变成京剧、川剧等40多种地方戏。明代汤显祖的《临川四梦》代表中国古典戏剧最高水平,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清代蒋士铨称乾隆间第一曲家。

图片来源:中国新闻网 周健 摄

江西因盛产茶叶在清中期逐渐形成的采茶戏,乡土气息浓郁。民歌种类丰富,有号子、渔歌、山歌、小调、灯歌等,以兴国山歌最为著名。音乐英才辈出,从神话传说中居住在南昌近郊洪崖丹井的音乐创始人、黄帝音乐大臣伶伦,到唐代永新县的大唐歌妃许合子,多独领风骚。宋以后,江西更成为全国音乐发展中心,姜夔、周德清、燕公楠、朱权、魏良辅等的音乐理论被音乐界视为“圣典”。江永所著《古韵标准》定古韵为十三部,为音韵学作出重要贡献。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中国国音之鼻祖”,成为当代推广普通话的基础。舞蹈有“中国古代舞蹈活化石”之称的傩舞,南丰、萍乡、万载、婺源傩舞尤为突出。绘画艺术多以开宗立派为己任,南唐董源、巨然首创宗画派。宋代扬无咎墨梅在绘画史上影响深远,开中国文人画之先河。明末清初朱耷为世界级绘画大师,“燃起了全世界中国艺术的圣火”。书法以黄庭坚为最,与苏轼、蔡襄、米芾并称“宋四家”。

儒释道学 源远流长

战国时期,孔子弟子澹台灭明进入江西,儒学随之传入。宋明时期,婺源朱熹上承程颐、程颢而集理学之大成,创造出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最大的思想家。金溪陆九渊倡导主观唯心主义,成为理学另一支派——陆王心学的创始人。理学发源于江西,定型于江西,中国儒家思想的哲学化、体系化在江西最后完成。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极有影响的大事,对中华民族性格、思维模式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图片来源:鹰潭市台办


江西是中国宗教文化的一大中心,历史上有“求官到长安,求佛到江西”的说法。佛教净土宗始于晋代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对唐代以后佛教影响很大的南禅,主要根据地在江西。禅宗五家七宗之中,三家五宗源于江西。唐代“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推进了佛教中国化进程,解决了佛教发展史上的硬件和软件问题。道教则有汉代张道陵、张盛在鹰潭龙虎山开创天师道,为传统道教主要支派。葛玄在樟树閤皂山创道教灵宝派,灵宝派閤皂山、天师派龙虎山、上清派茅山并称为江南道教三大名山。晋代许逊(许真君)是净明道祖师、治水专家,百姓建万寿宫祭祀。现万寿宫遍布全国及东南亚,几乎成了江西的象征。

科学技术 光耀华夏

从青铜器时代到现在,江西对铜的生产和使用,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新干大洋洲出土的青铜器表明,商周时期江西就有堪与中原媲美的青铜文明。北宋德兴张潜著《浸铜要略》,其后胆水浸铜技术大规模用于生产,成为冶金史和化学史上的一大发明。景德镇被誉为“千年瓷都”,其陶瓷生产与艺术,对中国文化发展有着极为重要影响,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传播于世界。

图片来源: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江西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万年县仙人洞、吊桶环遗址发现的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水稻植硅石,成为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水稻栽培稻遗存。元代广丰县尹王祯著《王祯农书》37卷,为我国古代“五大农书”之一,并收入《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明代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成为中国科学史的巨匠。从汉代开始,江西就是内地重要的造船基地,参与建造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龙泉(今遂川)郭氏父女创龙泉码,为传统木材贸易作出重大贡献。明朝中叶,铅山成为江南手工业造纸中心。清代建昌(今永修)雷氏世代为皇家建筑设计师,“样式雷”名扬中外。婺源齐彦槐为著名天文学家。江西历史上亦多术数名家,赣派风水奠基人杨筠松、赖布衣、廖均卿等,均是中国风水术大师,反映了赣人为学的多样性。

江西自古多有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人杰,江西之学实有开拓创新之传统,这是江西历史文化中一笔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2

标签:江西   黄庭坚   婺源   道教   佛教   璀璨夺目   进士   理学   唐代   历史文化   中国   书院   朱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