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网店食用盐缺货 微信群刮起“疯狂抢盐潮”?专家这么说


在韩国盐价大涨

民众疯狂“囤盐”后不久

国内也有不少地区出现抢购食用盐现象



8月24日,在东京电力公司于当地时间13点(北京时间12点)开始把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排放入海后不久,国内部分电商平台的食用盐销量也直线上升。


24日中午,记者查看生鲜电商平台发现,多个平台的低钠盐、无碘盐显示“缺货”、“补货中”。“盒马的一款低钠盐一分钟前看还有货,再一滑就显示缺货了。”一位消费者表示。



|图片来源:扬州某超市

线下也有不少市民跟风购买。在扬州,不少购买食盐的市民表示,虽然知道食盐保质期只有3年,但是看到其他人买了,也就“跟风”囤一些。



片来源:微博截图

记者注意到,市民的恐慌一部分是来自微信群,一些微信群已经开始分享“囤盐”信息。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而在福州,目前永辉部分门店出现食盐抢购情况,朴朴、永辉生活食盐卖断货。对此,福州市商务局提醒,将继续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食用盐货源充足,市民按需理性购买,不信谣、不传谣。



食盐是否会受核废水排海影响?

需不需要囤?


对此,中国盐业协会会长表示,我们国家有严格的食品安全规定,国内的产盐量也满足需求,所以不建议效仿韩国民众囤盐的做法。


据广东盐业集团负责人介绍,目前,省、市两级食盐政府储备量和企业社会责任储备共10.8万吨,百分百覆盖全省各市县行政区域,能迅速及时响应,保障广东人民食盐充足供应,呼吁市民不必恐慌,更不必效仿“囤盐”。



图片来源: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监测船出海

目前,国家正按照监控重点区域、覆盖管辖海域、掌握关键通道的思路,组织开展2023年度我国管辖海域海洋辐射环境监测。后续将持续加强有关监测工作,及时跟踪研判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我国海洋辐射环境可能的影响。


“自日本宣布试运行排放核污染水后,我们已对广东省主要海盐生产工区的海域海水及生态海盐进行了α、β放射性项目的第三方送样检测,结果显示目前的广东海盐是安全的。所以,大家保持警惕的同时也不必过度担忧。”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广东盐业集团负责人介绍,凡是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的粤盐产品,均符合国家标准,可放心食用。


“我们会持续密切关注国家及广东省环保部门公布的海水水质信息,对广东海水定期进行放射性元素送检,并严密监控盐产品是否受污染的情况,保障广东盐业食盐产品的质量安全及供应安全。”广东盐业集团负责人表示。




全面暂停日水产品进口


8月24日,在日本正式开始排放核污染水后,海关总署发布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


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针对日本政府单方面强行启动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今天在例行发布会上回应称,这是无视国际公共利益的极端自私和不负责任的行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束珏婷表示,日方此举将对全球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预测的破坏和危害,也将进一步加剧日本食品农水产品的安全风险。中国政府一贯坚持人民至上,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食品安全和公众健康。



吃下核污染食品后果有多严重?


据央视网,福岛核污染水中含有60多种放射性核素,例如氚、碳-14、碘-129等,其中很多放射性核素尚无有效处理技术,而日本却一直在做出“问题只在于氚元素”的误导乏无力、嗜睡、食欲减退等;累积到一定剂量后可能引起慢性放射病,甚至致癌


同时,国际环保组织2020年在题为《东电福岛第一核电站污染水危机》的调查报告中指出,核污染水中存在高浓度的放射性碳-14,日方的多核素处理系统(ALPS)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去除碳-14。报告作者、德国研究人员肖恩·伯尼指出,东电直到2020年才承认所谓“处理水”中碳-14的存在。


而碳-14会在海洋生物,也就是鱼类的体内聚集,碳-14聚集的丰度或浓度可能是氚的50倍。国际环保组织调查发现,ALPS不能去除放射性氚和碳-14,也不能完全去除其他放射性同位素,如锶-90、碘-129和钴-60等。


核辐射放射性物质可以经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这三条途径进入人体。进入人体的放射性物质,在人体内继续发射多种射线引起内照射(可以想象在身体里一把持续发射子弹的枪)。当放射性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便能对人体产生损害。


举个例子,此次核污水中残留的碳14物理半衰期约为5730年,可以在大海中长期存留。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层层富集和浓缩很可能就会进入人体内。虽然核污水经过稀释浓度会变低,但经过海洋生物食物链的不断富集,会让放射性核素不断浓缩。


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端,通过食用海产品就间接地摄取了海水中的各种放射性物质,人体内的放射性物质积累就很可能会超过安全剂量。每一代人都吃进放射性物质,留在体内破坏DNA并且遗传,缓慢循环渐进的后果,不堪设想。

自:央视网、中国新闻网、南方都市报、扬子晚报、福州日报、每经App

责编:韩婕

更多推荐

日本核污水排海240天到达中国!与盐相关股票暴涨,中国海关发“定心丸”
浙江广电回应《中国好声音》争议!韩红、学员为李玟发声!
恒大在美申请破产保护?最新回应来了!专家:对国内购房者影响不大
3分钟沉浸式逛空间站!第一视角下各舱“出镜” 窗外是绝美地球
热播剧《七时吉祥》被指抄袭《秦时明月》影视IP剧如何摆脱版权纠纷

中国品牌杂志《中国品牌》杂志,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主办的中央新闻媒体和社科期刊584篇原创内容公众号


中国品牌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现场视频!日本核污染水进入大海:海水呈两种颜色 外交部怒批“6个没有” 中国品牌杂志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78年前的今天 日本无条件投降!勿忘历史 吾辈自强 中国品牌杂志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雷军年度演讲解码“新小米” 新一代机器狗“铁蛋2号”问世 中国品牌杂志不喜欢不看的原因确定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钠盐   盐业   食盐   放射性   日本   广东   食品安全   中国   公众   物质   疯狂   专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