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490到89222!探秘越冬水鸟背后的四川“水密码”丨美丽四川新闻发布会③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田珊

“2017年我们只记录到36种2490只水鸟,而2023年的调查则观察记录到75种89222只水鸟。无论鸟类种数还是鸟类个体数量都有较大的增长。”8月28日,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美丽四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首批四川省生态环境特邀观察员、成都观鸟会环保人士沈尤跟记者分享了一组数据。

据悉,2017年开始,成都观鸟会与多家省内机构发起并实施第一轮和第二轮成都平原河流湖泊越冬水鸟同步调查,到2023年,这项调查已经开展到第七轮。沈尤介绍道:“七年来,同步调查共记录水鸟8目16科89种,水鸟个体238473只。其中,列入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近20种。”

越冬水鸟增加的背后,有哪些四川“水密码”?一起来看!

密码一:

“保好水治差水”,两手齐抓,统筹治水

河流湖泊是水鸟的重要栖居场所。河湖湿地水鸟种类和个体数量的持续增长,除了调查范围和调查人员增加之外,也与我省近年来水生态环境质量指标成正相关的关系。“通俗地讲就是水好了,鱼就多了,鱼多了鸟就来了。”沈尤说。

建设美丽四川离不开良好的水环境。根据今年6月我省公布的2022年环境质量公报显示,去年我省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全省537个河湖评价健康率达90%以上。

“总体来讲,我省水环境质量方面,可以用两点来简单归纳:大江大河已经稳定达到II类水质以上,今年以来国考断面同比增加5个II类水质断面,初步构建起以II类水为主体的格局;但确实在小流域方面还不稳定,甚至还有反弹的风险。”发布会上,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钟承林介绍,下一步我省治水的总体想法便是“保好水治差水”,统筹推进大江大河“好水”保护和重点小流域“差水”综合治理。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凉山州的邛海成功入选全国第一批美丽河湖,阿坝州花湖、宜宾“江之头”通过第二批国家美丽河湖初选,成都市兴隆湖等9条河湖入选首批四川省美丽河湖。“在此基础上,我们将力争到2027年在全省建成美丽河湖65条,2035年全域美丽河湖基本建成,全方位展示四川河湖之美。”钟承林说。

密码二:

垃圾分类,精细治理,助力城镇生活污水治理

美丽四川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说起水资源保护和利用,城镇生活污水治理也不得不提。

近年来,四川以城镇生活污水和城乡生活垃圾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总经济师陈福均介绍,我省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取得实效主要体现在处理能力提升、管理能力增强以及垃圾分类深入推进三个方面。

据统计,目前,我省建成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站)2177座,日处理能力1427万吨,生活污水管网长度突破5万公里,城市、县城、建制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96.25%、95.53%、77%,生活污水直排口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空白区基本消除。同时,我省出台了城镇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管理办法,建成一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运行信息化监督管理平台,对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动态监管和跟踪预警。

从垃圾分类上看,自2017年开始,我省每年制定垃圾分类工作计划,全力推动生活垃圾分类走深走实。特别是今年以来,策划开展了征集生活垃圾分类标识、首届全省生活垃圾分类知识大赛等系列宣传活动,充分调动了市民群众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助力美丽四川建设。目前,全省地级以上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40%,成功创建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国家级示范县达到9个。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水鸟   大河   美丽   污水处理   污水   我省   新闻发布会   城乡   城镇   垃圾处理   垃圾   密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