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山珍忆- 刘彻东

蔡山珍忆

刘彻东

---


儿时经常爬攀的故乡蔡山,源出《尚书》《通典》,更因李白在蔡山的游踪和诗歌而为家乡人乐道。我的人生启蒙第一课,就是母亲在此山留给我的记忆。

——题记


一一一


我的母亲在我儿时就辞世了,比起后来故去的父亲、祖母留给我的记忆显得少而远;也正因为这少而远,也就愈加显得珍贵,愈须努力珍藏。而母亲带我去蔡山敬菩萨,就是我心中永生永世的珍贵珍藏。

故乡的蔡山,属鄂东黄冈市黄梅县——就是黄梅戏发源地的那个“黄梅”,地处楚尾吴头的鄂皖赣交界,和举世闻名的九江庐山隔长江而相望。盛唐《通典》“州郡”门类载:“蔡山出大龟,尚书云:‘九江纳锡大龟’,即此。”蔡山其实很小,可以说是山中的袖珍,方圆不过二三里许,高度不过拔地二三百米,国家和省级的地图都没有标识,但它在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沿江平原上突兀而出,就很有些新奇和生气;又因同秦始皇赶庐山填东海及观音菩萨镇山等神话故事有关联,更因一生爱作名山大川游的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此山留过墨迹,故而又很有一点人文声名,为乡人乐道。“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可高声语,恐惊天上人”的诗句,就是李白咏题蔡山寺庙的《夜宿江心寺》,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会我念诵。父亲还跟我说过,蔡山庙在唐代以前叫江心寺,最有名的和尚是南北朝时晋朝的支遁,传说他离开蔡山时随手插下的烧火棍,长成一年二次开花的“二度梅”,今天仍是稀世的省级保护文物。这支遁曾任主持的寺庙一千多年来历经沧桑劫难,如上世纪日军的侵华战火就曾烧到蔡山庙,却一直未能湮灭它的香火繁盛。


一一一


蔡山庙供奉的是观世音、如来佛等佛教菩萨,它的香火繁盛,说明周边的信众不少。我的母亲,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就是它的信众之一。母亲的信菩萨,与那种佛家弟子不同,既不念经,也不吃素,只不过一年要去给菩萨烧一两次香烛而已。母亲出生在长江边一户张姓人家,幼小时抱给一位无儿女的乡间郎中作养女。也许是郎中外公的家境较好、外婆的调教有方,日后母亲出落成如她的名字“凤姣”般姣好。这样的小家碧玉嫁给我父亲这半个乡土秀才的农民,用外公发我父亲脾气时说的话是“下嫁”“错嫁”。而我的母亲和父亲同甘共苦、相敬若宾,有如黄梅戏《天仙配》里唱的“夫妻恩爱苦也甜”的那种恩爱夫妻,被村邻引为美谈。在外公和父亲发生矛盾时,她和外婆总是站在受冤枉气的父亲一边,因而也难免外公的责骂,但却始终以盈盈笑脸相对。我曾探寻母亲信菩萨的原因,是否同郎中外公“普济苍生”的职业信念有关,但一想起外公留给我幼小心灵中骂我父亲呵斥母亲时凶狠的印象,我又在心中断然否定了。外婆虽然慈眉善目,对女儿和我这个大外孙整日凤眼迷醉,笑容可掬,但她并不敬菩萨。那么,最有可能的是,我们家就住在离蔡山庙不过一二里地的刘王村,蔡山庙自唐以来浓重的菩萨氛围浸润了生性善良、易于感动的母亲的心。


一一一


时序倒回50多年前。记得是春天,也许是民间传说的送子观音的生日——阴历二月十九吧,也大概是我要满4周岁了。吃过早饭,母亲给她自己和我都换了一身干净的衣服,还给我面前的兜袋里放了几块自家做的米花糖。这种农家自做的米花糖,一般人家也只过年期间才能有的,使我小时颇有家庭幸福感的是我们家的米花糖做得多且留得久:做得多,是因为家里姊妹多客人多,留得久的原因之一是米花糖主要用来招待客人,或出门走亲戚才带的。和家里人告别后,母亲带我上路了。

出门不久,蹦蹦跳跳一阵,我的手就开始痒痒,从兜袋里掏出一块米花糖要吃,母亲见状,笑对我说:“东伢,留到蔡山庙去吃吧,今天敬香的人多,我们要到下午才能回来。”

我自作聪明地说:“妈,你包袱里不是有糯米粑粑吗?中午我们吃粑粑。”

母亲惊叹道:“你这伢儿倒很精明,可粑粑是敬菩萨的,你还想吃?”

我不好意思起来,乖乖地把米花糖放回兜袋里。

母亲轻轻地捏捏我的小手:“我的东伢真是乖儿子!”


一一一


路上,我问母亲为什么要敬菩萨?菩萨还会吃粑粑?母亲一惊,小声说了一句“童言无忌,菩萨莫怪”,就给我讲起为什么要敬菩萨的道理来。

母亲说,菩萨是救苦救难的,是惩恶扬善叫人积德做好事的,一个人要心地善良多做好事。恶人恶行就有恶报应,日本人当年驻扎蔡山,杀人放火,凌辱乡民,对蔡山庙和菩萨多有毁坏,后来败得好惨,投降时有的掉队伤兵沿村乞讨,真是活报应。做善事必有善果,修行人有菩萨保佑。拿我儿你来说吧,人家都说是菩萨送给我们家的。你头上有四个姐姐,就是没有一个哥,你奶奶好想有个大孙儿,初一、十五都要祈祷,你爹嘴上不说心里也不知多想有个儿子,妈心里的压力就像一座山。敬老爱幼,帮难济困,善待走村串乡的手艺人生意人,我们家在村里是出了名的。日本人投降的第二年过大年村上玩龙灯,我们家把龙珠接回家供在祖宗牌位前,二月春分,离观音菩萨的生日只隔两天就生了你这个大儿,一家人高兴得直拜祖宗敬菩萨,鞭炮放了半箩筐……


一一一


当时我完全沉浸在母亲敬菩萨的故事里,长大后才明白,日本鬼子是中国人民打败的,子女性别是父亲的传递因子决定的,都与菩萨无关,母亲的故事不过是她信菩萨心地虔诚的附会。但是,在我的人生中,关于善恶道德教育的启蒙,却是从母亲这敬菩萨的说道开始,是我的没有多少文化的母亲把一颗善的道德种子洒在我童年纯真的心田,由此我也感知到长辈对我这长孙长子的祈愿和冀望。

远望蔡山像一条首南臀北左侧的卧牛,所以家乡人又叫它伏牛山,蔡山庙在卧牛的左侧后腹部的腿窝前。心里愉快路程短,母子俩说着话很快就到卧牛的头部蔡山镇村了,路边开始有生意人摆出香火蜡烛以及糖食糕点。香火蜡烛是敬菩萨用的,糖食糕点是要卖小孩家长钱的。在一个售货摊前,母亲从怀中掏出一个包钱的帕子来,一层层地打开,一个子儿都不剩地把钱都买了香火蜡烛。母亲仔细包好香火蜡烛,见我望着货摊留恋而失望的眼神,知道我是嘴馋想吃街上做的糕点,拉过我的手,哄着我说:“东伢乖,我家的米花糖比那些糕点好吃,妈的钱用完了,要不下回再买吧。”边说,从我的兜袋里掏出一块米花糖往我嘴里送。


一一一


母亲做的米花糖是真正的好吃,它留给我的回味,至今仍觉得超过城市里买的所有的米花糖,又甜又脆又结实,真是吃起来嘣嘣香。我跟着母亲一边往前走一边吃着米花糖,忽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女孩从我面前跑过,趁我不注意时抢走了我手中的米花糖。小女孩比我大不了多少,我赶上去要抢回米花糖,母亲连忙喊住我:“东伢,别追了,那块糖就送给那个小姐姐吧!”我不服气地问为什么,母亲只说:“你太小,还不懂。”这时,只见小女孩跑到一个妇人身边,畏缩害怕的样子怪可怜的。那妇人显然是小女孩的母亲,只见她头发蓬乱,一手拄着一根棍子,一手端着一个空碗,凄然而难为情的样子,赶忙上前向我母亲道歉,抓过女孩手中的米花糖往我手中塞,一边说“对不住,真是造孽”,抬起棍子就要打那小女孩,吓得小女孩一下就哭起来。母亲连忙抓住那妇人扬起的棍子,说道,“这位大嫂,孩子不懂事,怎么能打她?”说着,又从我的兜袋里拿出一块米花糖,连同我手上的那一块一起递给小女孩。小女孩不敢要,母亲硬是塞到她手上,说:“拿着,别怕,是弟弟送给你的。”那妇人连说:“谢谢!谢谢好人!菩萨保佑您,保佑您儿子长命百岁!”母亲连忙说,“大嫂,不用谢,三穷三富不到老,谁没有个落难的时候?”


一一一


离开母女俩,母亲若有所思地对我说,“东伢,你长大以后就明白,人不同于禽兽,人活着不能光为自己,要有善心同情心。”话音未落,母亲迟疑了一下,又折回头去,从包袱里拿出原说要敬菩萨的几块白生生的糯米粑粑,递给那妇人。妇人瞪着诧异疑惑的眼睛,感动不已,直要下跪磕头,称母亲真有一副菩萨心肠。这一次母亲竟没有再说话,牵了我的手扭头就走。不知怎的,我见母亲的眼眶里有泪水直打转。我不解地问母亲,“妈,你怎么啦?你不是说粑粑是拿去敬菩萨的吗?怎么送给了人家?”母亲默然半晌,哽咽道:“东伢,菩萨有大家拿的东西,不会怪我们没供粑粑,再说敬菩萨不在意有无供品,只要心里装着菩萨就行。”说着俯下身用手摸了摸我的胸口。

蔡山庙掩映在半山腰的林木之中,“危楼高百尺”,虽然是诗人的夸张溢美之词,但和袖珍的山体以及山下低矮的民居相衬托,仍不愧为辉煌壮观。今天上山拜菩萨的人果然很多,队伍一直排出庙门口。老远就听到阵阵炸响的鞭炮声,闻到股股香烛钱纸的馨香。记得奶奶曾告诉我,菩萨有一种馨香,信菩萨的人能闻到,她就经常在家中堂屋闻到菩萨的香。我想,奶奶说的大概就是经过山中林木花草漂染过的这种香烛味吧。


一一一


母亲牵着我的手来到观音殿,香客们在僧人的安排下按顺序给菩萨敬香烧纸磕头。见其他香客纷纷摆出供品,母亲显得心神不安起来,她让我跪在她身边的蒲垫上,叮嘱我多给菩萨磕几个头。母亲一面磕头一面小声念道:“菩萨莫怪,我把粑粑给人了,下次一定多带香油供品来敬您!”我磕完头,见母亲还在一边磕头一边叨念着,一时也不知哪一股灵感的驱使,竟把自己舍不得吃的两块米花糖从兜袋里掏出来放到菩萨面前已堆放了不少供品的案桌上,引来周围香客的一片称赞。我像为母亲做了一件大事、了却一个心愿似的,欣慰而害羞地扑向母亲怀里。母亲见这情景,一把搂住我,一边亲我一边念道:“我儿子懂事了!我儿子心中有菩萨了!”闪亮的眼眸中忽然涌出晶莹的泪花来……


一一一


就这样,在大诗人李白吟咏过的蔡山庙那个香烟缭绕的大殿内,母亲脸上那个泪花,那个笑容,那份幸福,那份慈祥,连同先前送米花糖和粑粑给那母女俩的情景,便一生一世定格在我的记忆里,烙印在我的心灵中。

我已记不起是怎样度过母亲辞世的那些悲痛欲绝的日子,只知道同父亲一起给母亲烧了七七四十九天香烛钱纸,每天早午晚各一次。父亲痴念母亲,总让我和他在夜晚守在母亲的灵屋前,希望见到母亲的鬼魂就立即咬破中指刷上血,说那样可以让母亲变做“鬼人”重回世上。我也真希望母亲倏忽间从那纸扎的灵屋中走出来……那一年,我读小学二年级,好像突然醒事似的,读书更加发奋,课余和寒暑假更勤快地帮父亲和姐姐做农活干家务。后来,当我考上省级重点黄冈中学,当我被录取国家重点四川大学成为村里第一个重点本科大学生,当我走上工作岗位诚实敬业、甘为社会和他人奉献、服务时,当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并对他们进行家庭教育时,我总要想起冥冥中的母亲,想起母亲带我上蔡山庙敬菩萨的情景来……



一一一

作者简介刘彻东,男,汉族,1946年生,黄梅县蔡山镇刘王村人,中共党员,先后就读于蔡山中学、黄冈高中、四川大学,共青团贵州省委《贵州青年》杂志原总编、编审,曾获评贵州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全国优秀青年报刊工作者。贵州省作协、诗词楹联学会会员。

来源 梅城文史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香烛   供品   山珍   粑粑   香火   外公   妇人   菩萨   小女孩   父亲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