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的女性复仇剧,逆天

文丨艾弗砷

本月上线网飞的《假面女郎》,改编自同名网络漫画。原作历时五年连载,全员恶人的设定,是漫画家投向这个冷漠世界的无奈一瞥。《假面女郎》剧集则将之简化,使之成为异性间压迫-反杀和同性间结怨-复仇的修罗场。

《假面女郎》(2023)


将一部讽刺意味和悲剧意味浓厚的原作改编为复仇爽剧,强化女生互助等热门议题,也是网飞的惯常操作。

《假面女郎》的主角金貌美,从小就想成为明星,让所有人喜欢自己,她的舞姿和身材无可挑剔,却长鼻梁高颧骨,是人们眼中的丑女。在夜晚戴上面具直播,隐藏在面具之后,是她获得肯定和自信的唯一方式。

长年被容貌霸凌压迫,深陷容貌焦虑,金貌美下定决心靠整容换上永久的美貌面具,将过去从人生剥离。但人造的容貌没能让她摆脱过去,反而在冤冤相报的仇恨循环中越陷越深。

同漫画原著一样,七集《假面女郎》也被分作了三幕。

前两集是第一幕,讲述金貌美因为一系列的容貌霸凌,终于忍无可忍杀了人。

三四集是第二幕,讲述受害者的母亲金庆子追踪整容后的貌美,伺机复仇,同时牵出与貌美同命的整容女金春爱,以及原作没有的两女互助绞杀渣男的名场面。

五至七集是第三幕,讲述金貌美入狱后,得知金庆子仍在向自己复仇,并威胁到自己的女儿,于是决心越狱了结这一切。

与原作不同的是,七集的《假面女郎》剧集,每一集都切换不同人物的视角叙事,而整部剧集主角「假面女郎」金美貌,只在第一集和后两集是故事的主角,中间甚至一度消失。三幕中三个时期的金貌美,剧集更换了三位演员,这个人物从外形到性格,前后几乎没有延续性,使得整部剧集有种深深地断裂感。

导演金容勋的处女作《抓住稻草的野兽》,就曾因华而不实的多人多视角叙事遭到批评。而《假面女郎》类似处理,除了将连贯的叙事割裂,无甚必要。与其说是炫技,倒像在掩饰自信心的不足,担心没能力靠一个主线栓住观众。

两倍速观看,杀杀时间,倒是不至于腻烦,只是原作的神髓,消失殆尽。

面具,一方面遮掩面具的里侧,一方面展露面具的外侧。遮掩与展示,是现今这个读图时代的生存哲学。

想要隐形的遮不住,渴望被观看的展不出,是《假面女郎》中几位女性的悲剧。

剧中的美貌和纯爱,不断地更换面具,逃避和伪装,却没能摆脱过去,也避不开终究黑暗的未来。原著漫画结尾,金美貌终其一生没有机会与亲生骨肉相认,只能在黑暗中避人耳目地生活。

金敬子的母爱也是一种面具,戴上为子复仇的的面具,她就能让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显得合理。五郎在世时,她自欺欺人的感情投射,并不是爱,他爱的是自己虚构的完美孩子,五郎的各种诉求被她长期选择性地无视,导致了五郎畸形的心理。复仇能让她忘记歉疚,是她从深深的自责中解救自己的唯一途径。正因如此金敬子才执着于报仇。

漫画中有一段幻想段落,金美貌摘下面具,面具下面却是一张同样的面具。不断整容,只是徒然更换了又一张揭不下的面具而已。

剧中的女性没有上升渠道,没时间改造精神,只好改造自己的肉体。

整容制造的是讨好世俗眼光的千篇一律的整容脸,手术的痕迹随着岁月剥蚀日渐显露,并伴随余生。花期很短,痛苦很长。

原作漫画中,金美貌第一次整容是为告别丑陋的自己,千篇一律的整容脸让她与酒吧女撞脸,她仍在底层,做超市收银员,兼职酒吧舞女。第二次整容则是为了从龙套演员混出头,但整形失败几乎毁容,进入监狱后,年岁增长,整容副作用显现,鼻梁骨变形,五官坍塌。她为了再次整容尝试越狱,再告失败。

整容并没有改变她人生不断滑落的命运轨迹,反而让她成了一个可悲的彻底被容貌焦虑和整容迷恋毁掉的人。

但改编后的《假面女郎》剧集,则过于轻佻地让整容后的女主无论气场还是气质都焕然一新,并且在第二幕抛下一个未经任何铺垫的女孩互助的主题,将原作营造的人人为己的冰冷社会氛围替换为女主手刃渣男,依靠整容上演开挂人生的故事。

剧集甚至让人觉得,剧中金美貌的整容只是为了易容以便逃离刑事责任,而不是被悲剧性地困在颜值正义的语境中无法挣脱。

对整容背后个人选择的无奈和短视频时代愈演愈烈的容貌焦虑,剧集也并未深入。《假面女郎》只是一部潦草的适合2倍速观看的流水线产品。

影史中探讨面孔与自我认知的作品并不少,随着面孔的改变扭曲的,往往是人的自我本身。

伯格曼的《假面》尝试让丽芙•乌曼剖开自己向社会展示的那个自我。片中与世隔绝的海边,两个摘去假面的人曾有一瞬间谨慎地融合,却旋即又分道扬镳,两人面孔重合的那一刹,堪称惊心动魄。

《假面》(1966)


《假面女郎》里更换自己面部特征的人们,并没有像敕使河原宏的《他人之颜》一样,连带发生自我认知的扭曲和坍塌。也没有像金基德的《时间》,整容技术与个体的不安全感相交合,诞下面目无定、内心狰狞的怪形。

《假面女郎》剧集完全忽略了容貌与自我认知之间的纠缠和张力,原著中探索人物黑暗内心的文戏都被忽略,重点被完全放在了奇情场景与暴力画面的营造上。

诚然,剧集中偶有灵光乍现运镜和转场。导演以朴赞郁为师,这部复仇剧里,不难看到有意致敬朴赞郁「复仇三部曲」的影子。

女主金美貌从入狱到越狱成功,总共入狱13年,同《亲切的金子》中的金子的刑期一样。第三幕的关键段落,有《我要复仇》中肾脏移植的桥段。漫画原作中金美貌的手臂上爬出了《老男孩》里「孤独的人会看到」的蚂蚁。

但显然,《假面女郎》仅仅在镜头设计上学到了朴赞郁的皮毛,却沾染了朴赞郁过于沉湎技巧而肢解故事的毛病,形式感抽空了作品的内涵。师从朴赞郁的匹配转场和隐喻性场景,无助于整体故事内核的深入探讨。即便后几集镜头的存在感不断后撤,情节与人物也只是靠巧合强堆,无论社会批判还是情绪呈现都极其干瘪。

原作的第三幕母爱泛滥,冲散了前两幕塑造的那个冰冷的完全没有恻隐之心的世界。漫画中,人人皆为取悦自己而活。不管是假意赞美别人,还是迎合他人赞许的目光,为的都只是让自己愉悦。

原作漫画弥漫着穿透纸背的冷漠。这种冰冷让阅读透出一阵阵寒意。

在书中的原子化社会里,他人的生死都与自己无关,社交网络上的癫狂和泪水,统统是虚情假意,姐妹间表面上的互助,都是塑料交情。

这种社会里,在火中添一把柴,聒噪地参与网络上摧毁一个人的猎巫仪式,反而能让自己获得归属感,在虚无中带来久违的活着的感觉。

这种不负责任的自我取悦,透着一种彻骨的绝望。只有在一个丝毫不值得留恋的世界,人才会这样生活。

而这无疑是韩国这个「受困扰社会」中,底层之间毫不掩饰的冤冤相报的敌意的写照。

就像《假面女郎》里的监狱中,只有典狱长才有权力去「爱」所有人,狱中服刑的人只能在底层互害的泥淖中挣扎,如果不将同行者踩在脚下,跌下独木桥的就是自己。

《假面女郎》里所有的父亲都是隐身的。无论剧中人的悲剧是否与他们的缺席有关,承受痛苦的无疑都是女性。

不管是在漫画原作中还是在剧集里,女主角从来没有机会解释自己杀人的原因。每一次杀人都很快被判定为恶女的疯狂,案情从没有被重新审视。但其实,每个案件中,被杀的男性才是更肮脏的一个。女性的失语在剧集中被具象化,她们只能被观看、被定义和被审判,却从来没有机会辩驳。

现实中,驱动整容迷恋的,是颜值至上的观念,是资本,是屏幕前贪婪窥伺的凝视目光,也是屏幕背后被社会的话语牢牢压迫却渴望获得承认的自卑的心灵。

这些无处不在的话语与目光,让屏幕背后的女人没法从容地揭下假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8

标签:冤冤相报   女性   剧集   韩国   假面   原作   原著   剧中   容貌   美貌   面具   女郎   自我   漫画   人物   社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