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杭州钱江新城土地的前世今生

说起钱江新城,现在是杭州的一张美丽的城市名片。站在钱江新城的城市阳台,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一种特富艺术境界的画面,摩天大楼构成的城市天际线,风格独特的市民中心、图书馆等文化设施、金色圆球状;钱塘江对面就是钱江世纪城奥体中心,奥体大莲花等。两岸都是高楼林立,江边是望不到尽头的沿江绿道,可以步行或者骑行,健身锻炼。
G20峰会期间上演的灯光秀和音乐喷泉,更使这里一跃成为杭州新晋的网红景点。美丽的现代化都市夜景吸引很多人前来休闲、观景、娱乐。

可是,谁能想到,30多年前的这里,属于江干区的农村,河港交错,水塘密布,都是一望无边的蔬菜、络麻和蚕桑地。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而来,与此同时,杭州开始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大批的有钱没钱的外商投资者纷纷来到杭城投资买地,这其中有不少是港台地区人士。他们纷纷看上钱塘江北岸的土地。于是,市里就把这片地区规划出来进行有偿出让。

当时,市里从上到下都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可能是由于时间紧迫,就大致规划了一下,城市规划道路都是以数字命名的,地块也是以数字命名,如1、2、3、4、5号地块,每幅地块都是一平方公里。投资者踊跃报名,规划的土地很快售罄。

现在回头再看当年卖地的一些内情还是蛮有意思的。首先,卖地不是土地主管部门主导,而是以分管外商投资的领导为主与买家协商,土地局长负责签出让合同。其次,土地出让方式一律都是协议出让。因为,那时杭州还没有招标、拍卖和挂牌的方式面世,只有深圳搞过拍卖土地。第三,土地出让价格都是以亩为单位计价,平均每亩25万至30万元不等,如果土地是外商受让,再换算成美元支付。当然,沿江的地块可能还会有附加条款,如负责建造多少米江堤。当时我负责地价工作,每次局长去签出让合同前,都会来找我要土地价格评估报告,我说价格都谈好了,还要评估报告干嘛?局长说,我要做个备案,要对得起历史的检验。他曾对我说,第一次签合同前,他坚持认为,土地出让价格太低了,这个字不能签,否则,要跳西湖的。领导说,合同要签,西湖是不能让你污染的,要么你就跳钱塘江!

沿江的土地是卖完了,但没见到有多少投资者来动工兴建。最后真正完成开发的只有4号地块,就是紧挨着钱塘江三桥西侧的这一平方公里土地。也是搞了多少年以后才开发完成的,中间还有不少土地被倒卖出去的。其他土地由于各种原因,长期闲置不开发,被政府收回来了。最悲催的是一位台商张先生,他买了土地以后,长期闲置不开发,直到中央下发有关要实行宏观调控政策的通知,他才急了。据说,他是在赶着来杭州的路上,在香港看文件时心脏病突发去世的。被解除土地出让合同后,张太太曾想与市政府对堂公簿,被律师告知没有胜算后,才收回诉状。

好在当年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没开发,又被政府收回来了,这就为后来的钱江新城建设提供了用地空间。

可能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钱塘江两岸的土地逐渐进入了领导的法眼。市委市政府开始提出“拥江发展”的战略规划。那年被组织部推荐参加省里某厅的副厅长公开选拔考试,其中的论述题就是谈“拥江发展”的战略思考。

查了一下资料,钱江新城于2001年开工建设,是杭州市委、市政府实施“沿江开发、跨江发展”战略,是杭州从“西湖时代”迈向“钱塘江时代”的“桥头堡”。规划总面积2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4.02平方公里,定位为长三角南翼(环杭州湾大湾区)中心城市的中央商务区,杭州市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现在看来,当年确定的基本目标已经实现了。这就是我所知道的有关钱江新城土地前世今生的大概情况。

每个城市发展的空间是有限的,至于今后杭州的城市发展战略如何调整?是向西,还是向东或者向南发展?那就要看当家人的战略眼光和个人喜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杭州   钱塘江   新城   土地   西湖   沿江   地块   前世   投资者   今生   合同   城市   钱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