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来首次”!中美这个指标下降

参考消息网8月29日报道《日本经济新闻》8月25日刊登题为《合著论文数28年来首次下降 美中脱钩波及科研合作》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

美中脱钩的影响已经在科研领域显现。美中研究人员合著的论文数量在2021年出现28年来的首次下降,尤其是在材料科学、化学等中国的优势领域下降明显。这一情况的背后应该有着美中政治对立的因素。如果脱钩进程加剧,可能会给所有领域的科研合作造成影响。

日本文部科学省科学技术与学术政策研究所8月发布的《科研标杆2023》报告指出,在美中两国工作的研究人员共同执笔的论文数量在2021年降至51630篇,比2020年减少5%,而上次小幅下降还要追溯到1993年。

报告采用英国信息服务提供商科睿唯安公司的数据,根据研究者所在机构的办公地点对合著论文的数量进行了统计。

一个可能的理由是新冠疫情。受疫情影响,研究人员的跨国交流一度陷入停滞,但是鉴于从启动研究到论文发表通常耗时数年,所以2021年发表的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受到疫情的影响不会很大。

此外,从全球整体情况看,国际合著论文数量在2021年达到577166篇,比2020年增加7%,所以美中合著论文数量的减少更有可能是受到疫情之外因素的影响。

一桥大学讲师吉冈彻认为:“鉴于美中之间的政治紧张,美方是不是有过要求尽量避免同中国研究人员合著的动作?”

特朗普政府采取对华强硬政策,美中关系由此恶化。

美国在2018年到2022年实施的打击所谓中国间谍活动的“中国行动计划”也波及科研领域。

拜登政府同样在半导体等前沿科技领域施加了出口管制,美中的政治对立还在继续。某位在中国工作的日本研究人员在同事中听到了这样的声音:“在美国生活得很不自在,这才选择回国。”

中国以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契机,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并加大了对科技领域的投资。

超算、太空一直都是各国激烈竞争、展现存在感的领域。2017年,中国的论文数已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之后,在引用次数较多的论文数量这一显示论文“含金量”的指标上,中国也超过了美国。

如果美中在科研领域进一步脱钩,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是在自身具备优势的领域,中国可能建立起不再依赖美国的研究体制。在对2021年美中论文涉及的领域进行分析后发现,化学和材料科学合著论文分别减少近两成和一成多,这两个领域都是中国的优势领域。

二是有可能出现一个不同于一向以美欧为中心的国际科研体制的新“朋友圈”。从与中国合著论文的国家和地区的占比来看,巴基斯坦从2020年的第十名上升到第七名,印度和沙特两国的排名也均有提升。按照吉冈讲师的说法,中国通过与新兴国家和中东国家的合作“增加了多样性、带动了创新”。

图说:美国哈佛大学校园(新华社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中美   材料科学   日本   美国   疫情   研究人员   中国   年来   科研   数量   指标   领域   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